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雄兒女相思淚,將軍白髮憂樂心,「天下第一宰相」歷代皆服

英雄兒女相思淚,將軍白髮憂樂心,「天下第一宰相」歷代皆服

洞庭湖畔,岳陽樓上,黃蓉與郭靖飲酒觀景,唱了兩首范仲淹的詞——

(郭靖)說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大英雄大豪傑固當如此胸懷!」

黃蓉笑道:「這樣的人固然是好,可是天下憂患多安樂少,他不是一輩子樂不成了么?我可不幹。」郭靖微微一笑,黃蓉又道:「靖哥哥,我不理天下憂不憂、樂不樂,若是你不在我身邊,我是永遠不會快樂的。」說到後來,聲音低沉下去,愀然蹙眉,郭靖知她想到了兩人終身之事,無可勸慰,垂首不語。

黃蓉忽然抬起頭來笑道:「算了罷,反正是這麼一回子事,范仲淹做過一首《剔銀燈》詞,你聽人唱過么?」郭靖道:「我自然沒聽過,你說給我聽。」黃蓉道:「這首詩的下半段是這樣:人世都無百歲,少痴騃,老成憔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跟著將詞意解說了一遍。郭靖道:「他勸人別把大好時光,盡用在求名、陞官、發財上面,那也說得很是。」黃蓉低聲吟道:「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郭靖望了她一眼,問道:「這也是范文正公的詞么?」黃蓉道:「是啊,大英雄大豪傑,也不是無情之人。」

岳陽樓俯臨洞庭,遙對君山,自古有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 之美稱,與黃鶴樓、滕王閣共為江南三大名樓。

岳陽樓的前身是三國東吳名將魯肅操練北軍的閱兵台,唐中書令張說在此建樓。和中國大多數的名樓一樣,岳陽樓在歷史上也是屢毀屢建,最出名的一次重建是北宋慶曆五年,滕子京謫守巴陵時。

倒不是滕子京多麼厲害,關鍵是他找對了人。

滕子京與范仲淹是同科錄取的進士,他在甘肅涇州做知州時,因擅自動用公款犒勞邊關將士,祭奠英烈,慰問家屬,而被貶至巴陵郡。任職期間,滕子京重修了岳陽樓,落成之日,他「痛飲一場,憑欄大慟十數聲」。

慶曆六年正月,范仲淹接到滕子京的來信,希望他能為重修的岳陽樓作記。信中說:「竊以天下郡國,非有山水環異者為勝,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可久,文字非出於雄才巨卿者不為著。」

范仲淹欣然應邀作了《岳陽樓記》,隨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廣為流傳,岳陽樓名揚天下名垂千古。

岳陽樓上歷朝歷代題聯眾多,多圍繞著 「憂樂」二字展開,其中以陳大綱題聯流傳最廣,聯曰: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何子貞撰過一副102字長聯,把岳陽樓的地理人文說得詳詳細細: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何子貞聯中「呂純陽三過必醉」用的是那位被狗咬的神仙呂洞賓的故事,傳說他曾三醉岳陽樓,還題了首《絕句》:「朝游南海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三上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後來有人根據此故事又題了一聯曰:

呂道人,太無聊,八百里洞庭,飛過來,飛過去,一個神仙誰在眼

范秀才,亦多事,幾十年光景,什麼先,什麼後,萬家憂樂獨關心

這副聯倒是很合了黃蓉所唱《剔銀燈》的意思,文中只引了上半闕,全詞如下: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痴騃,老成憔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郭黃二人把酒岳陽樓,放眼浩浩蕩蕩,一碧萬頃,四周群山環列拱屹,縹緲嶸崢,巍乎大觀,比之太湖煙波又是另一番光景。

湘菜甚辣,碗極大、筷極長,亦頗有一番豪氣。郭靖聽黃蓉解讀四壁題詠,默誦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千古名句,不禁心馳神往、油然起敬。

黃蓉口中雖說「我不理天下憂不憂、樂不樂」,後來卻和郭靖死守襄陽數十年,終與城共存亡。國難當頭,英雄兒女個人的憂樂早放到了一邊。

在岳陽樓頭,黃蓉給郭靖講了些范仲淹的事迹,從他幼年家貧,父親早死、母親改嫁等種種苦況,一直講到富貴後儉樸異常,處處為百姓著想,以及寫作《岳陽樓記》的故事,然後感嘆說:「做這篇文章的范文正公,當年威震西夏,文才武略,可說得上並世無雙。」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西夏趙元昊稱帝後,馬上派遣使臣送反書給北宋朝廷,同時加緊了對大宋邊境的侵擾。這時東北的契丹人也鬧得厲害,獅子大開口,向大宋索取晉陽及瓦橋關以南十縣土地。康定元年(1040),仁宗命韓琦、范仲淹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負責抵禦西夏入侵,這一年范仲淹52歲。

范仲淹在陜西衛邊多年,西夏兵不敢犯境,謂其胸中自有數萬甲兵,時有謠曰:「軍中有一韓(琦),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黃蓉最後吟的那句「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是范仲淹《蘇幕遮》中的名句,全篇如下: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碧雲天,黃葉地」是范仲淹的名句,王實甫《西廂記》中也有段「碧雲天,黃葉地」的唱詞:「碧雲天,黃葉地,西風緊,北燕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這句子極夠味,清人梁廷楠《曲話》云:「世傳實甫作西廂,至『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構想甚苦,思竭撲地,遂死。」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與「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皆凄婉無比之句,無怪黃蓉感嘆「大英雄大豪傑,也不是無情之人」。 范仲淹還有首《御街行》詞,清人許昂霄《詞綜偶評》評曰「鐵石心腸人亦作此銷魂語」: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捲簾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誰沒有傷心往事?哪個沒有溫柔時光,不曾道過銷魂語?英雄又何嘗皆鐵石心腸。今存范仲淹詞不過五首,多有「愁腸」二字,即便是在邊境軍營中創作的《漁家傲》,亦言「將軍白夫征夫淚」,彭孫遹《金粟詞話》稱此句「蒼涼悲壯,慷慨生哀」,可謂是最佳的點評。

范仲淹這首《漁家傲》全詞如下: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在軍中,范仲淹以「塞下秋來風景異」為起句寫了多首《漁家傲》,只有我們上面看到的這首傳於後世。宋人魏泰在《東軒筆錄》中記述了歐陽修對范仲淹這些詞的評論:

范文正公守邊日,作《漁家傲》樂歌數闕,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歐陽公嘗呼之為窮塞主之詞。及王尚書素出守平涼,文忠公亦作《漁家傲》一詞以送之,其斷單曰:「戰勝歸來飛捷奏,傾賀酒,玉階遙獻南山壽。」謂顧王曰:「此真元帥之事也。

歐陽修認為像范仲淹這樣一位統領千軍萬馬,身負一方安危的軍中主帥,實在不應該寫這種苦啊愁啊的小詞,讀了動搖軍心、降低士氣。

統率千軍的元帥歐陽修這輩子沒當過,沒法給范仲淹提意見,但自認填詞是一把好手,為了讓范仲淹知道元帥的詞應該什麼樣,歐陽修特意寫了首《漁家傲》詞給他做參考樣本。

從魏泰記錄下來的這兩句來看,歐陽修認為捷報頻飛、百戰百勝、美酒慶功,這才是「真元帥之事」,他顯然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將帥也是人,而不是做戰機器。

雖然生逢亂世,但范仲淹不是一個戰爭狂,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他盡職盡責的衛疆戍邊。而在內心深處,他多麼希望能夠國富民強,大家都能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

沙場血流成河的慘烈、塞下蕭瑟悲涼的秋景、無數披甲不眠的長夜、帳下思家淚落的士卒……隨便哪一點,都難免會觸動白髮將軍的心靈。

戰爭一向都不像文學、文藝作品中描繪的那麼慷慨激昂,戰場上的主色調是慘白和血紅,戰場外的延續是孤兒寡母、殘缺的家庭。范仲淹詞中寫的是思鄉,大背景實則是憂國。

郭靖贊范仲淹是大英雄大豪傑,這也是無數人對范仲淹的評價。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這是范仲淹評述漢代名士嚴子陵的話,他自己死後更是贏得世代敬仰,被稱為「天下第一宰相」。

韓琦對他的評論是「大忠偉節,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於古人,後可師於來哲」;

朱熹說他是「天地間第一流人物」;

元好問感嘆「求之千百年間,蓋不一二見」;

高啟有詩:「有宋名臣誰第一?公為國家真輔翼。豐功茂烈何煌煌,信與日月爭輝赫。」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范仲淹不僅在當時就得到了人們的尊重,更堪稱是恩澤後世的典範。

明初洪武年間,蘇州人範文從任御史,因直言進諫下獄被判死刑。當刑部準備處斬範文從,報朱元璋最後進行死刑批閱定奪時,看到範文從的姓名籍貫,便親自提審他。

朱元璋問:「你莫非是范文正公後人?」 範文從答道:「臣是范文正公十三世孫。」

朱元璋聽了後沉吟片刻,命左右取帛五方,御筆大書「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賜於范從文,並下旨:「免你五次死罪!」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執法嚴酷,如此寬容「枉法」,僅此一次。

另一件事也是發生在明初。

一個叫范希榮的知識分子,因為老是科舉失利,家庭生活困難,就想先做點生意賺點錢維持生計。

想不到第一次與幾個商人一起用船運貨,途中就遇到了歹徒搶劫。

強盜們見范希榮風姿儀美,就問他:「你是一個秀才嗎?」范希榮回答說:「是,我是范文正公後代。」

歹徒們聽他這麼一說,馬上道歉,紛紛說:「原來是好人之後!」遂退去,對船中貨物不取分毫。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情詩經 的精彩文章:

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詩人的春天來了,美人不在身邊
只憑感覺,你讀讀這兩首詞是不是李白寫的

TAG:愛情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