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其母夢見大秤一桿,相士:此子日後當稱量天下 生下來卻是個女兒

其母夢見大秤一桿,相士:此子日後當稱量天下 生下來卻是個女兒

她尚在母腹中時,其母夢見大秤一桿,於是請教相士,相士掐指一算,驚到:「此子以後當稱量天下」,沒想到出生時竟是女孩,她就是唐朝著名的巾幗宰相上官婉兒。童年的婉兒是在掖庭度過的,她因祖父宰相上官儀獲罪受到株連,其父也被武則天殺害。她與母親一起沒入宮中為奴,本想就此暗無天日,了卻一生,沒想到出現了轉機。

婉兒逐漸成長,在母親的培養下,她的才華漸漸的在宮中顯示出來,不僅博古通今,而且吟詩作對,琴棋書畫無所不精。這很快傳到武則天的耳朵里,武則天對這個掖庭長大的小女孩非常好奇。於是於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召見了年僅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量,上官婉兒不假思索一氣呵成,且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美,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封為才人,讓其掌管宮中詔命。

此時的婉兒心裡應該是很複雜的,自己與武則天有著殺父、殺祖父的不共戴天之仇,也是她害得自己和母親在掖庭為奴。而現她又把自己從困境中解救出來,並委以重任,成了其貼身女官。武則天討厭批閱表章,起草詔書這些事,於是都交給上官婉兒去做,後來武則天稱帝,詔敕多出其手者,朝廷大臣也競相奔走其門下,這也正應了「稱量天下」之預言。

但是沒過多久,上官婉兒就因違逆旨義獲罪,被判處死刑,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要說之前的上官婉兒可能還對武則天懷有仇意,那麼之後的上官婉兒卻成為了武則天忠實的擁護者,她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

直到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張柬之等擁護李唐宗室的大臣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顯繼位,上官婉兒被迫起草繼位詔書,又深得中宗李顯信任。李顯被其才貌所迷,將其召幸,冊封為婕妤(後升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中宗的懦弱無能使婉兒大失所望,她便開始與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多有來往,常常勸說韋皇后行使武則天之事。

之後,上官婉兒又將武三思推薦給韋皇后,武三思依靠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的支持,遏制了張柬之等一批元老大臣,使這些元老或者被貶或者被殺,武三思權傾一時。後上官婉兒又與武三思私通,並在所草詔令中推崇武家,貶斥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被逼造反。

景龍元年(公元707年)七月,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詔發羽林軍三百餘人,殺武三思、武崇訓於其府第,並誅其親黨十餘人,然後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躲進唐中宗和韋皇后處,並說:「看太子的意思,是要先殺婉兒,然後在殺皇后和陛下」,李顯大驚,慌忙帶著一干人等登上玄武門躲避,又令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率飛騎二千餘人,屯太極殿前,李重俊兵敗被殺。

後來,上官婉兒又見太平公主勢力漸大,遂之依附。景雲元年(公元710年 ),韋後和安樂公主毒死中宗李顯,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詔令,立中宗16歲的兒子李重茂為帝,相王李旦輔政。隨後韋後稱太后,臨朝聽政,韋後培養自己的黨羽,內外兵馬大權,朝政大權盡落韋氏之手。之後,韋後欲殺少帝李重茂和相王李旦,做第二個武則天。臨淄王李隆基得到消息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發動唐隆之變,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後、安樂公主及所有韋後一黨,擁立其父李旦。上官婉兒迎接李隆基入宮,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出來,以證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太平公主也為其求情,但李隆基不信,認定是韋氏逆黨,殺上官婉兒於旗下。

至此「稱量天下」的一代才女香消玉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皇帝要廢掉正宮皇后,這到底是家務事還是國家大事呢?
古代有哪些油膩的男人,那些油膩的男人有什麼特點?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