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子良將每人都有成語,你了解幾個呢?

五子良將每人都有成語,你了解幾個呢?

原標題:五子良將每人都有成語,你了解幾個呢?



提起三國時期的名將,你首先會想起誰呢?把範圍壓縮到魏國,是不是第一反應就是五子良將?于禁、張遼、樂進、徐晃、張郃,這幾位是曹操時期最優秀的外姓將領了。

寫在前面,有些人沒有在《三國志》中列傳,但不代表他們不出眾,比如魏國的韓浩、史渙,常年隨著曹操征討,只是事迹略少。回歸正題,上次寫典故沒有樂進、于禁,這次寫成語每人都有份。

彼眾我寡

張遼最耀眼的就是合肥一役,領了孫權十萬大軍的經驗包,曹操對此讚嘆不已,孫權則被打出了心理陰影,完全不想再面對張遼。孫盛評價此役的時候,分析了一下形勢,張遼、樂進、李典是以少敵多,孫權號稱10萬人,張遼這邊就7000人。


因此,孫盛特地為曹操的部署點贊,能人盡其用。不過在曹操時期,外姓將領的兵權基本都要受曹氏宗族節制。「彼眾我寡」與「敵眾我寡」相近,用來形容對方勢眾,我方力薄。

無堅不陷

雖然樂進的記載很短,戰績是各種先登、斬將,但還是找了個成語出來。曹操為他們請功時,點名誇讚了樂進、于禁、張遼3人,這三位作戰風格相近,都喜歡衝鋒陷陣,看起來沒什麼他們攻不陷的敵陣。


順便提一句,光列戰績真的翻不出什麼成語來,倒是奏章裡邊出現的頻率比較高,到底是書面語言。「無堅不陷」用來形容力量非常強。

形容憔悴

于禁堪稱是曹營的外姓第一將,只是兵敗投降這事害他晚節不保。于禁這後半輩子過得也很痛苦,他投降了關羽,在蜀國屁股還沒做熱,就碰上呂蒙奇襲荊州,又成了吳國的戰利品,還要受虞翻嘲諷。不過曹丕稱帝時,孫權像魏國稱臣了,于禁也趁此機會重歸故土。


曹操當年就對於禁的行為很不滿意,曹丕更是調皮,已經鬚髮皆白、精神萎靡的于禁,還要看圖重溫不堪回首的往事,抑鬱而終。「形容憔悴」表示精神萎靡、瘦弱無力的樣子。

出言不遜

五子良將里只有樂進、于禁,是從軍中小卒摸爬滾打上來的。其餘幾位都是降將,張郃早年追隨的是袁紹,只是在官渡之戰時期不小心提了個正確意見,被郭圖污衊「張郃不僅兵敗得快,還說粗話!」就這樣,曹操迎來了他的「韓信」。


不過裴松之給了另外一個版本:張郃先投降,才導致袁紹軍隊崩潰。「出言不遜」用來形容某人說話粗暴無禮。

被堅執銳


依然是張郃,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是張郃迅速擊潰了馬謖,使得諸葛亮的戰略無從施展,第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夷陵一役蜀國損失了太多人才,要不然街亭守將還有更好的人選,比如馬良、黃權,論資排輩也輪不到馬謖。


張郃在這一役表現得這麼優秀,也受到了曹叡的表彰「將軍身著戰甲、手持武器,攻無不克,我很滿意,加點封邑好了。」「被堅執銳」用來形容全副武裝的樣子。

長驅徑入

五子一個都不能少,輪到徐晃了,他的成名之戰就是解樊城之圍,將如日中天的關羽拉下了神壇,帶著12營新兵步步為營,還用了聲東擊西,這兩位確實很有「周亞夫之風」。隨後能追著關羽深入敵營,那就是徐晃膽略過人了。「長驅徑入」與「長驅直入」意思相近,表示長距離行進,快速行進的軍隊來勢洶洶,形容不可阻擋。


雨露均沾,一個都不能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秉筆春秋呂書生 的精彩文章:

孔融:我4歲就會讓梨,你小時候做過什麼呢?
諸葛瞻:我是諸葛亮之子,不是諸葛亮

TAG:秉筆春秋呂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