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古代復活節島居民用繩子將12噸重的石帽戴在石像上

古代復活節島居民用繩子將12噸重的石帽戴在石像上

最新分析表明,古代復活島島民使用坡道和繩索驅動的滑輪系統將石帽戴在復活島石像的頭上。

「圍繞著該島的諸多問題中,有兩個問題一直很突出:過去的人們是如何移動如此大的石像的,還有他們是如何把這麼大的石帽——「普考」(pukao)戴到石像頭上的?」賓厄姆頓大學人類學教授卡爾·利波(Carl Lipo)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

從前的科學家們想像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比如用木製的斜坡,再將一堆石頭疊羅漢,最後把石帽放到石像上面。但最新分析旨在縮小可能性,將那些與考古數據最匹配的可能性排除出去。

利波說:「據了解,那些人利用的是最基本的物理原理,通過步行推石像,這是種優雅且有效的方式。我們的研究旨在解決帽子問題。這些重達12噸,由紅色火山渣製成的石帽是在一個單獨的採石場雕刻而成的,然後被運到島上,再通過不知名的方法放到石像上。」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生西恩·希克森(Sean Hixon)說:「運送方式的不同使得「普考」形態豐富多彩。拉帕努伊人極有可能是將石帽從採石場滾到石像底部,再用套拉索將「普考」卷到坡道上。」

利波說:「用套拉索時,人們先在普考的圓筒上包一根繩子,然後再從平台頂部把繩子拉出來,這樣減少了將石像卷到坡道上所需的工作。就像運送石像的套拉索一樣,簡單又優雅,且耗費資源和精力最少。」

這些發表在「考古科學雜誌」上的最新發現為拉帕努伊人的創造力提供了更多的證據。

歷史上的學者們認為,拉帕努伊人魯莽而不理性,並將此歸咎於資源濫用。但較新的研究表明,儘管自然資源有限,但復活島的居民實際上適應能力較強,且熱愛和平,也有較強的能力維持同時來自海洋和陸地的可持續食物系統。

「這些人深諳此道……聰明地利用手頭資源,將資源效果最大化,並使之長期穩定。」研究員卡爾·利波(Carl Lipo)說。

古代復活節島居民用繩子將12噸重的石帽戴在石像上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研究表明我國共有傳統代茶飲植物759種
肥胖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 如何保持健康體重?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