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馬負圖 神龜貢書

龍馬負圖 神龜貢書

數千年來,這兩幅圖案,被認為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龍馬負圖,神龜貢書」是河圖洛書最早的傳說。

距離洛陽市70公里黃河南岸的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邊,有一條圖河與黃河相接。相傳這裡就是「龍馬負圖」的地方,也就是最早的河圖產生地。

「龍馬負圖寺」因「龍馬負圖出於孟河之中」而建,這裡是「河圖」的發現地,也是伏羲氏的祭祀地。「龍馬負圖氏」距今已有1600餘年的歷史,始建於晉穆帝永和四年,起初為「伏羲廟」,後來被作為佛教寺院,經過幾百年的變遷,民國後稱為「負圖寺」。

所謂「龍」就是中華民族的傳人,作為「馬」就是吉祥物,「負圖」相傳在上古時期,也就是伏羲這個時期出現一個龍馬,龍頭馬身,在牠的身上背了一個圖,龍馬在中原地帶這一片活動,對農作物、莊稼都有損害,別人都治不了,唯獨伏羲才可治牠。

《周易·繫辭傳》中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伏羲從河圖中體會到了大自然的道之深奧,配合天時地利人和,取八種符號象徵天地萬物,成為中國文化表達對自然認識的最基本法則。八卦也成為了東方文明的象徵。

伏羲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開創了中華文明;「龍馬負圖寺」遂成為「河圖之源」,伏羲氏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

洛書出於洛寧縣西長水村,與大禹治水有關。

傳說古時洛寧縣邊上的禹門河上,有一山如大門擋住了河流,洪水泛濫成災,百姓流離失所。大禹聞訊趕來治水,劈開大山,使得河水流入洛河,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大禹治水成功後,在龍頭山上設壇祭天,感動了神靈,神靈就把烏龜放下來,烏龜把烏龜圖獻給了大禹。那個圖就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為肩、八六為足、五居中央。這9個數字,橫、豎、斜都是十五。大禹依據這9個數字遂劃天下為九州。然後以此為基礎,慢慢衍變成龜背圖傳給後人。

版權聲明:【文章內容參考、摘引整理鳳凰衛視「解密東方河洛文化」,圖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或撤銷。】

版權聲明:文章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羽小西 的精彩文章:

我們需要的不是靈丹妙藥,而是正確的觀念!
1948、1968、1978、1998出生的朋友,請注意!

TAG:羽小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