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豪格驍勇善戰屢立戰功皇位本該十拿九穩,卻為何成為大清最慘的一位太子!

豪格驍勇善戰屢立戰功皇位本該十拿九穩,卻為何成為大清最慘的一位太子!

原標題:豪格驍勇善戰屢立戰功皇位本該十拿九穩,卻為何成為大清最慘的一位太子!


自古長子繼位就是封建大統,但是卻總有嫌隙出現奪走皇位。愛新覺羅·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向來驍勇善戰,屢立戰功,是皇太極最得力的助手。當天下人都以為下一任皇帝非豪格莫屬的時候,他卻敗得一塌糊塗,成為清朝最慘的一位皇子。那麼,豪格為什麼會輸?還是輸給了親叔叔?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位爭權大戰中的最大輸家。


豪格主要成就


1、征討明朝


天命十一年(1626年),豪格跟從代善征討蒙古扎魯特部,親手斬殺了扎魯特部的貝勒鄂齋圖。天聰元年(1627年)的寧錦之戰中,豪格在錦州擊敗了明軍。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豪格跟隨皇太極攻打明朝京畿,他和莽古爾泰一起巡視通州,在廣渠門之戰中迎擊明朝援兵。天聰八年(1634年)跟從皇太極自宣府直趨朔州。攻掠山西朔州及五台山,擊敗明朝的援軍。


2、入川平亂


順治三年(1646年),清廷封豪格為靖遠大將軍,西征四川平定張獻忠的政權。他到了陝西之後消滅了那裡的盜賊和其他農民軍的勢力,徹底肅清陝西。同年十一月攻打四川,派遣鰲拜作為先鋒,清軍抵達西充,大破張獻忠的軍隊,親自射死張獻忠。又在順治四年(1647年)八月,連續攻下了西南的遵義、夔州、茂州、榮昌、隆昌、富順、內江、寶陽等地,穩定了四川的局勢。


豪格為什麼輸了?



豪格作為皇太極長子,擁有了正黃、鑲黃、正藍三旗的實力,再加上他軍功顯赫,才幹出眾,因此,許多大臣便極力推舉他為皇位繼承人。不過,卻也有一個人不同意。這個不同意的人,正是豪格的叔父多爾袞。多爾袞是努爾哈赤十四子,比皇太極小十歲。他有勇有謀,得皇太極重用。《清世祖實錄》中還記載,皇太極曾對多爾袞說:"朕愛爾過於諸子弟,賚爾獨厚。"


論才幹和戰功,多爾袞並不輸於豪格,又很得皇太極喜愛。因此,多爾袞想競爭皇位,希望也是很大的。一邊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一邊是皇太極的兄弟多爾袞,兩相權衡,多爾袞的勝算並不大。


不過,由於滿清受漢族"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影響,因此,擁護豪格的大臣,明顯比擁護多爾袞的多。就連曾經的廢太子代善,也表示豪格有戰功,又是先帝長子,理應繼位。鑲紅旗阿濟格和鑲白旗多鐸也積極支持。在這種情況下,照理,豪格的帝位應該可以確定下來了。



可是,豪格是個謙遜的人,他客氣地說:"福少德薄,非所堪當。"豪格本是客氣之辭,誰知多爾袞聽到後,立刻揪住這句話不放,硬說豪格無心問政。如此一來,擁立豪格的那些旗主頓時傻了眼。不過,他們還是堅決表示:"先帝對我們恩大於天,若是不立先皇的兒子為帝,我們只有追隨先皇於地下了。"

多爾袞是個聰明人,他知道以自己的勢力對抗其他旗主,顯然沒有勝算。於是他又說:"既然大家一定要擁立先皇的兒子為帝,而豪格又謙虛不肯繼位,那我們就立先皇的九子福臨吧。因福臨年幼,就由濟爾哈朗和我各負責一半軍隊,共同輔政。待福臨年長時歸政。"



濟爾哈朗本是豪格的支持者,在朝中又是重臣,有著絕對的權威。因此由他輔政,豪格的支持者也表示可以接受。當滿清第三位皇帝福臨繼位後,多爾袞通過種種手段,順利地成為獨掌朝政的攝政王。多爾袞成了攝政王,豪格的處境就變得很微妙。


豪格怎麼死的?


關於豪格的死因,除了"卒於獄",還有"自殺"或被多爾袞"謀殺"等不同版本。信修明在《老太監的回憶》中提到:豪格凱旋迴京,皇上派攝政王迎於永定門外。肅親王按例先拜謁皇叔(多爾袞),不意幕中伏兵四起,亂刀齊下。肅親王的太監王忠撲在豪格身上,與他同被剁為肉醬。裝殮時血肉不能分,同斂一棺。



後世肅王府用太監,只許用,不準打罵,因王忠同王殉難,且同葬一處。但這種說法的可信程度不大。豪格畢竟是太宗長子,戰功卓著的軍事統帥,凱旋之日,卻被攝政王部下不分青紅皂白亂刀砍死。如果這樣的話,即便是位高權重的多爾袞,對皇上、諸王和天下臣民也不好交代,況且這也不符合多爾袞面對棘手問題時機敏靈活、縝密謹慎的一貫作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變遷 的精彩文章:

五虎上將個個號稱天下無雙,為何沒有助劉備得天下,難道是浪得虛名?
三國一統中華的本該是他,只因錯信的部下,才成就了曹操!

TAG:歷史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