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油畫中的隱喻密碼

油畫中的隱喻密碼

油畫中有很多隱喻,比如經常出現骷髏、箭、鏡子等,這背後其實都有一定的寓意,如果不懂這些寓意,也許就不懂這副油畫背後想要表達的含義。所以今天這期推送,就來揭開密碼,答案盡在眼前~

——箭 Arrow——

西弓箭是狩獵和戰爭不可或缺的武器。西方藝術史最有名的,莫過於愛神丘比特放出的箭,被箭射中的人都會墜入愛河。

Sleeping Venus with Love

波提切利的名作《春》,春天女神頭頂拉弓的愛神被蒙住雙眼。暗喻愛情是盲目的,有時會使人陷入罪惡的深淵。

Allegory of Spring,Sandro Botticelli

箭除了有如此有趣的意思,也象徵恐怖的黑死病。源自東方的黑死病曾數度肆虐歐洲,一旦罹患此病,身上會出現箭傷般的斑點,所以箭也暗喻黑死病。

Saint Sebastian,Nicolas Regnier

天主教的聖徒聖塞巴斯蒂安,因在羅馬皇帝亂箭之下奇蹟般生還,便成為保護人們免於黑死病的守護神。

聖塞巴斯蒂安就如同圭多·雷尼筆下《聖塞巴斯蒂安的殉難》一樣,以豐腴、性感的形象居多,故19世紀末起,這位聖人也成為同性戀者的守護神。

Saint Sebastian,Guido Reni

箭不只是丘比特的愛之印記,也象徵男子的生殖器。躶體遭受箭射傷的聖人,也暗喻被男子愛著的青年。

The Wounds of St. Sebastian Tended,Rubens

——鏡子 Mirror——

鏡子是西方藝術中重要的母題,如同希臘神話的納西瑟斯,因為迷戀自己水中的倒影,而被視為畫家的始祖,鏡子與繪畫也常視為一體。

鏡子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具有神性。因為透過鏡子可以了解自己,所以鏡子在西方被視為賢明的象徵,一塵不染的鏡子則象徵聖母的純潔。

Venus with a Mirror,Paolo Veronese

但鏡子同時也用來整理儀容,帶有「虛空」「淫慾」等意義。由此可見,西方藝術中的「鏡子」兼具正反兩方面的意義,在某些作品中也難以分辨。

The Conversion Of The Magdalene ,Caravaggio

1434年,尼德蘭畫家揚·凡·埃克創作了《阿爾諾菲尼夫婦肖像》,是最早出現凸面鏡的美術作品。畫面重要的鏡子,映著夫婦面前的兩位證婚人。

與揚·凡·埃克同時代的荷蘭畫家羅伯特·康平,被稱為佛萊蒙大師,代表作《維爾祭壇》為三聯屏風,其中左面畫面的凸面鏡,映出了人物背景和房間對面的鏡像。

The Werl Triptych,R.Campin

畫家利用凸面鏡在同一個畫面上呈現多個場景,對西方藝術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緣於此,在後來的世界名畫里不乏見到面鏡與圖像的巧妙構思。

Vanitas with Violin and Glass Ball,Pieter Claesz

例如16世紀初尼德蘭傑出畫家康坦·梅西斯《兌幣商和他的妻子》。

Money changer and his wife,Quentin Massys

提香的《對鏡的維納斯》

Woman with a Mirror, Tiziano Vecellio

弗朗索瓦.克盧埃《浴室中的仕女》;

Portrait de Diane de Poitiers à sa toilette

西方繪畫中,鏡子不只帶有寓意,也具有擴大空間的作用,可以創造不一樣的欣賞視角,容納更多信息。

16世紀,歐洲發明了平板玻璃製造技術,接著,塗錫汞或銀的大尺寸平面鏡問世。

最有名的是西班牙宮廷畫師委拉斯凱茲的名畫《宮中侍女》,通過鏡子的反射,將國王王后的身影映入畫中。

The Maids of Honour, Velázquez

此外,委拉斯凱茲《對鏡梳妝的維納斯》,也正是通過持鏡的丘比特,窺見自己美麗的容顏。

The Toilette of Venus, Velázquez

而委拉斯凱茲的靈感,應該來自威尼斯畫家喬爾喬內的創作吧。

Woman with a Mirror,Giorgione

此後魯本斯也有類似的作品,可見鏡子作為反射的媒介,的確可以讓畫面更有層次和意趣。

Venus and Cupid with a mirror,Rubens

畫家維米爾的筆下也常出現鏡子。

Woman with a Pearl Necklace,Vermeer

這些高雅華貴的場景被形象地記錄在文藝復興以後的歐洲繪畫作品中,如法國畫家安格爾的《莫瓦迪夫人像》;

Comtesse D Haussonville, Ingres

名畫中,最值得稱道的是19世紀印象派畫家馬奈晚年的傑作《牧女遊樂園酒吧》。

A Bar at the Folies-Bergère,édouard Manet

畫面的中央若有所思的女侍者,身後是一面與畫面同寬的鑲金框的平面鏡,映照出賓客滿座的大廳和環狀吊燈,甚至在邊緣印出了馬奈自己的身影。

還有印象派畫家德加的《芭蕾課》。

The dancing class, Edgar degas

甚至到了20世紀,法國立體主義畫家博納爾,最擅長使用鏡像圖式創作,認為是在平面上充分表現三維空間的有效手段。

另類畫家埃舍爾1898-1972的《手執反射球》等等,也是利用凸透鏡的原理, 呈現出變形的奇幻景象。

Hand with Reflecting Sphere, Escher

——書信 Letter——

17世紀,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和郵政制度的改良,寫作逐漸熱衷。1648年出版的書信範例集《現代秘書必攜》再版19次,成為暢銷書,而情書也成為戀愛的象徵。

A Lady Writing A Letter,Jan Vermeer

17世紀中葉,荷蘭流行起以信件為主題的畫作,維米爾就留下6幅女性讀書、寫信的畫作。

比如《情書》,畫中遞信的女僕面帶微笑,想必是喜訊,而之所以命名為《情書》,線索就在身後的畫作上。

The Love letter,Jan Vermeer

這幅描繪海上船隻的畫作暗含玄機。在國土狹窄、產業單調的荷蘭,為維持生計,多數男子都必須出海工作,書信需船運才能到達愛人手中,因此荷蘭人將遠洋的船隻視為情人的象徵。

Girl reading a Letter at an Open Window

同時期畫家梅特蘇也畫過類似畫作《讀信的女子》,女僕刻意拉開的布簾露出一幅船畫,暗示女子手中信是一封情書。

Woman Reading a Letter, Metsu

然而信件的繪畫也並非全代表甜蜜的喜訊,荷蘭畫家迪爾克·霍斯筆下描繪的可能就是分手信的情形。

Woman Tearing a Letter,Dirck Hals

畫中女子憤怨的撕毀信件,售後畫中的船隻正遭遇暴風雨傾覆,也暗示著內心的糾葛與不幸。

——門 Gate——

《約翰福音》第十章記載,耶穌說:「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所以耶穌自身就是通往天國的大門。

門不僅代表內外之隔,也是區分公私、聖俗的分界,具有功能之上的象徵意義。比如羅丹的紀念碑巨作《地獄之門》。

The Gates of Hell, Auguste Rodin

亨利·懷特的名畫《世界之光》,描繪頭戴荊冠的耶穌提著油燈佇立門前,取自《聖經約翰福音》第八章耶穌的名言:「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必得生命之光,不在黑暗中獨行」。

The Light of the world

耶穌以布滿傷痕的手敲門,暗示《聖經 新約 啟示錄》:「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到我聲音開門的,我就進去與他同坐」。畫中的門沒有把手,只能從內開啟,暗喻世人頑固的心。

The Narrow Road,Shane Kastler

有時,緊閉的門也象徵聖母的純潔。中世紀後,教堂的門開始裝飾浮雕,彰顯《聖經》教義,讓教育程度不高的民眾也能追求信仰。

法國學院派畫家德勞內的作品《羅馬的黑死病》,根據《黃金傳說》的記載,中世紀羅馬黑死病流行時,天使帶著惡魔現身街頭,持槍挨家挨戶敲門,敲門的次數代表家內將死亡的人數。

The Plague in Rome,Jules Elie Delaunay

由此看來,會來敲家門和我們心門的,不只是上帝。

門在各文化圈都表示分界點或通道,如法國畫家賀拉斯·貝內特《克利希廣場之門》,就描繪了巴黎交通樞紐克利希廣場,約7萬法軍和1.5萬學生利用街壘工事抵抗數十萬大軍的圍攻,逼迫拿破崙「協議停戰」並簽署《退位詔書》的歷史事件。

The Gate at Clichy,Horace Vernet

——沙漏 Hourglass——

沙漏是計時的工具,作為象徵物,通常暗示時間的流逝與盡頭。

在英女皇伊麗莎白一世晚年的肖像畫中,身後拿著沙漏的骸骨暗喻「死亡」,拿著鐮刀打盹的則是「時間老人」,前景中還有一個倒放的沙漏。

Queen Elizabeth I

畫中女王來日無多,天使拿走王冠和權杖,強烈暗喻再怎麼風光的權力者,終究都無法抵禦死亡的到來。

由此可見,即便看似可以支配萬物的人,依然有著無法掌控的時候。法國畫家西蒙武埃描繪的,就是當時間敗給愛、美與希望時的情景。

Father time Overcome by Love,Hope and Beauty

畫面從左至右,描繪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與丘比特襲擊時間老人,大錨源自使徒保羅的名言:「希望是讓靈魂不動搖的錨」。以老者之姿象徵的"時間"跪倒在地,就算羽翼散落,依然緊握沙漏。

文藝復興之後,西方非常喜歡這類以希望和愛克服時間的寓意。正因為時間、生命有限,才更想找出超越它們的價值吧。

作為靜物畫中的象徵物,沙漏更多與象徵死亡的骷髏等並置,象徵流逝的時光與無可避免的死亡。

——天平 Scale——

天平有衡量善惡正邪之意,與劍同是正義的象徵。

此外,天平也是基督教中進行「正義的審判」時,稱量靈魂重量,裁決是否有罪的儀器。通常由大天使米迦勒手持天平,靈魂重者上天堂,輕者下地獄。

在尼德蘭畫家漢斯梅姆林《最後的審判》中,靈魂較輕的男子在天平上奮力掙扎。

Last Judgement, Hans Memling

同樣的場景,在羅希爾·凡·德威登的畫作中,卻是得到救贖者的靈魂較輕。看來梅姆林不僅受到這幅畫的影響,更修正了其中的謬誤。

The Last Judgment,Rogier van der Weyden

維米爾筆下看《持天平秤的女子》身後也掛著一幅《最後的審判》,女子注視著攤開的珠寶箱前面的天平。畫面左側鏡子,和桌上的珠寶一樣暗喻世間的虛空,財富如過眼雲煙般毫無價值。

Woman Holding a Balance,Jan Vermeer

維米爾利用「虛空」˙這個框架,描繪了看似平凡的風俗畫。但天平根本空無一物,女子並非在衡量珠寶的價值,而是在暗喻「最後審判」的天平,冥想自己的一生。

如同《聖經 新約》記載:「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給你們,而且只多不少。」

The Last Judgement,Jan II Provost

女子手中的天平,是衡量「最後審判」時靈魂的重量,畫作以生活場景為題,兼具西方藝術獨特的寓意與象徵。

——提琴 Violin——

天使用音樂讚美神的主題,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流行不輟,其中尤以15世紀義大利畫家梅洛佐·達·福爾利的作品最為著名。

這幅羅馬十二使徒聖殿的濕壁畫《天使奏樂》,描繪天使圍繞耶穌身旁吹奏樂器的圖景,神韻姿態皆優美生動。無奈18世紀壁畫嚴重剝落損毀,只好將天使部分個別裝飾,而手拉提琴的金髮天使最為動人。

Angel Playing the Viol,Melozzo da Forli

小提琴作為西洋音樂的代表性樂器,出現在16世紀初。

Still life with jewels violin globe and book

奏樂天使會出現在修行的聖人面前,用音樂恪盡撫慰之責。圭多·雷尼筆下《聖弗朗西斯受天使音樂的撫慰》,天使的琴聲彷彿有著治癒的力量。

St Francis Consoled by Angelic Music,Guido Reni

卡拉瓦喬《埃及途中的休憩》中,約瑟手持樂譜,而聖母和幼兒耶穌在天使悠揚的樂聲中酣然入夢。

Rest on the Flight into Egypt ,Caravaggio

此外,小提琴等樂器也是守護音樂的聖女塞西莉亞的象徵物。

小提琴作為荷蘭靜物畫的常見題材,樂器代表喜悅,也呼應「虛空」vanitas母題。

義大利畫家埃瓦里斯托·巴斯赫尼斯以擅長描繪樂器的靜物畫聞名。

Still-Life with Musical Instruments

靜物畫中樂器主要強調沉默,他筆下的樂器大多塵封已久,原本應流瀉悠揚樂聲的樂器卻佇立於靜默中,唯有流暢的形體分外醒目,別具強烈的視覺衝擊。

Still-Life with Musical Instruments

讓寫實靜物畫流行美國的畫家威廉·米切爾·哈尼特,多次以小提琴為主題。同樂譜和琴弓一起掛在牆上的小提琴,以沉穩的立姿,彰顯主人的生命歷練。

The Old Violin,William Michael Harnett

20世紀,小提琴也成為探索立體派的畢加索頻繁的創作主題,想必是因為其獨特的造型,即使拆解也依然具有辨識度,且平面化也不失曲線的優雅。

Violin and Grapes Céret and Sorgues,Picasso

拆解後的畫面,雖無法想像其優美的音色,而正是迥異於現實而自成一格的秩序,賦予畫面造型的韻律與節奏。

Violin Hanging on the Wall,Picasso

20世紀後期熱愛音樂,常以樂器、演奏為情景創作的勞爾·杜菲,《紅色小提琴》用色華麗,彷彿聽得見輕快的琴音。

The Red Violin,Raoul Dufy

——盔甲 Armour——

盔甲與武器在西方象徵武力,古羅馬慶賀凱旋的遊行,會展示掠奪的戰利品如武器、盔甲等,並以此之作勝利紀念碑。

在文藝復興畫家安德烈亞·曼特尼亞的傑作《凱撒的勝利》中,可以看到作為戰利品而高舉的盔甲。

The Triumphs of Caesar,Andrea Mantegna

勝利女神維多利亞的形象,也以高高疊起的武器和盔甲呈現。西方代表性美德「信」「望」「愛」三超德,以及「明智」「正義」「勇敢」「節制」四樞德,都有擬人像。

其中的「勇敢」多以身披鎧甲的人物呈現,比如波提切利的《勇德》,就以身著盔甲、手持指揮棒的女性形象表現。

Fortitude ,Botticelli

武器、盔甲不僅象徵勝利與勇敢,也可以表達反戰的思想。卡拉瓦喬《愛的勝利》,愛神腳邊代表武力的盔甲遺落,表達了「愛能戰勝一切」。

Amor Victorious,Caravaggio

戰爭令人聯想到死亡,也代表「虛空」。

——旗幟 Flag——

西方在白底上描繪紅十字架的旗幟,象徵耶穌基督復活。描繪從墓地站起或浮於上方的耶穌,多以這種旗幟的形象出現,代表復活之後。比如義大利畫家德爾卡斯塔尼奧的兩幅《基督復活》。

Resurrection, Andrea del Castagno

旗幟也常出現於對戰爭的描繪中,如德拉弗朗切絲卡對為奪回十字架,東羅馬帝國與波斯帝國廝殺情景的描繪,《斯拉克略與庫思老的戰爭》中就有鮮明的旗幟,還有鵜鶘、老鷹、獅子等西方特有的紋章。

Battle between Heraclius and Chosroes

國旗也容易讓人聯想到國族主義,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描繪了高舉三色旗的女神,率領蜂擁而起的民眾奮勇前進,是法國國旗登場最著名的畫作。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Delacroix

畫作以1830年法國民眾反抗國王統治的「七月革命」為題構思繪製,高舉旗幟的女神象徵著「自由」的擬人像。女神戴的弗利吉亞帽和三色旗都是法國革命的象徵。

美國的星條旗產生於獨立戰爭,最初是代表13個州的13顆星呈圓形分布。德裔美國畫家洛伊茲的《華盛頓橫渡特拉華河》是描繪獨立戰爭的名作。

Washington Crossing the Delaware

畫中的星條旗映襯著華盛頓的凜然身姿,歌頌了英雄主義和愛國情結。

印象派畫家莫奈,也描繪過1878年5月巴黎慶祝萬國博覽會,市民與觀光客齊聚的熱鬧街市,無數三色旗飄揚的歡樂景象。

The Rue Montorgueil in Paris

莫奈的畫作,也啟發了美國印象派代表畫家哈薩姆,創作了類似情景的作品。再現了一戰時,英法聯軍為慶祝美國參戰,在紐約第五大道遊行的情景。精心配置的英、法、美三國國旗如同同盟國的讚歌。

Allies Day,May 1917, Childe Hassam

20世紀50年代,賈思培瓊斯發表了筆觸粗礦的重疊星條旗作品,宣稱創作理念,就是「用平面畫法描繪平面的東西」。

Three Flags, Jasper Johns

——硬幣 Coin——

硬幣代表著世間流通的價值,是人類最大的慾望。在倫勃朗《富翁的預言》中,老人喜滋滋的排著硬幣。

The Parable of the Rich Fool, Rembrandt

基督教再三告誡世人勿追求金錢,因此硬幣也代表「虛空」。

Pas de plus haute résolution disponible

《聖經》中有幾處提及硬幣,如文藝復興先驅馬薩喬的壁畫《納稅錢》,就描繪了被要求繳納聖殿稅的耶穌,命令門徒從魚嘴中取出硬幣納稅的情景。

Tribute money,Masaccio

畫家以光影的遠近法,完美的將所有人物和場景收入同一時空中。

The Tribute Money

還有其它類似的主題,例如耶穌被法利賽人追問是否該向羅馬交稅時,指著刻有皇帝肖像的硬幣回應:「凱撒的物當歸凱撒,神的物當歸神」。

The Tribute Money ,John Singleton Cop

「納稅錢」這一主題興起於16世紀,提香的作品《納稅錢》,就描繪了耶穌回應手拿硬幣的法利賽人。

The Tribute Money,Titian

耶穌的弟子猶大,竟然為了30舍客勒引資出賣耶穌,後來猶大得知耶穌將遭刑,十分懊悔,想退還銀幣卻遭拒,懊惱的將銀幣扔在聖殿,上吊自殺。

The Tribute Money ,Peter Paul Rubens

倫勃朗的作品,就描繪猶大跪在祭司長面前,銀幣散落一地。

Returning the Pieces of Silver, Repentant

硬幣也出現在風俗畫中,比如描繪性交易的場景時,硬幣意味著不道德與罪惡。維米爾的作品《老鴇》就描繪了男子從身後抱住妓女,將硬幣遞給她的場景。

The procuress, Johannes Vermeer

拉圖爾的畫作《納稅》,也描繪了正準備付錢的怯懦老者,被眼神犀利的男子團團圍住的困窘場景。

The Payment of Dues,Georges de La Tour

——骰子 Dice——

骰子的歷史悠久,早在古印度和古埃及就有,除了代表遊戲與賭博,也用於解讀神諭的宗教儀式與政治場合。

耶穌遭釘十字架時,士兵們擲骰子賭他的衣服,所以骰子也象徵耶穌受難。關於釘刑的畫作,常描繪士兵們坐在十字架下方擲骰子的情景。

Crucifixion, Andrea Mantegna

在深受弗蘭德斯畫派影響的德國畫家貝格特的作品中,右下角的士兵為了耶穌的衣服起爭執,前方男子則想趁亂逃跑。

Mount Calvary,Derick Baegert

凱撒率軍渡過勢力分界盧比孔河時說過一句名言:「骰子已經擲出去了!」因為點數未知,所以骰子也象徵命運與運氣。

Playing Dice, Fritz Wagner

智慧女神阿西娜與雄辯之神赫爾墨斯相擁的圖像"Hermathena"是大學的象徵,多描繪成阿西娜搭配書籍,赫爾墨斯搭配骰子。寓意:「人生雖然受命運支配,但可以憑藉智慧研擬對策」。

17世紀後,骰子遊戲出現在風俗畫中,且多像十字架下的士兵那樣帶有負面意義。

米開朗琪羅就描繪了士兵們在大鼓上擲骰子遊戲的場景。

Soldiers Playing Dice,Michelangelo Cerquozzi

西班牙畫家牟利羅多次描繪流落街頭的貧窮少年,也有類似擲骰子為題的作品。大約是孤兒出身的畫家投入了關愛,感受不到負面的情緒卻充滿了天真和童趣。

Young Boys Playing Dice,Perez Murillo

Children Playing Dice, Villavicencio

——紙牌 Card——

紙牌起源於古埃及,逐漸遍及世界。14世紀初,紙牌的義大利十分流行。15世紀出現黑桃、紅心、梅花、方塊四種花色。

紙牌代表遊戲和賭博,遂成「怠惰」與「虛空」的象徵。

Card Game,Theodor Rombouts

靜物畫中,紙牌也象徵描繪「五感」中的「觸覺」。如17世紀法國畫家盧賓 鮑金的靜物畫以樂器代表聽覺,酒與麵包代表味覺,花卉代表嗅覺,鏡子代表視覺,紙牌、錢包和棋盤則是代表觸覺。

The Five Senses,Lubin Baugin

紙牌和棋盤是遊戲與尋歡作樂的象徵,鏡子和錢包則代表虛空和慾望。這些惡德與酒、麵包代表的信仰,三朵康乃馨代表的三位一體與上帝之愛,呈現強烈對比。

The Card Game, Alexander Mark Rossi

含有惡德與怠惰等負面意義的紙牌,也常出現在風俗畫中,16世紀末,卡拉瓦喬描繪的羅馬賭場盛行的作弊,也成為常見的創作主題。

The Cardsharps, Caravaggio

Steen Argument over a Card Game

受到卡拉瓦喬的影響,法國畫家拉圖爾也描繪紙牌遊戲中的作弊場景。

The Cheat with the Ace of Diamonds

18世紀畫家夏爾丹曾描繪用紙牌疊城堡的少年。少年的神情緊張而靜謐,然而紙牌疊的城堡依舊彷彿空中樓閣,最終不過是人類汲汲營營的虛緲。

The House of Cards,Siméon Chardin

19世紀末,塞尚以玩紙牌的勞工為題創作了系列作品,靜靜沉迷於遊戲中的男子形象,構圖逐漸單純與簡潔,專註的神情與凝固的形象,代表了提純與永恆的形式。

The card player , Paul Cezanne

——泡泡 Bubble——

荷蘭哲學家伊拉莫斯曾引用古羅馬學者瓦羅的名言:「人猶如泡沫」。西方靜物畫中,泡泡代表虛空,象徵生命、名譽、財富、美貌等現世的萬般虛空。

虛空畫發祥於荷蘭,之後盛行各地,雅各布 德格恩二世的作品可謂先驅之作。

Vanitas Still Life , Jacques de Gheyn II

畫面構圖簡潔,左瓶中的鮮花和前景的硬幣代表現世的浮華。而這些,在骷髏上方浮著泡泡,與右瓶中冒出的煙霧代表的死亡面前,是如此不堪一擊。

同為荷蘭人的倫勃朗,有一幅描繪愛神丘比特吹泡泡的異教式寓言畫,象徵世間的愛欲,終究會如泡泡般煙消雲散。

Cupid Blowing a Soap Bubble,Rembrandt

夏爾丹也有描繪男子吹泡泡的作品存世。

Soap Bubbles,Chardin

泡泡不僅可以表示虛空的母題,也作為肖像畫中的道具,強調孩童的純真。

法國畫家皮埃爾 米格納爾德為路易十四的女兒瑪麗畫過一幅華麗的肖像畫,女孩吹著裝在貝殼裡的肥皂泡,可愛而純真。

Girl Blowing Soap Bubbles,Pierre Mignard

法國約翰 米萊斯的《泡泡》則融合了虛空畫與肖像畫兩項元素。畫中男孩是畫家5歲的孫子,他抬頭看著漂浮於空中的泡泡,兩側種植著植物的花盆和腐朽的花盆,則暗示著生死的無常。

Bubbles,John Millais

Soap Bubbles,Thomas Couture

進入19世紀,馬奈也曾做過一幅描繪男孩吹泡泡的名畫。

Soap Bubbles, édouard Manet

自古以來,世人總是試圖藉助畫作,定格永恆的時光,隱喻世事的無常,魔鬼在細節,上帝也在細節,所有的謎底和答案,只等懂的你,自己發現~

歡請轉發,愛我請點贊~

-END-

歡迎關注分享,原創文章轉載授權、旅遊諮詢請聯繫藝游天行公眾號後台。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游天行 的精彩文章:

TAG:藝游天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