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朝貢體系餘暉:大清在甲午戰爭前對朝鮮的經營

朝貢體系餘暉:大清在甲午戰爭前對朝鮮的經營

原標題:朝貢體系餘暉:大清在甲午戰爭前對朝鮮的經營



朝鮮一直是中國傳統朝貢體系中十分重要的參與者。在風雨飄搖的近代晚期,朝鮮已是清朝碩果僅存的屬國。此時的朝鮮已成為天朝最後的顏面。因此,失去朝鮮就意味著古代東亞朝貢體系的徹底崩潰。


鑒於如此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清朝圍繞朝鮮問題與列強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鬥爭。直至甲午戰敗後,才不得不將朝鮮讓給後來居上的日本。


消極應對時期(1866——1876)


被美軍繳獲的朝鮮水師帥旗


這一時期的開頭和結尾由兩大事件作為標誌:1866年美國,商船強行叩關的舍門將軍號事件和1876年朝鮮簽訂《江華島條約》。


這一階段的朝鮮李氏王朝,強硬應對西方列強的入侵騷擾並堅持閉關鎖國政策。1866年,平安道觀察使朴珪壽指揮軍士擊退美國武裝商船舍門將軍號入侵平壤的行動。這是朝鮮第一次受到西方列強入侵,舍門將軍號事件也被北朝鮮視作朝鮮近代史的開端。同一年10月,法國人接踵而至,借口朝鮮政府殺死9名法國籍天主教神父,出兵登錄江華島。1871年,美國為了追究舍門將軍號事件的責任,再次武裝入侵朝鮮。



前往朝鮮的美國護衛艦 科羅拉多號上的軍官


這種接連發生的小規模騷擾和武裝入侵,表明朝鮮這個東亞最後的「隱士王國」局勢已岌岌可危。但由於執掌政權的興宣大院君,也就是當時朝鮮國王高宗李熙的生父,堅持毫不妥協的政策。加之朝鮮軍民一致抵抗,使得西方几次滲透均以失敗告終。而此時西方各國亦為中國局勢所吸引,無更多精力進一步侵略朝鮮。


朝鮮的鎖國政策又持續到1875年。這一年,剛剛開始明治維新不久的日本政府,躍躍欲試地向朝鮮展開武裝試探,意圖逼迫朝鮮政府簽訂通商條約。這時朝鮮掌權者已不是之前秉持強硬態度的大院君,而是更加開放的閔妃集團。因此,在日本持續的武力逼迫和本國開化派勢力的推動下,閔妃集團選擇了與日本簽訂通商條約。



停泊在釜山的日本干涉艦隊

這也是朝鮮歷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史稱《江華島條約》或《日韓友好通商條約》。該條約簽訂後,俄英美法等國相繼與朝鮮簽訂類似條約。朝鮮國門洞開,從此朝鮮歷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清朝在這一時期總體而言保持了一種利己的不干涉政策,這種政策在兩次入侵事件中表現的最為明顯。清朝消極對待的原因有三點:


其一,防止被朝鮮和西方利用,捲入不必要的紛爭。在西方列強與朝鮮政府的摩擦發生後,雙方皆曾向清政府進行過通報。朝鮮由於其屬國地位,幾次都向清朝求援,讓清朝下旨迫使洋人放棄通商。


西方列強則意圖借清朝宗主國地位來壓迫朝鮮接受通商。因而清朝在每次入侵事件發生後,均以舊朝貢原則來回應西方列強,以示不加干涉之意。



強迫朝鮮簽約的日本軍艦


其二,清朝對西方列強的要求和行動有比較準確的判斷,認為西方目前的小股侵略不至於動搖中朝根本宗藩關係。其現階段目的更多在於傳教和通商,而不是吞併使朝鮮亡國。


其三,此時太平天國和捻軍之亂結束不久,洋務運動剛剛起步,國家百廢待興,清朝尚無實力保護朝鮮。在認識到這些後,清朝對西方與朝鮮的摩擦保持了超然克制的態度,並儘可能居中排解,但拒絕更多介入。



在駐地架起4挺加特林機槍的日軍

有限干涉時期(1876——1882)



《日韓友好通商條約》的簽約現場


這一時期從《江華島條約》簽訂,到1882年的壬午兵變為止。


在《江華島條約》簽訂後朝鮮打開國門,被動捲入近代世界體系。相應地,朝鮮國內也進行了一些政治改革,以作為對新時代的應變措施。先前強硬保守派的代表,大院君集團在1873年被閔妃以政變方式逼迫下台,因此朝鮮的閉關鎖國政策開始有了一定鬆動。她不僅推倒大院君時代的一切制度,表示要開化自強。還效仿中國正在實行的洋務運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對內按照清朝總理衙門的模式設立了統理機務衙門,對外分別派使團赴中國和日本訪問學習。



日本人筆下的閔妃與朝鮮國王


這一時期朝鮮,在外交上仍按傳統繼續尊奉清朝為宗主國。但在某些領域,朝鮮開始廣泛和日本發生接觸。不僅與其建交,派出大量留學生、官員訪日學習。還在日本軍事教官幫助下,建立起一支仿日式的新式軍隊,起名「別技軍」,用以捍衛王城。


朝鮮初步開始了近代化進程。但閔妃集團存在任人唯親,貪腐嚴重的現象,這激起了人民普遍反感。其中,新式軍隊「別技軍」更是與舊式朝鮮軍隊衝突不斷。新軍薪餉更高,優待更厚,而舊軍卻屢屢發生久拖薪俸現象。因此舊軍人對閔妃和「別技軍」充滿了怨恨。這種軍界的不滿後來與來自民間的怨氣兩相結合,終於在1882年釀成軍事政變的慘劇。


日本浮世繪上 正在出逃的日本公使


1882年7月23日,由於京軍武衛營和壯御營的士兵一年多未領到軍餉,加之平日對新軍的反感,遂發動叛亂。大量漢城市民加入了起義隊伍。起義士兵和市民焚毀日本公使館,殺死幾個民憤極大的大臣和一些日本人。他們還攻入王宮,推翻了閔妃集團的統治,推戴大院君重新上台執政。


這次兵變引發了中日兩國高度關注。日本藉此出兵朝鮮,由駐朝公使花房義質會同陸海軍1500名士兵先期開赴朝鮮問罪,並在8月12日抵達朝鮮仁川港。清朝由於擔心日本會藉此吞併朝鮮,不得不一改昔日不干涉政策,轉而積極干涉。清廷派出淮軍6個營約3000人,由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和統領水師提督丁汝昌率領,赴朝鮮平亂。



準備了大量西式武器的淮軍


日本在先期赴朝行動中與朝軍展開對峙,僵持不下。朝鮮思量自身國力弱小,無法與日軍持久作戰,無奈請求清軍調停衝突。於是,清朝方面後發制人,趁亂開赴王京,彈壓了叛亂朝軍,並將大院君逮捕,押送至河北保定軟禁。平息叛亂後,清軍又迎回閔妃,助其重掌政權。


壬午兵變使清朝影響力空前提升,閔妃將清軍看做再造功臣,愈加親近中國。清朝對朝鮮的影響也開始突破傳統宗藩關係。不僅在漢城取得了常駐軍隊的權力,並且於同年10月簽訂《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獲得了領事裁判權、海關監管權等一系列特權。在朝鮮的仁川、元山、釜山等港口城市設立了清租界,使朝鮮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附屬國。



日本浮世繪上的朝鮮動亂


全面干涉時期(1882——1894)


在半島登陸的日本軍隊


也是在壬午兵變後,清朝開始對朝鮮全面施加影響力。清朝充分發揮傳統宗藩關係,以成功鎮壓壬午兵變的政治優勢,成功將日本影響排除在朝鮮半島之外。雖然在1884年發生了甲申政變的政治風波,但清朝仍成功地鎮壓了這次政變,使其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又延續了10年。


日本在壬午兵變失敗後,並不甘心。不遺餘力地煽動朝鮮獨立,以摒除清朝影響。因此在1882年後的朝鮮局勢,並沒有變的平靜,中日雙方繼續明爭暗鬥。在兩年後的甲申政變中,這種爭鬥以雙方直接軍事對抗的形式達到高潮。



朝鮮開化黨合影


朝鮮本身在打開國門後,伴隨西方的思想、文化的湧入,繼而興起了以文明開化,獨立自強為宗旨的開化黨勢力。這股政治勢力希望在朝鮮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將朝鮮變為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並倡導以日為師,進行一場朝鮮式的明治維新。


在外交上,開化黨則主張摒棄事大主義,斷絕中朝宗藩關係,加強同日本、西方國家的聯繫。日本在壬午兵變後開始積極與這派政治勢力接觸。商討如何發動軍事政變,劫持朝鮮國王,以展開政治、外交、軍事等全方位的改革。


其實,日本的真實目的是將中國驅逐出朝鮮半島,實現其大陸擴張目標的第一步。開化黨不過是其利用的工具而已。


時任清軍駐朝將領的袁世凱


1884年12月,經過長期策劃,以金玉均等人為首的開化黨人,趁中國陷入中法戰爭無暇東顧之機,發動了政變。12月4日,漢城郵政局落成儀式上,開化黨人持之前從日本暗中購買的武士刀,炸藥,槍支,攻入王宮,挾持國王,並大肆屠殺守舊派大臣。在暗殺7名守舊派大臣後,金玉均等人脅迫國王發布手諭,乞師駐朝日軍入衛王京。


此時,駐朝的清軍將領們也在緊急磋商對策。由於未接到來自國內的命令,以及朝鮮中間派領袖金允植要求暫緩行動以免傷及國王,清軍暫時沒有出動。但他們也並非全無行動。統兵提督陳樹棠、吳兆有,緊急函告北洋大臣李鴻章朝鮮發生政變的消息,請求增兵並指示應對策略。袁世凱為首的駐朝軍隊則做好了隨時粉碎此次政變的準備。



朝鮮國王畫像


然而接下來形勢又發生了劇變。12月6日上午,由於開化黨缺乏群眾基礎,如今又與日本兵勾結,劫持國王,殺害大臣。所以社會上流言四起,普通百姓對開化黨怨恨越來越深。於是,漢城市民紛紛聚集起來,要殺盡倭寇,解救國王。中間派大臣金允植、南廷哲等人此時則跑到清軍大營痛哭乞師,要求清軍立即發兵援助戡亂。


袁世凱在還未接到命令,眾人猶豫不決的情況下,果斷率清軍入宮鎮壓開化黨。在經過一番激烈戰鬥後,開化黨人及援助日軍盡數被殲滅。金玉均、朴泳孝等人則逃亡日本。



朝鮮開化黨領袖 金玉均


至此,清朝在朝鮮問題上又取得了一次重大勝利。由於袁世凱在鎮壓這次政變的行動中立下大功,而被封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員。並時常出入王宮,儼然成為朝鮮監國。清朝在朝鮮的宗藩關係再次得到強化。

大多數朝鮮官民稱頌清軍平定亂黨、擊退日軍、解救國王的「再造之恩」。甚至有豎石立祠,號稱永示不忘。


但在之後對日談判上,清朝卻遭遇了重大失敗。1885年中日雙方在天津展開關於雙方撤軍的外交會談。由於清朝方面妥協讓步,導致日本取得了在朝鮮有事時可與清朝同時派兵的權力。這一失利為後來甲午戰爭爆發埋下了伏筆。



在朝鮮與各國使節合影的袁世凱


總結



近代朝鮮王國國王 也是後來大韓民國的國旗原型


總體而言,清朝在甲午戰爭前夕對朝鮮從不加干涉的傳統宗藩,逐步轉為控制力更強的保護國,表明中國傳統朝貢體系也在經歷一個由內而外的漸變過程。這種變化並非全盤來自西方的壓力與入侵,也來自於清朝政府順應時勢而做的判斷與取捨。至於為何甲午之前清朝能成功維持影響力,並在與日本的博弈中屢佔上風。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雙方的實力對比仍是清朝佔優,這一點至關重要。在甲申政變前夕,日本實權人物伊藤博文在得知日本駐朝公使力主捲入朝鮮國內政變的方案後,曾令次官發電止之。但電文未來得及傳遞到,朝鮮事變已經發生。


在袁世凱帶兵鎮壓叛亂後,日本也並未有更多動作,這都是日本高層出於兩國懸殊的實力對比所做出的決策。


淮軍的威懾力在甲午戰爭中蕩然無存


其二,朝鮮國內強大的反日傾向是清朝數次平叛的群眾基礎。在壬午兵變和甲申政變中,清軍平叛之所以較為順利,無不與朝鮮國內一貫的反日情緒有關。至於上至金允植等高官的暗中協助,下至漢城百姓的戰鬥援助,則無不體現朝鮮當時普遍反日的社會心理。


其三,甲午戰爭前夕圍繞朝鮮半島的博弈尚不涉及全面對抗。清朝雖然整體衰弱,但在一些精明強幹的外交官及軍人的卓越決策和指揮下,還是可以爭鋒逐鹿一番的。


只是等到日本在明治維新中完成了實力的初步整合,清朝的優勢就變得蕩然無存。隨著清軍在甲午戰爭中的決定性慘敗,朝鮮也不可避免的落入日本影響力之下。世界幾大強國勢力也大都視朝鮮為雞肋,不值得自己多花心思。



朝鮮最終還是不得不落入日本手中

這就讓大清在日後的交涉中,不得不與俄羅斯緊密聯繫。但這也觸及了英國人的敏感神經。可以說清朝與日本在朝鮮的一系列博弈結果,不僅僅是日本的崛起,還有掌握海洋的英帝國對雙方的戰略取捨。其影響結果一直持續到1921年為止。(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炮歷史 的精彩文章:

冷炮問答:為什麼清朝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就開始改革呢?
怛羅斯之戰:東亞與內亞軍事制度的較量

TAG:冷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