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練出了內家拳的「攻皮」,你的功夫已近大成

練出了內家拳的「攻皮」,你的功夫已近大成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正所謂,唇亡齒寒,事物並不獨立存在,彼此之間,息息相關,相互依託。魏侯巡遊,路上見到一個人,將羊皮衣反穿在身上,毛向內而皮朝外,背著一大簍草。魏侯問,為何反穿羊皮衣?那人答,怕羊毛被弄髒。魏侯道,如果皮磨破,毛還在嗎?那人無言。這則寓言意思是,如果失去了依附的基礎,或大環境發生變故,人就不能生存。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練拳也如是,只懂得剛,不會用柔,功夫陷於偏執,路就走不長了。練柔,是為了剛,練慢是為了快,這就是太極的道理。傳統中國講究,整體關聯,一枝動百枝搖。拔出蘿蔔帶著泥,怎麼會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呢?練拳同樣講究各司其職,自古內家拳有聽勁一說,不是用耳朵聽,是拿觸覺聽,不是聽聲音,是聽勁。觸覺,來自皮毛。老話講,筋骨要松,皮毛要攻。

攻皮,內家拳術語,俗稱炸汗毛,也稱鐵疙瘩功。《形意拳抉微》記載,劉奇蘭善龍形搜骨,平日泰然自若,遇事精神驟然一緊,渾身青紫,皮膚猶如鐵砂,粗糙敏感異常。這段描述的就是「攻皮」。以前教拳,師父會給徒弟正脊柱,不是捏架子,叫人按住徒弟的四肢,不許動,由頸椎依次往下捋順,這叫校大龍。按至尾閭,猝然用柔勁一按,通常徒弟一驚,打個冷戰,渾身汗毛孔開張,根根立起,這也叫驚尾椎,是借它力攻皮的辦法。自己練炸汗毛,叫閉五行,也有叫過電的,都是一個事兒。站樁不光是換勁,脊柱順遂了,就要練攻皮。很難描述這種東西,嚴格的講,不是打冷戰,但效果都是炸汗毛。只是攻皮不打哆嗦,體感類似過電,每個人都會有,只是平時不經意。比如說,小便完了,人會不自覺哆嗦一下,渾身汗毛一立,這就是生理現象。也是無意間觸動了迷走神經所致,屬於神經元的一種過電反應。有時候人被嚇壞了,也會驚恐萬狀的炸汗毛,都是神經末梢受刺激的一種措施。為什麼要放鬆肌肉,肌肉一旦放鬆,皮膚觸覺就會提高百倍,肌肉持續緊張,觸覺系統會遲鈍。

練攻皮先從麻尾巴骨開始,站樁周身放鬆,不較勁,意念關注尾椎,腦子調控意識,一下一下的電麻尾椎骨,開始練反應甚微,只是尾椎有麻感,時間一長,就會往上串,最終使整條脊柱都有瞬間過電感,最後通便全身,這時汗毛才會稍微的可控。自然的攻皮是生理反應,人不特意練功,是不能加以利用的。這門功夫不好練,但練出來的人,身上異常敏感,極靜的狀態下,能用汗毛感知氣氛,這就是觸梢神經太敏感了,乃至於精神意識上異於常人。以前有門功夫叫,不見不聞,覺險而避之,就是觸覺練得功夫練得極深,猶如野獸般的敏感。其實並不迷信,還是有科學道理的。拳學就三個事兒,一曰勁,二約術,三曰應。應,就是反應,攻皮是高級聽勁的訓練技法,身體能練出高級反應,值得練拳的朋友們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浮屠 的精彩文章:

武功最具實力的技法 絕脰

TAG:太極浮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