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文化何以「引領世界」?

中國文化何以「引領世界」?

中國文化對於「世界文化」領導權構建和引領,需要處理好文明文化的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係,在融合與引領的辯證統一中構建文化領導權。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人類面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面對人類社會何去何從的時代之問,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和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給出中國答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提出要「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綠色低碳的世界」。2018年4月,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進一步提出:「面向未來,我們要兼容並蓄、和而不同,加強雙邊和多邊框架內文化、教育、旅遊、青年、媒體、衛生、減貧等領域合作,推動文明互鑒,使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樑、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紐帶。」將人類共同價值和中華優秀文化弘揚光大,將中國自身發展與世界共同發展融為一體。這種深具開創性、普遍性的價值理念,正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

在順應潮流、爭取文化領導權的基礎上推進「世界文化」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中國先賢的唯物主義自然觀認為,大自然的運行有其自身規律,而人們只要掌握了自然規律就可以利用它為自身服務,達到「制天命而用之」。對於自然界而言,存在著一定的演變規律;對於人類社會而言,同樣存在著一定的發展趨勢。通過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可以準確把握這種發展趨勢,從而採取適宜的措施,更好地適應這種發展趨勢和時代潮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中國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就運用唯物史觀對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實踐進行考察和分析,科學地預見到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由於資產階級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也由於交通的極其便利,將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於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這裡的「文學」,即泛指科學、藝術、哲學、政治等等方面的著作,也引申為文明與文化的「世界性」將成為發展趨勢和時代潮流。因此,在尊重規律、順應大勢的基礎上推進「世界文化」,將是各文明國家和人類社會的共同責任。而在對世界文化的塑造中,既體現著各文明文化的交融碰撞,也體現著對世界文化領導權的引領爭奪。

以文化領導權思想著稱的義大利共產黨創始人、理論家安東尼奧·葛蘭西,則從國家、市民社會、文化意識形態等角度展開對文化領導權的思考。他認為,一個社會集團的領導地位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即「政治統治權」和「文化領導權」。一方面,統治集團通過國家和法制政府行使直接統治或管制,這主要包括軍隊、警察、監獄等國家權力和暴力專政機構;另一方面,統治集團要在整個社會行使統治,則主要是通過市民社會中的民間社會組織機構如政黨、學校、教會、學術文化團體等,向人們傳播本階級的價值觀和理論體系,以獲得大眾的認同和隨從。而國家最初是政治強力和專政管制的政治統治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對文化領導權的長期引領,工人階級已經逐步認同資本主義文化秩序以及民主、自由等價值觀念,從而接受了資產階級不僅在經濟上、政治上,而且在文化上的「總體統治」。

因此,無產階級要重新取得對資產階級的勝利,就不僅要在經濟上、在政治上通過革命改變舊制度,而且要在文化上進行革命,從而實現對舊文化舊制度的「總體革命」。同時,他認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文化領導權的爭奪和引領應當是先行的,「每一次革命都是以激烈的批判工作,以及在群眾中傳播文化和思想為先導的」,「就社會主義來說,今天也在重複著同樣的現象。通過對資本主義文明的批判,無產階級已經或正在形成統一的意識;這種批判含有文化的性質,而不僅僅是一種自發的和自然主義的進化。」這樣,無產階級如果能在文化上、道德上、價值觀上先起領導作用,並說服各階級階層接受,從而和一些進步階層,如農民、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階層結成廣泛聯盟,即「歷史性聯合體」,就能引導他們取得對資本主義的勝利、最終走向社會主義。

在今天塑造「世界文化」的歷史條件下,葛蘭西的文化領導權思想仍具有現實意義。當今世界,一方面,各種文化與文明的交流交融、包容互鑒日益頻繁,人類文明多樣性成為世界的基本特徵,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衝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另一方面,世界上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基本制度之間的競爭仍未消失,因而兩者在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的「總體競爭」仍將持續。因此,在未來人類社會「世界文化」的塑造中,社會主義的文化仍然存在著對這種「世界文化」的引領問題。由於社會主義文化、道德和價值觀對資本主義的理論優越性,將使得社會主義文化在對「世界文化」領導權的爭奪和引領中,處於順應潮流的有利地位。

在展現中國特色和世界情懷中構建文化領導權

「東方風來滿眼春」,社會主義文化、道德和價值觀不僅要對資本主義展現出理論優越性,而且要展現出實踐優越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核心價值觀正在展現出這種實踐優越性。

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波折起伏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風景這邊獨好」。這種自信和優越感,源自中國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的堅持。而這種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又使那些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看到了新希望,使人類社會在資本主義現代化發展路徑和文化體系之外,看到了新希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在未來人類「世界文化」的塑造中構建文化領導權,就要求以下兩點:

第一,在展現中國特色中構建文化領導權。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多種宗教。正是如此多種多樣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習俗,孕育了不同文明文化,而每種文明都有其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都是人類的精神瑰寶。因此,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不同文明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中國作為世界文明文化之林中的一員,也有著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國情,有著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正是這種相對於其他文化來說是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以及文明古國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深厚底蘊,吸引了其他文化的交流興趣。因此,保持中國文化的特質,展現中國文化的特色,在未來人類社會「世界文化」塑造中,引起其他文化交流互鑒的興趣,這是在其中構建「世界文化」領導權的前提。

第二,在展現世界情懷中構建文化領導權。過去過於強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世界的是共通的。儘管各文明文化的表現方式和表達途徑不同,但對於真善美的追求,對於正義、善良、勇敢的追求,對於民主、自由、平等的追求都具有普遍性、相通性,異域文化之間能夠在激蕩和競爭中交融也是因為這類普遍性、相通性。因此要想引領「世界文化」,就更需要世界眼光和情懷。中國古代的漢唐文化能夠引領亞洲文明、塑造出「東方文化」,靠的也不是武力征服而是對共通價值的同理認同和天下情懷。今日之好萊塢拍的《阿凡達》、《哈利波特》、《黑客帝國》、《星際穿越》、《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或迪士尼文化能被各種異域文化所接受,也是因為其內在價值觀的展現已不完全只具美國特色、而更具世界眼光和情懷。再如韓國的《熔爐》或韓流文化、日本的《解憂雜貨店》或動漫文化、印度的《摔跤吧爸爸》或寶萊塢文化等等,也都更多思考展現著世界性話題,只是用各民族文化進行了特色呈現。中國的《紅高粱》、《霸王別姬》和西遊文化等的對外成功傳播,也是對這類共通價值的人文思考。因此,中國文化今後應當更多擔當世界責任、展現世界情懷,如果用中國文化的民族性體現出人類視角的《海豚灣》,或地球視角的《三體》之類,將有益於中國文化對於「世界文化」領導權的構建。

總之,中國文化對於「世界文化」領導權構建和引領,需要處理好文明文化的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係,在融合與引領的辯證統一中構建文化領導權。同時,還應當強調,中國文化之所以具備引領「世界文化」的先進性,乃在於當代中國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失去社會主義這個特質,帶有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糟粕的文化就難以具備戰勝資本主義「世界文化」的先進性,難以打贏葛蘭西所說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領導權原則之間的「陣地戰」,也難以構建對「世界文化」的領導權。因此,只有堅持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展現中國文化的世界情懷,在未來人類社會「世界文化」塑造中,才能引起其他文化讚歎學習的興趣,這是在其中構建「世界文化」領導權的基礎。

(孫應帥,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論壇網特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大陸軍演強打「台獨」 港媒:鎖定賴清德 警告蔡英文
後悔驅逐外交官?義大利德國坐不住了:我們需要俄羅斯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