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孩子臉上長白斑,真的是「蛔蟲斑」、「汗斑」嗎?
隨著炎熱的夏季來臨,最近帶著孩子來皮膚科門診諮詢「孩子臉上白色斑疹」的特別多,孩子臉上這是什麼?是不是病?要緊嗎?很多家長誤以為是蛔蟲斑、汗斑,同時也怕是白癜風、白化症、貧血痣等。其實大多數是白色糠疹。
1、什麼是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又叫單純糠疹,是一種多發的橢圓形附有鱗屑的扁平的色素減退斑,好發於兒童面部,上臂的身側以及軀幹上部。主要見於3-16歲的兒童,近40%的孩子曾患此病。
2、白色糠疹長啥樣?
剛開始時顏色稍微偏淡粉色,皮損不癢,一般很難察覺,過段時間後顏色會越變越淺,最後變得比皮膚還白,就比較明顯,很容易察覺了。
如果孩子皮膚原本就很白,爸媽眼神再散一點就會很難發現,不過「白斑」處的皮膚比較乾燥,摸上去會有少許灰白色細小的皮屑。
白色糠疹一般好發於臉部,個別孩子的脖子、後背、手臂等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會出現,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3、「白色糠疹」是我們說的「蟲斑」「汗斑」嗎?
白色糠疹並不是什麼「蟲斑」!很多家長錯把白色糠疹誤認為是「蟲斑」,只要臉上長白色斑塊或指甲上長白點,都認定是肚裡有蟲子。但發現服用驅蟲葯之後,沒有見到效果。
而事實上,現代醫學早就證明:白色糠疹跟肚裡有寄生蟲沒有任何關聯,而且肚子里有或者沒有寄生蟲是不可能反映到臉上的。
所以,「蟲斑」的說法一直以來都是民間杜撰出來的,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希望「蟲斑」的謠言能止於我們80、90後的爸媽。
花斑糠疹又稱汗斑,是馬拉色菌侵犯表皮角質層引起的表淺感染。皮損初起為以毛孔為中心、境界清楚的點狀斑疹,漸增大至指甲蓋大小,圓形或類圓形,表面覆以糠皮狀鱗屑。一般無知覺癥狀,偶爾輕癢。
4、寶寶為啥會得白色糠疹?
關於白色糠疹的病因,實話實說,目前醫學界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研究結論,不過目前有這幾種病因說:
① 皮膚乾燥
② 皮炎濕疹
③ 營養代謝
④ 缺維生素
⑤ 過度風吹日晒
⑥ 經常用鹼性肥皂
⑦ 病毒、真菌、鏈球菌感染
另外,白色糠疹的發病還有一定的季節性,多在春天起病,夏秋後消退。
5、白色糠疹的護理
平時一定要注意臉部的清潔,不要用鹼性太強的肥皂洗臉和洗澡。
每次洗臉後及時塗抹面霜,保持皮膚的滋潤,尤其是乾性皮膚的孩子。
夏天一定要做好防晒,不要讓孩子在烈日下長時間暴晒,因為白色糠疹在炎熱的夏天很可能會加重。
如果孩子總是抓撓臉上的白斑,可以用5%硫磺軟膏或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塗抹患處。
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B族維生素,以防皮膚乾燥。
6、家長簡單的鑒別
白癜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病,以青壯年多見。部分患者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春末夏初加重。好發於暴露及摩擦部位,比如顏面、頸部、手背、前臂、口唇、龜頭等。
貧血痣:一般單側分布或局限某一部分出生後或不久發生;以後很少繼續擴大。色澤為色素減退而不是色素脫水,用力摩擦或加熱後,局部不發紅,而周圍正常皮膚變紅,用玻片壓診後,皮損邊緣更模糊不清。
白化症:遺傳性疾病,全身皮膚和毛髮色素脫失。
斑駁病:圖案狀白皮病,初生即有不規則形狀的白斑,最常見額頭。
無色素性痣:局限性色素減退斑,單側性或列序性分布,主要見於軀幹上部及上肢。
若寶寶臉上也有類似的白斑,仍不懂的鑒別,可以就皮膚科就診,若是白色糠疹,會慢慢消失的。


※兒保醫生講解,如何鍛煉寶寶的運動技能,讓寶寶更聰明!
※產後全身疼痛,補氣血,知道這些輕鬆緩解!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