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議「潛艇防空」發展之路

小議「潛艇防空」發展之路

與很多我們看來頗具進攻性與威脅性的武器一樣,作為海洋中潛伏的「獵手」——潛艇在給敵方的各類水面艦艇帶來了巨大威脅的同時,自身也是毫無疑問的脆弱,特別是一旦失去了複雜海洋背景的庇護後,這種脆弱性更是顯露無遺。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同為「獵手」的潛艇,還是前一秒還被當成「獵物」的水面艦艇,亦或者空中徘徊等待已久的反潛機,都能對其給予毀滅性的打擊。

前一秒還是獵手,下一秒可能就成了獵物,這就是潛艇

在這當中,作為「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的絕佳範例,擔當航空反潛力量核心的反潛機自然是扮演了滷水的角色。因此,自誕生的那日起,因為空潛之間那巨大的不對稱性,潛艇在面對來自空中的威脅的時候總是顯得那麼無力。不過俗話說得好:兔子急了也蹬鷹,在針對航空反潛的威脅時,潛艇並未甘當失去夢想的鹹魚,也都或多或少的嘗試過一些絕地反擊般的反制手段。

航空反潛力量長期以來都是潛艇最大的威脅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狼群戰術」指導下的德國U艇在一段時期內對盟軍的大西洋海上運輸線造成了極大的打擊與威脅。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伴隨著盟軍各類反潛手段特別是航空反潛力量的興起,德國U艇在執行反艦、破交等任務效率每況愈下的同時,自身的安全性也難得到有效的保障。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在一定程度上反制來自空中的「魚鷹」所帶來的威脅,德國人嘗試著將防空炮搬上了U艇,而這種經過防空強化的U艇也被稱為高射炮U艇(U-flak)。

U艇對防空能力的缺失,促成了U-flak的誕生

最先實施改裝的是包括在出航中被英國水上飛機或轟炸機所擊傷的U-256、U-441在內的四艘VIIC型U艇,她們在潛艇指揮塔上加裝了1門單管37mm高射炮與2門雙聯裝20mm高射炮的方式來強化防空能力,並通過目視與雷達告警接收機等手段配合對空觀察預警,此外德國人還考慮過在此基礎上加裝防空火箭炮的方案,不過並未付諸實施。改裝過的高射炮U艇於1943年中旬開始投入使用,然而在盟軍強大海空力量的壓迫下,這些U艇並未取得理想中的戰果,僅僅擊落了6架盟軍飛機。究其原因還是面對盟軍的各型反潛飛機時,單靠這些加裝的小口徑防空炮依舊顯得力不從心,最後的結果還是被迫下潛。因此直到戰爭結束,高射炮U艇也沒有得以批量進行改造。不過即使是如此,「U-flak」也算是開啟了潛艇防空的先河。

「高射U艇」(U-flak)的指揮塔,可見多門高射炮與雷達告警設備的組合

而到了冷戰時期,雖然潛艇在隱蔽性與生存能力上都相比之前有了非常巨大的提高,不過在面對航空反潛時略顯無力的狀況依舊沒有改變。因此,各國海軍為此也都或多或少的「腦洞」並付諸實施過過一些加強潛艇防空的方案。

得益於戰後各種防空手段與技術的發展,冷戰時期的潛艇不再需要防空炮這種效率低下的防空武器,而是選擇了無論是射程、命中率和體積都更具優勢的防空導彈。除了最為簡單的讓艇員使用單兵防空導彈這種方式以外,還有一些方案則是更進一步,採用了自動化程度更高的專用防空導彈發射裝置。

防空導彈尤其是小型防空導彈的出現,讓潛艇加裝防空武器的思路又活絡起來

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皇家海軍,他們為了加強潛艇的防空能力,曾經在一艘A級潛艇——P-427(後更名為SSG-72)「埃涅阿斯」號上安裝了一套以陸基「吹管」防空導彈為基礎設計的專用潛用防空導彈發射裝置用於測試。這套新型潛艇防空系統被命名為「SLAM」,「SLAM」的所採用的4聯裝發射裝置平時可以收納在潛艇指揮塔上的一個耐壓水密容器中,使用時可展開瞄準目標後發射。相比單兵防空導彈,「SLAM」在潛艇處於半潛通氣管狀態時也能使用,發射完畢後可以立即下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自己在使用防空武器進行反擊時的安全性。

安裝在SSG-72指揮塔中的「SLAM」發射器

除了英國的「SLAM」外,美國人也嘗試過開發自己的潛艇防空系統。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DARPA(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開始了「SIAM」(自行搜索防空導彈)計劃,以開發完全自主工作的防空導彈。1979年1月,福特航空公司獲得了製造和測試「SIAM」導彈的合同。「SIAM」的動力由一個直徑為4.5英寸(11.4CM)的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所提供,它配備了一個由主動雷達/紅外導引頭組成的複合制導系統。當導彈被部署在發射器上時,它可以自動搜索,跟蹤和鎖定目標。一旦鎖定目標,導彈就可以在沒有任何操作員輸入的情況下發射。

「SIAM」的靶試,準確的命中了一架QH-50無人靶機

當然,「SIAM」最主要的用途還是在潛用方面,因此「SIAM」也被稱為「SUBADS」(潛艇防空系統)。其使用具體方式為,當潛艇通過各種手段探知有敵方反潛飛機的接近時,就可以通過魚雷管將裝載了「SIAM」的運載器發射到水面,待導彈部署和展開完畢後將自動檢測並攻擊進入射程範圍內的各種飛行器,除了運載器發射的方式外,美國海軍還考慮過直接將其兼容在潛艇垂髮中的垂直發射方式。

在潛艇上也可以採用垂直發射方式的「SIAM/SUBADS」

很明顯,「SIAM/SUBADS」這種與分離式的部署和使用模式相比英國人的「SLAM」,在隱蔽性和生存性上又有了不小的提升,不過「SIAM/SUBADS」的主要問題在於,該導彈在海面上部署和展開後,單靠導彈自帶的導引頭,無論是在探測效率和作用距離上都有很大的不足,從而制約了其整體的作戰效能。因此,和「SLAM」一樣,「SIAM/SUBADS」都未在現役的各型潛艇上得以推廣使用。

接下來要講的是比較廣為人知的幾型潛射防空系統,即法國和德國聯合研製的「獨眼巨人」潛射導彈、德國和挪威研製的「海神」潛射導彈以及「IDAS」互動式潛空武器系統。實際上,這三套系統在具體使用方式和制導模式上基本上大同小異,這三套潛射導彈系統均採用了光學導引頭+光纖數據鏈的制導模式,通過魚雷管可以做到在水下發射。

德國和挪威研製「IDAS」互動式潛空武器系統)

我們從其制導方式可以看出,這些潛射導彈系統的使用方式類似光纖制導反坦克導彈,即通過光學導引頭搜索跟蹤,人工識別目標並使用光纖數據鏈進行「人在迴路中」的引導模式,這類「打坦克」式的引導方式雖然無法有效的攔截戰鬥機這類高機動目標,但是對機動性能一般反潛直升機的還是能產生比較大的威脅。

不過正所謂樣樣通樣樣松,這類拓展了多用途用途的潛射導彈系統,其主要以還是對地與小型水面目標的打擊為主,其防空性能相比用途專一的潛射防空導彈還還是有著明顯的差距。

多用途用途的潛射導彈系統,還是對地與小型水面目標的打擊為主

最後要提到的是當下綜合性能最強的一套潛射防空導彈系統,這套由DCNS(現改組為NG)和MBDA聯合開發的潛艇防空導彈系統被稱為「A3SM」,該系統在2012年的歐洲海事展覽被首次公開展出,可運用在DCNS所設計的各型核動力或常規動力潛艇上。

「A3SM」可運用在DCNS所設計的各型核動力或常規動力潛艇上

「A3SM」實際上分為兩個版本,即安裝容納在潛艇指揮塔中的桅杆版本與通過魚雷發射管發射的水下發射版本。這其中,「A3SM」桅杆版本在安裝與使用方式上和前文提到的英國「SLAM」基本一致,使用專用了可伸縮的專用發射器,並收納在潛艇指揮塔的耐壓水密容器中。「A3SM」桅杆版本所採用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西北風」防空導彈,該導彈使用三聯裝發射器與用於搜索跟蹤的SAGEM紅外成像儀一同被安裝在耐壓水密容器中。使用時先通過紅外成像儀進行搜索與跟蹤,之後打開「西北風」導彈的導引頭,通電鎖定目標後發射,該系統最大射程6.5KM,最大速度達2.5馬赫,主要用於潛艇半潛通氣管狀態時使用,我們完全可以將其看做「SLAM」的發射後不用管的現代化版本,。

「A3SM」桅杆版本即「西北風」導彈的潛用版

而另一種通過魚雷發射管發射的水下發射版本,並使用了射程可達20KM的「米卡」導彈,這個系統是在艦載版的「米卡-VL」基礎上改進而來,並使用了類似AM39也就是潛射版「飛魚」的水下運載器(VSM)。潛射版「米卡」選用的是雙波段紅外成像導引頭,這主要考慮到反潛直升機與反潛直升機的多普勒效應特徵較低,使用紅外成像導引頭的對這類目標的檢測概率要明顯高於雷達導引頭,且這類反潛飛機在面對機動性極強的「米卡」時基本上沒有逃脫的機會,同時,該型導彈的矢量推進系統也有利於潛艇在使用水下運載器進行發射的情況下也能做到快速轉向和全向攻擊。

「A3SM」水下發射版本,是當前綜合水平最高的潛射防空導彈

在法國海軍集團與歐洲導彈集團看來,「A3SM」將改變反潛戰爭中的規則,極大的平衡空潛之間的不對稱性。雖然潛艇一般不會對執行敵方的反潛飛機進行先發制人的攻擊,但「A3SM」很明顯將極大的提升潛艇在面對反潛飛機時的底氣與籌碼。同時,以往可以在潛艇眼前為所欲為的航空反潛力量,現在也不得不考慮一下「A3SM」在潛艇上所帶來的威懾作用。

在DCNS與MBDA看來,「A3SM」將極大的平衡空潛之間的不對稱性

總而言之,自潛艇開始正視來自空中的威脅到現在,其防空手段也經歷了從落後的小口徑防空炮到先進防空導彈這個過程,相應的對空防禦範圍與防空效率也有了很大提升。這其中,雖然很多方案和想法只是用於驗證而最後並未付諸實施。但是這也體現了在潛艇的發展歷程中,作為空潛對決中極為弱勢一方的潛艇始終未放棄儘可能平衡這種不對稱性的努力。正所謂兔子急了也蹬鷹,如果沒有有效的反擊手段,潛艇將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儘管很多情況下,潛艇的作戰模式必須保證不暴露自己作為第一要務,但是在特定條件下,潛用防空系統還是會很明顯的提高潛艇作戰時的靈活性與可選擇性。從這方面看,潛艇強化防空這條道路無論是現在亦或者未來都是頗具戰術意義的。

還請有心人點擊一下文末的廣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外艦聞 的精彩文章:

十年神話——「夏伯陽」級導彈巡洋艦探疑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正式開始現代化升級

TAG:中外艦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