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評說《紅樓夢》林黛玉為什麼會成為十二釵之冠,而且評價極高?

評說《紅樓夢》林黛玉為什麼會成為十二釵之冠,而且評價極高?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儘管曹雪芹離我們遠去了,但是紅樓夢卻永遠留在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的寶庫之中。小編將深耕從不同角度盤點、分析、以及評說,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文/利評說歷史 第18期 (每天持續更新優質內容,帶來首發原創內容)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正冊判詞里生動刻畫了黛玉和寶釵冥冥之中有些許相似的命運。可紅顏薄命的林黛玉卻成為了金陵十二釵之冠,這其中必定有著她獨特的魅力和氣質,小編今天就來為大家說一說林黛玉。

小編認為她是賈府里最美的女子——「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聰明清秀,絕麗無雙,氣質脫俗,淡雅若仙,嫵媚風流。」可以看出林黛玉有著嬌弱、裊娜、標緻的融合體,氣質情態中暗暗有種病態美,是集仙女的神韻、西施的病容和淑女的氣派於一身。不僅是寶玉見了都甚是歡喜,帶著「這林妹妹好像在哪裡見過」的熟悉感。林黛玉雖然沒有王熙鳳一般潑辣豪爽,果斷決絕,也沒有寶釵一般心思細膩,慷慨大方,處世為人極為周全,可也正是因為林黛玉少了幾分世俗之氣,脫去凡塵的污濁外衣,才能讓自己如此獨一無二的。

除此之外,黛玉的才情不淺,從小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詩詞歌賦才能的光芒能從骨子裡都透出來,這也是賈府群芳難以達到的才能,又因她性格多愁善感,敏感脆弱,觀察和感知事物的方式與常人不同,加上境遇特殊都為她的創作提供了很多靈感,她知曉「一年三百六十日, 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寄人籬下之苦楚,她輕嘆「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的可憐身世。這一首葬花吟成為千古絕唱,也成為了林黛玉對生活處處感知的內心潛意識的流露,有對現世壓迫的反抗吶喊,有對生平不公而在精神上的奮起抵抗。林黛玉生性多愁善感,滿懷心事難以訴說,唯有寄情於詩詞。字字句句中飽含對自己孤苦身世的哀怨,以及對賈寶玉纏綿悱惻的愛慕之情。

她此生為了還淚之恩而來,她的很多詩詞都是為賈寶玉而寫,當她聽聞賈寶玉與薛寶釵訂婚時,心中僅存的一點希望之火也被熄滅,因前生本是絳珠仙子,墮入凡塵後依舊有不食人間煙火的性子,她魂歸離恨天時,無心帶走凡塵中一片雲彩,也無意留下一紙詩句。她為了徹底斬斷情緣,便焚毀了賈寶玉送給她的愛情信物——兩條舊絹帕,上面題有三首感情真摯的絕句。於是又把自己全部的詩稿扔進火盆,掩面而泣,吐血焚稿,一生的感情之語在烈烈火焰中焚燒殆盡。其實小編還是最最深愛林黛玉的不屈服於世俗鏈條的綁架和禁錮,一人活在那個當下,不可避免的要去生活,甚至要去接受世俗偏見的睥睨,可林黛玉在心靈受到無奈又困窘的折磨時,還讓自己有著優雅沉靜的姿態,為命運盤旋之際,還可以諦聽遠方心靈餘音裊裊的美妙。

"堪憐詠絮才"里悲憐得是林黛玉詠詩的才華, 本應憐惜的紅顏逃脫不了命運的魔爪。一條封建官僚的腰帶,淪落到掛在枯木上,林黛玉的才情沒有受到重視,命運悲慘,令人唏噓,可是她自身的魅力卻如汪洋大海接近天際的那一朵彩霞,雖很快就消失貽盡,可留下的餘溫還久久縈繞於觀者的內心,這也許正是林黛玉脫穎而出成為金陵十二釵之冠的緣故。

今天這一期的精彩原創內容就到此結束,本文只代表小編個人觀點,歡迎各位小夥伴們在樓下評論區留言討論,小編將根據您的評論優先創作,喜歡的可以點贊分享喲。利評說史獨家個人原創,禁止洗稿搬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評說史篇 的精彩文章:

評說三國:最悲慘的官二代,父親五虎戰將,母親卻淪為玩物
評說《紅樓夢》賈府為何從名門望族最後落得家破人亡?

TAG:利評說史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