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太平洋司令部「更名改姓」為哪般?

美太平洋司令部「更名改姓」為哪般?

原標題:美太平洋司令部「更名改姓」為哪般?


美國當地時間5月30日,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在珍珠港舉行司令交接儀式。原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調任駐韓大使,其職位由菲利普·戴維森接任。但這並非該儀式上最引人注意的新聞。


在儀式上,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還正式宣布,將「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

馬蒂斯在儀式上表示,改名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適應印度洋和太平洋日益增長的聯繫」,為了表示「所有國家對該地區都至關重要,維護對全球和平至關重要的海洋穩定」。


太平洋司令部的前世今生


美國在戰略地區建立聯合司令部的戰略始於二戰後,時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尼米茲提出的對太平洋區域美軍實施統一指揮的建議,在1946年《聯合司令部計劃》和《1947年國家安全法案》下得到確認和實施。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成立於1947年1月, 總部設在夏威夷火奴魯魯。最初設立時,太平洋司令部的主要責任區為中南部太平洋地區。在戰後對日本等國家的軍事佔領為主要戰略任務的背景下,太平洋司令部的地位和重要性都要低於由駐日本、韓國、琉球、菲律賓、馬里亞納群島以及小笠原群島的美軍組成並主要體現美陸軍利益的遠東司令部。但隨著美國軍事佔領政策的改變及海洋重要性的提升,遠東司令部併入太平洋司令部,「責任區」不斷擴大,已成為美國9個聯合司令部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如今,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的轄區東起美國西海岸, 西至非洲東海岸, 北起白令海峽, 南至南極大陸, 總面積達2.7億多平方公里, 涵蓋太平洋及印度洋, 佔地球表面積的50%以上。其轄區內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總人口佔世界人口的60%。司令部下設太平洋陸軍司令部、太平洋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太平洋空軍司令部4個軍種司令部,並管轄駐日、駐韓美軍等共計約40萬人的部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配合美國「印太戰略」調整


印度洋地區本就在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的轄區內,那麼為何美國此次還要將其更名為「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呢?顯然與美國推行「印太戰略」是分不開的。


美國要提高印度洋在美國戰略中的地位,這一理念已孕育許久。2010年10月,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在火奴魯魯的講話中說:「我們正擴大與印度海軍在太平洋的合作, 因為我們理解印太盆地對全球貿易和商業的重要性。」這是美國官員在官方講話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印太」概念。2016年2月,時任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簽發了《2017年國防態勢報告:放眼長遠,投資未來》的戰略文件,強調「美國將繼續加強與日本、韓國的聯盟關係和與印度、越南的夥伴關係」。2016年3月,時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在印度新德里參加觀察者研究基金會論壇時也提議,恢復美日印澳四國海軍的非正式戰略聯盟。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整體勾畫了美國的「印太戰略構想」及若干實施途徑,以印太概念正式取代亞太提法, 大大抬升了印度洋與印度的地緣重要性。而此次更名,不僅是這一戰略調整的直接反映,也是為以後推行「印太戰略」鋪路。


實質影響有限


在5月30日前的數周,美國防長馬蒂斯就曾在講話中將「遠東」地區表述為「印太」地區,從而引發了人們對於更名的廣泛猜測。5月21日,在五角大樓的記者會上,發言人羅伯特·曼寧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曾宣稱太平洋司令部可能改名,以便於「更好地概括該司令部目前所負職責。」而馬蒂斯在5月30日的交接儀式上正式宣布了這一消息。

多家媒體對這一事件的解讀不一。以美聯社、美國之音為代表的許多媒體認為,這次更名不會對司令部承擔的具體職責產生實際上的影響。據美國之音引述美國國防部相關官員的話稱,更名不會涉及美軍兵力和裝備的調動,也不代表著印太司令部基本任務和戰略上的變化,更不會重新劃分這個司令部的責任範圍,因為它的指揮區域已經包括了印太地區。五角大樓前分管東亞事務助理部長幫辦亞伯拉罕·登馬克說,除非美國後續跟進一系列規劃和投入,否則更名「終究只是象徵性舉動……影響非常有限」。


但是在象徵性的宣稱意義上,印太司令部的更名還是產生了一定的作用。根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有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司令部的新名稱是對印度在地區及全球安全中,日益重要地位的認可。美國希望與印度開展進一步合作,幫助印度擴張在該地區的影響,包括制訂新的海上安全演習計劃。美方官員還指出,這一名稱的變化反映了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連通性的日益增強,這是保障太平洋地區安全的一個關鍵因素。


路透社和今日俄羅斯則對更名事件深入進行了分析,它們指出,更名事件實際上表現出了美印軍事合作加強的趨勢,並且也是美國計划進一步開拓印度國防市場的舉措。自2016年8月底美印《後勤保障協議》簽署以來,雙方以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海上力量和地區競爭力為合作基點,不斷推動加強相互之間的軍事關係。針對此次更名事件,有美媒稱,這是美軍在該地區對抗中國軍事和經濟壓力的最新舉措。而另一方面,美國也渴望進軍印度龐大的國防市場。如今美國已成為印度第二大武器供應國,並且意圖進一步與俄羅斯爭奪印度最大軍事裝備供應商的地位。在這一背景下,司令部的更名以促進加強軍事合作為契機擴大美國武器在印度市場上的份額,無疑是具有推動作用的。


5月31日,在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此回應稱,不管名字怎麼改、怎麼叫,美方都應以負責任的態度在亞太地區存在,為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實際上,作為太平洋沿岸國家,太平洋、印度洋事務的重要攸關方,美國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但如果美方只是將注意力放在如何拓展自身勢力範圍,干涉地區事務上,相信此次更名也只會淪為「掛羊頭賣狗肉」的鬧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北斗三號將為手機用戶帶來更好用戶體驗
美陸軍換裝凸顯三大特點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