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造船專家武大教授郭霖

民國造船專家武大教授郭霖

原標題:民國造船專家武大教授郭霖


這是1937年12月20日武漢大學教授郭霖撰寫設計的《輕快水雷艇計畫書》原稿。當時,鑒於日軍不斷增兵中國的情況,他設計了這套在海上阻擊日軍的水上武器。但由於政府無能、海軍怠慢,此事擱淺。武漢淪陷前夕,國民政府才派人來商量製造輕快水雷艇一事,但此時工廠已開始內遷,已經沒有生產輕快水雷艇的工廠了。此事讓郭霖教授遺憾終生。


郭霖手稿之一



郭霖手稿之二


說到郭霖,不得不先說1929年9月23日,他在國立武漢大學開學典禮會上的那次演講。他的演講聲情並茂,打動了無數莘莘學子,使他們熱情奔放的投入到了發展中國工業、振興中華民族的洪流之中。

郭霖的那篇演講不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在此全文載錄:


諸君:


剛才許多教授都講得很清楚,別的話也無須我再贅說,只是我還想講一講中國工業的前途。


就現狀論,中國工業界本呈一種黑暗的景象,但是從今天起,中國工業界卻又添了一線曙光。這一線的曙光,就是武漢大學新添的工學院。安知這一線的曙光將來不發揚光大變成一種熊熊烈烈的日光,照得大地通明咧!若果如此,那麼這種光的「發光體」是誰呢?不消說,其中的一部分就是我們「武大」同學。明顯一點說,就是我唯願「武大」同學,人人都變成一個「發光體」。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現在這種發光體還在播種時期,所以工業界的黑暗仍不稍減。不說別的,只說中國的建設。現在許多黨國要人,總是苦口婆心地說要建設;做下層工作的人,也大聲疾呼地說從事建設。但是,一直到於今,建設在哪裡咧?幾乎可以說「等於零」!這是什麼緣故呢?未必是當局無建設的誠意嗎?我想這決不然。我以為,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工業界的人才太少。換句話說,就是上面所說的那種「發光體」太少!因其如此,所以不得不借用外人。例如聘請美國顧問、德國工程師等等,這也可以說是「借光」。只是我們不能常常借人家的光啊!若是天長地久的借別人的光,中國也就不能天長地久了!所以我們還是自己來造這種「發光體」的好。那麼,此次武漢大學添設工學院,就是自造這種發光體的。所以,我希望工學院的同學,從今天起,就拿出決心來,以將來的發光體自期!

但是,這也不限定工學院的同學,別的院也是一樣。譬如文學院同學,可以開發民智,在國人思想上作一種建設事業的領導。法學院的同學,更不必說了,他們可以借法律的勢力來扶助中國工業的發展,即如關稅及條約等問題,對於一國工業之發展,是有絕大效力的!理學院的同學,尤其不必說了,他們在科學上,可以扶助中國工業之進步;中國工業落後,實由科學落後而起。這樣說來,豈不人人都可以做中國工業的發光體,把一個黑暗的工業界照成一片琉璃世界嗎?到那時,不但中國工業界有無限的光明;凡是我們做中國人的,覺得與外國比較,不致相形見絀,也實在有無尚的光榮呢!


郭霖教授的講話得到了同學們久經不息的掌聲。此後,這篇演講稿以《武漢大學工學院要成為發光體》為題發表在當年《國立武漢大學周刊》第30期雜誌上。


郭霖的這篇演講稿,至今讀起依然還有那種鼓動人心地感召力和閱讀上審美感。可以說它既是一篇精美的散文,又是一篇向知識精英界呼籲發展中國工業的宣言書。它告誡人們最重要的一點是,國家的強盛,離不開工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自主創新,離不開高端人才的培養。


一個工科教授為什麼有這樣好的文筆。其實,郭霖從小就飽讀詩書,能滿腹經綸的談論古今。他不僅文章寫得好,書法也是一絕。他的書法剛勁有力,在學習晚清著名書法家張裕釗體的基礎上又有自己的風格和筆調。擅長詩詞和書法,這在學工程的專業人士中是鳳毛麟角的。


郭霖肖像


郭霖, 1894年11月17日出生在當陽壩陵長嶺郭家畈。青少年時代正處於清朝末年,眼前見到的是中國社會的千瘡百孔,中國經濟的積弱極貧,西方列強用輪船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大肆掠奪中國的財富。孩童時,郭霖就萌發了一種造大船就能強國的思想。因此,學習十分上進。父親郭鴻建是清朝秀才,父親深厚的古文基礎對郭霖影響較大,且隨父學得一手好書法。18歲那年,郭霖走出大山,到縣城新制高級小學讀了一年半後考入湖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每科成績都是名列前茅。23歲考入國立唐山工學院(即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在學校讀書時歷經那場中國人民徹底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五四」運動的冼禮,也進一步加深了郭霖的愛國主義思想,他立志工業救國。


1921年,27歲的郭霖以優異成績獲取湖北官費留學資格,考入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攻讀機械造船專業,在學校讀書時獲8國留學生數學競賽考試第一名。1924年,獲海軍建築學士學位,後入該校研究院任潛艇研究員。畢業後,受聘英國維克斯造船公司,任造船工程師。


英國當時是世界工業強國,集聚著世界各國的工業人才。在機械造船工程方面有所成就的郭霖,本可以有更好地發展前景,但他為實現其工業救國,使祖國早日擺脫貧窮落後境況的夙願,毅然辭去英國的職務,回到祖國,任福建馬尾造船廠、上海江南造船廠機械設計師,主持輪機設計。

也就是因為有這段經歷,1929年,武漢大學組建工學院,校長王世傑(王雪艇)聘任郭霖到武漢大學工學院當教授,也就有了郭霖教授在國立武漢大學開學典禮上鏗鏘有力的演講。



武漢大學十八棟中郭霖居住過的房子


王世傑校長是一位頗具創新精神的人物,他為了把優秀人才吸引到武漢大學任教,在校園內修建了十八棟別墅樓,被後人稱之為「築巢引鳳」工程。郭霖被王世傑校長以造船專家身份邀請到武漢大學任教,和李四光、蘇雪林、楊端六、熊國藻、葛揚煥、劉博平、桂質廷等一代名師一樣都曾住進過十八棟別墅樓。「十八棟」的第五號樓,就是郭霖曾經住過的地方。


1933年,武漢大學設立了機械系,郭霖以充沛的精力,滿腔熱忱,協助工學院院長邵逸周,致力於機械系的籌建工作。由此,他成了工學院機械系的第一任主任。武漢大學工學院機械系,在1953年以其全部和電機系部分及其他學校組合,成立了華中工學院,此後,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工學院機械系建立之初,任務艱巨,郭霖夜以繼日地籌劃工學院的建築工程和實驗室的籌建。同時,一面參考英、美各著名大學的工程設置情況,制定課程計劃;一面四處求賢,延聘教師,充實教師陣容,先後聘請了薩木忻、孫雲霄、笪遠綸、譚聲乙、白郁筠等知名教授來系任教。同時進一步充實材料、實驗室及實習工廠的設備。增設蒸汽透平發電廠,還與譚聲乙老師一起建立熱工實驗室。郭霖為機械系的建立,嘔心瀝血,歷盡艱辛。通過他帶領全系教師通力合作,機械系的設施日趨完善,為武漢大學機械工程系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抗戰爆發後的第二年,武漢大學決定西遷四川樂山,郭霖任遷校委員會委員,他和楊端六等人先期到達樂山。他負責房屋校舍的維修管理,在很短時間內,通過當地士紳和哥老會便完成修繕工作,在原定的時間內學校提前開課。他書寫的校名「國立武漢大學嘉定分部」,校牌懸掛文廟校本部門前。



郭霖書寫的「國立武漢大學嘉定分部」校牌掛在樂山文廟校舍


郭霖教授治學態度嚴謹,要求學生理論聯繫實際,他說工科學生如果沒有動手能力,那將是可怕的事。他在學校建立了一流的實驗室和實習工廠。他講授的材料力學課是工學院的「霸王課」,課程他講得新穎,既有實用性,又有前瞻性,成為了工學院熱門專業。為此,被教育部批准為部聘教授。他曾主講機械工程設計、材料力學、船用機械、航空工程、應用力學、材料試驗、汽機設計、機車工程、圖解靜力學、工廠實習、機械畫、飛機工程、飛機學、機械原理等14門課程,很多教材都他自己編寫;還兼任《工科季刊》編委會主任,以及建築設備、《理科季刊》、圖書、儀器、出版、公共經濟、免費及公費學額、研究生論文及工作審查等委員會委員。


郭霖在繁忙的教學中,作了許多設計工作。1936年應湖北省建設廳邀請設計製造的「建陽輪」,行駛在漢口與武昌之間,是當時公認為設計最好的一艘渡輪。該輪航速較快,美觀大方,乘坐舒適、安全,燃料耗費量較低。新中國成立後,這艘渡輪仍在武漢江面上行駛了一段時間。1937年抗戰初期,郭霖教授將全部積蓄1800餘銀元,捐獻給前線抗戰將士,並親自設計鋼盔壓機趕製鋼盔,供前方使用。學校遷樂山初期,他親自設計學校大禮堂、合班教室和部分學生宿舍。當時樂山建築材料奇缺,他大膽利用木結構,建造了大跨距的木質桁架的大禮堂和合班教室,同學們上課感到比在武漢珞珈山的校舍更通暢,視線效果更好,老師和同學們無不稱讚。在四川,他還參與了樂西公路的修建。1938年8月,國際通道滇緬公路全線通車,但進入四川特別是戰時陪都重慶的物資要繞道貴州,因此,修建樂西公路可以作為四川通往緬甸國際公路的一條最直接的通道。如果重慶一旦失守,當時的國民政府將遷都西昌。所以,政府下死命令,必須在1940年內完工,否則以貽誤軍機論處。郭霖在百忙中為這項工程設計了大渡河汽車渡船,受到了軍方的好評。


郭霖撰寫很多論文,發表在報刊上的有《潛行艇》、《巡岸艇與國防》、《建陽輪及其主機設計概要》等。


在四川樂山時,郭霖教授還參與了樂山大逮捕營救工作。1940年3月,中共樂山中心縣委領導普益經緯公司工人罷工, 震動了國民黨樂山縣,也驚動了國民政府經濟部。罷工鬥爭的結果是, 普益經緯公司同意工人提出的復工條件,罷工勝利。但領導罷工運動的部分中共黨員(裡面也有中共武漢大學特別支部的黨員)在此活動中暴露身份。事後,國民黨特務機關在樂山城區進行大逮捕,中心縣委宣傳委員及武漢大學中的部分共產黨員、進步學生、愛國人士共 30 餘人被捕入獄。郭霖教授受學校委託出面, 組織教授們聯名向國民黨質問:愛國何罪?抗日救亡何罪?要求立即釋放無辜被逮捕的學生。在社會各界的聲援下國民黨特務機關被迫釋放了武大學生和其他人員。


郭霖教授一生,熱愛祖國,勤奮學習,專心於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為振興工業、富強祖國而奮鬥一生。由於長期勞累,生活清苦,終致積勞成疾。因患黃疸性肝硬化,於1942年2月20日夜,逝世於四川樂山。


郭霖教授逝世後,武漢大學校方及校友為郭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校長王星拱親自主持。1946年,郭霖教授靈樞由其子郭玉驊運回家鄉,安葬於當陽長坂坡上。


作者單位/圖片來源:當陽市檔案局(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檔 的精彩文章:

來自民國的身份證
【民國剪影】沙市打包廠

TAG:讀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