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運城獨特的「土式漢堡」——饃夾菜

運城獨特的「土式漢堡」——饃夾菜

胡春良,男,山西夏縣人,鑄造工程師。《中國鑄造裝備與技術》雜誌通訊員,中國鑄造協會媒體聯盟通訊員。在《中外文化交流》《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s》《文化交流》《雕塑》《中國雕塑》《城市雕塑》《上海工藝美術》《中國工藝美術》《畫界·工藝美術》《海峽工藝美術》《深圳工藝美術》《現代工業經濟與信息化》《鑄造》《CHINA FOUNDRY》《鑄造技術》《鑄造工程》《鑄造設備與工藝》《中國鑄造裝備與技術》《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金屬加工(熱加工)》《現代焊接》《今日鑄造》《未來鑄造》《鑄造縱橫》《鑄造工程師》《商業文化》《文化產業》《中國風》《詩中國》《外來工》《大西北詩人》《梧桐山詩刊》《聖地詩刊》《山西旅遊》《山西文化》《中國文化報》《山西日報》《三晉都市報》《山西商報》《山西青年報》《太原日報》《生活晨報》《運城日報》《黃河晨報》等數十種報刊雜誌發表論著、報道、詩文千餘篇;詩文獲「紀念安徒生誕辰200周年國際徵文詩文類作品」三等獎,「相約北京」全國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炎黃杯國際詩書畫印藝術大賽銀獎」等全國各種大獎,並被入編《中國當代詩典》《中國實力詩人詩選》《中國網路200位最具影響力詩人名作2017經典選刊》《中國最美愛情詩選》《中國詩人年度詩歌選集》等書籍。參與《中國工藝美術全集·山西卷》、國家開放大學教材《藝術鑄品鑒賞與製造技術》《中國鑄造發展史》等專著的編寫。

散文

運城獨特的「土式漢堡」——饃夾菜

運城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市毗鄰,西、南與陝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門峽市隔黃河相望。運城市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得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河東大地上。堯初都蒲坂,後遷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夏也是在這裡誕生。運城市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以及黃河農耕文明生態淵源,被賦予多種魅力符號:「舜耕歷山,禹鑿龍門,嫘祖養蠶,后稷稼穡,中華文化從這裡一路搖曳而來。關公的忠義卻為這座城市源遠流長的人文精神做了最好的註解。」

當然,運城市還有一份大眾的名片呢,那就是被譽為「土式漢堡」的饃夾菜。饃,就是饅頭,是當地最主要的主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據重要的地位。饃與菜的簡單結緣,便誕生了人們十分喜愛的風味,這在運城地區算是最流行的「快餐」了。

饃夾菜,製作很簡單,價格低廉,味道也不錯,顧客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菜,什麼菜都可以夾,熱菜冷盤品種齊全,豆腐乳、油辣椒、鹹菜、土豆絲、雞蛋、肉絲等,適合不同人群。特別早上上班一族,更是把它作為早餐,邊走邊吃,經濟實惠快捷,方便至極,成為運城街頭巷尾最具生活氣息一景。

饃夾菜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有關資料記載,最早在春秋時期已經誕生了。這是不是可以這樣說呢:饃夾菜是西式漢堡的祖先?聊的一樂。當然也許會更久遠,說不定隨著最初先民們在河東這塊土地上的繁衍生息就已經存在呢,這需要民俗專家詳加考證研究。對於運城人來說,饃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食,對於饃的做法雖然有好多種,例如:炒饃花、肉夾饃、煮饃等,但最受歡迎的還是饃夾菜。在運城人眼裡,饃夾菜不只是早餐,午餐、晚餐也隨處可見它的身影。單身男性不會做飯,怎麼辦?街口買個饃夾菜。晚上回家遲不想做飯怎麼辦?街口買個饃夾菜。既能充饑又有營養。也許是饃夾菜的風情與風味,造就了運城人的「戀家情結」吧,這真是有趣的民俗心態。

菜夾饃的購買形式更是有趣,許多老食客通常都是DIY的。攤主又要掰饅頭又要準備小菜,也樂得吃客自己動手,他們會把切開口子的饃或者餅子遞給你,讓你根據興趣愛好自行搭配。反正饅頭就那麼大,類似於必勝客里的自助沙拉,只要你有能耐,能填進饃里多少隨你便!連付錢也是DIY,本來就那麼便宜的東西,攤主都懶得接你的錢,自己丟到盒子里即可。需要找零的也是自己在盒子里取,若是差個三兩毛的,跟攤主打個招呼說下次補上,定會換回攤主的樂呵。

現在微信的流行,更加方便了,饃夾菜又有了時尚的色彩。

饃夾菜在運城的生活中任性的存在著,讓運城習慣並且不容忽視。隨著人們消費口味的變化和提升,它還從以前的現夾菜中分支出了新派的現炒饃夾菜。作為大眾百姓的家常便飯,饃夾菜不光外皮的樣式與時俱進,所夾菜的內容更是千變萬化。最常見的有土豆絲、土豆片、胡蘿蔔絲、豆芽菜、洋蔥絲、西紅柿、茄子、韭菜等這些四季皆有的菜蔬。合理的營養、色澤的搭配。沒有西式的油炸高脂肪,中式中更多了份健康,多了份田園風情,黃土情懷。

有人對運城人做了一個有趣的定義:誰是「運城人」,只要符合以下幾條中任一條的,都算:

如果閣下乃一個身價不菲的老闆,日日聲色犬馬燕鮑翅之外,居然還不忘和家人朋友,每周至少吃一回饃夾菜,那你算是「運城人」,如果你是一個一時點背的下崗人士,安排完一家的必要開支後,稍有餘款,便要吃幾個饃夾菜過癮的,也算「運城人」,如果你剛從外地風塵僕僕地回運,不管多晚都要哭著喊著吃個饃夾菜的,也算;如果你在外地讀書,你第一想念他(她),第二想念父母,第三想念饃夾菜者,那恭喜你已經榮升「最正宗運城人」的傑出代表了。

大美運城,豐饒河東,有一份牽掛真真的就叫「饃夾菜」。

(責編:艾玲)

鏈接:

胡春良||萬榮泡泡油糕(散文)

胡春良||萬榮泡泡油糕(散文)

胡春良||萬榮泡泡油糕(散文)

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代文藝家 的精彩文章:

釋迦牟尼太子羅睺羅聖跡道場:五台山羅睺寺
白萍 葫蘆冒兒

TAG:當代文藝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