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藝術與科技的互動,從「藝術機器人」說起

藝術與科技的互動,從「藝術機器人」說起

21世紀,人類進入以數字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生物基因技術等為主要特徵的技術時代。科技與藝術的互動融合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科技成為當代藝術創作無法迴避的重要因素,對藝術形態產生了深遠影響,帶來了一系列顯著的改變。這種影響不僅涉及創作技法、創作材料以及媒介,也涉及藝術觀念。可以說,這些改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可以與藝術史上那些偉大的發展時期相媲美。

近日在法國大皇宮國家藝廊(Galeries Nationales du Grand Palais)開幕的「藝術家與機器人」(Artistes & Robots)展覽讓我們得以管中窺豹。這個展覽將機器人、計算機生成和演算法的藝術融合在一起。和那些單純炫耀技術手段的展覽不同的是,大皇宮本次展覽所選擇的科技藝術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代表了當下那些不僅利用最新技術進行創作,同時針對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進行積極討論的、最傑出的科技藝術家的作品。這些藝術家所使用的高科技工具,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讓我們得以重新評估科技給藝術家的創作帶來的影響。

埃德蒙德·庫紹、米歇爾·布列特 蒲公英 數字影像 2006年 圖片:大皇宮國家藝廊

顯然策展人對展覽的參觀順序進行了精心安排。三個展區的展品布置呈現出「以人為本」的邏輯順序,並完美地詮釋了展覽標題中「機器人」的含義。展覽的第一部分包含了數個擬人化的機器人。它們擁有身體和四肢,並使用手臂來進行繪畫或雕刻創作。然而這些可移動的「肢體」,仍然顯得死板而滑稽,根本無法與人類甚至動物的動作協調性相提並論。第二展區中的「機器人」,則不再擁有可見的擬人形態,它們存在於晶元之中,卻可以創作出藝術品的形狀及動態,並且擁有與公眾交互的能力。而第三部分,是整個展覽中最令人感到不安的。這個部分讓我們看到,人工智慧擁有驚人的知識和能力,超越了人類身體的限制。

藝術家們利用機器人來創作傳統藝術所不能及的藝術品,這在人工智慧出現以前的現代藝術史上,並非是新奇的事。早在1956年,匈牙利裔法國藝術家尼古拉斯·舍弗爾(Nicolas Sch?ffer)即造出了能夠創作藝術的「CYSP 1」型機器人,而瑞士先鋒藝術家讓·丁格力(Jean Tinguely)同樣在1959年就創作了《參與-自動機器》(Méta-matic),讓機器人在畫布上作畫,並在同年的首屆巴黎雙年展上引起熱議。2016年村上隆的作品《機器人羅漢》也是人們非常容易聯想到的同類作品。可以說,藝術家們探索「機器人」的歷史,已經超過了半個世紀。

尼古拉斯·舍弗爾 CYSP1 裝置 1956年 圖片:maddox art

「藝術家與機器人」展覽,集中呈現了日益進步的機器人技術給藝術創作領域帶來的新體驗。在一個更加智能化的社會中,藝術家們探索了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新技術,這些探索毫無疑問改變了藝術創作、展示、傳播和保存的模式。40位藝術家的作品,營造了一個身臨其境感受數字互動藝術的場景,不但拓展了我們身體的感官體驗,同時也顛覆了我們的空間和時間觀念。另外,越來越複雜的軟體和代碼已經賦予了機器越來越多的自發性創作,包括無限的表現形式,以及與觀眾的各種互動性活動。「藝術家與機器人」展覽,就系統地詮釋了互動概念的誕生和發展。

萊奧內爾·穆拉 機器人的藝術 2017年 圖片:藝術家

什麼是互動?當觀眾沉浸在互動裝置之中時會發生什麼?巴西藝術家拉奎爾·科根(Raquel Kogan)的作品《反思2號》(Reflection#2),對這些問題的答案進行了不懈的追尋。展覽強調了藝術與觀眾的互動,在大多數情況下,觀眾可以用身體、動作、聲音或者呼吸來改變展品的形態。無數的數字在地面和牆面上的投影,給觀眾帶來了身體和情緒上的強烈觸動。這些數字移動的速度,不僅可以通過觀眾手動修改,也受現場的感測器控制,觀眾人數越多就越快。可見,科技的運用改變了觀眾與投影間的關係,也改變了展廳中每個人的感知——即對個人身份、距離和世界觀的反思。

除了這些精彩的互動裝置,一些真正意義上擬人的機器人甚至「取代」了藝術家的角色。來自倫敦的法國藝術家帕特里克·特瑞塞特(Partrick Tresset)就在展覽中展示了他研究多年的繪畫機器人「保羅」。保羅利用攝像頭「觀察」寫生對象,再用靈活無比的機械手臂迅速完成素描作品。和人類畫家不同的是,這台機器人幾乎不會犯錯,甚至可以根據其主人的指令創作出超寫實、印象派或者表現主義風格的作品。

凱瑟琳·伊凱姆、路易斯·弗雷利 點陣肖像 2017年 圖片:大皇宮國家藝廊

由此可見,21世紀的藝術將更加「科技」化,正如今天的藝術家總是不斷使用新材料、新技術,但對藝術家來說,科學技術的發展所提供的不僅僅是多樣化的材料和科技化的創作手段,更是觀念的改變。同時,這些作品給觀者帶來的感受卻絕不僅限於藝術的形式感或者審美性,它們很有可能讓觀者產生這樣的擔憂:雖然人工智慧可以幫助人類在眾多領域實現前所未有的突破,但它也可能超越人類,反過來控制甚至奴役人類。事實上,自1951年以來,數學家圖靈就已經懷疑計算機是否有獨立思考的可能。今天,頗具爭議的超人主義先驅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甚至預測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絕對形式的人工智慧。

彼得·科格勒 維度 計算機生成影像裝置 2018年

科技主導下的21世紀,科技與藝術的互動融合是不可阻擋的趨勢。科技對藝術形態產生了深刻影響,涵蓋藝術生產系統中藝術生產主體、生產方式、產品形態、評價體系等各個方面。當我們討論科技與藝術的關係時,我們不能單看到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藝術媒材的突破,也不能簡單地將科學對藝術的影響視為對藝術的促進,我們應當思考這些變化是否改變了我們原有的對藝術本質的理解,也應該思索在科技面前,藝術如何保持自身的身份與價值。對藝術身份與價值的思考,實際上暗含著時代的疑惑,即對科技可能帶來的未來不確定性的疑惑。

來源:中國美術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國產工業機器人殺入黃金五年!從中下游包抄四巨頭
劍指中國製造2025,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製造業影響幾何?

TAG:機器人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