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地球前景不妙,火星等地外行星能成為備用地球嗎?

如果地球前景不妙,火星等地外行星能成為備用地球嗎?

如果地球前景不妙,火星或其它地外行星能成為「地球2.0」嗎?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SpaceX公司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有一個願景:早日將人類送上火星。今年獵鷹重型火箭成功發射、並將一台特斯拉送上太空時,世界已經為之驚嘆不已。而與他計劃用來開展火星探索的火箭相比,獵鷹重型卻又顯得小巫見大巫了。

雖說抵達火星本就是一個重要目標,但開展這一壯舉還有另一條難以抗拒的原因。科幻作品中關於人類固守地球的反烏托邦未來的描述比比皆是。比如想像小行星撞地球的《天地大衝撞》、《世界末日》,講述機器人戰爭的電視劇《太空堡壘卡拉狄加》和《終結者》系列電影,描述醫學和人口過多問題的電影《人類之子》和《極樂世界》,此外還有諸多描繪自然或人為災難的電影。

科幻作品激勵了第一批火箭先驅者開展地外探索。在20世紀早期推動液體火箭發展的羅伯特·戈達德(Robert Goddard)顯然就是科幻愛好者,因為他自己也寫了一些科幻小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阿波羅登月系列火箭設計師沃納·馮·布勞恩(Wernher von Braun)從童年時期便熱愛閱讀科幻小說,50年代還和迪士尼共同創作過關於航天飛行的科普電影。

而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太陽系,就能明白我們為何要借鑒科幻小說、多多關心地球的未來。不僅科學家需要這樣做,所有人都理當如此。月球、火星、以及許多沒有大氣的衛星上都布滿了隕石坑,這些都是過去數十億年間、由太空隕石和其它小型天體留下的痕迹。

可別以為地球有厚厚的大氣層就能高枕無憂了,恐龍的遭遇就是個例子。約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至15公里的大型小行星或彗星撞上了地球,造成了恐龍的滅絕。車爾亞賓斯克事件也剛剛過去五年多而已:一顆直徑17米的隕石在俄羅斯上空爆炸,造成多人受傷和房屋受損。

NASA倒是開展了積極的小行星搜尋項目,並制定了一些應對小行星威脅的計劃,但光準備應付這些入侵者還遠遠不夠。地球還面臨著另一個更可怕、且無法避免的威脅。再過四五十億年,太陽在耗盡所有氫元素、開始進行氦聚變之後,便會膨脹為紅巨星,逐步吞噬水星與金星,漸漸逼近地球。到時地球將被烤成焦炭,要麼被拋出地球軌道,要麼被太陽吞入腹中。無論是哪種情況,對地球上的人類和生命而言都不是個好消息。

飛往火星

在科幻小說中,火星是逃離地球後的理想去處。這一開始是因為人們認為火星上也許生活著類似人類的物種。1877年,義大利天文學家喬瓦尼·夏亞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報告稱,在火星表面觀察到了「水道」,但沒說它們是天然形成的還是人造的。不過,美國科普作家帕西瓦爾·羅威爾(Percival Lowell)在20世紀初做了進一步研究,為水道的存在提出了一些解釋。他認為,這些水道也許是火星人為緩解乾旱而修建的排水裝置。(這些「水道」(或譯為「運河」)後被解釋為望遠鏡造成的視錯覺,因為火星探測任務發現火星表面並無這些結構。)

這一奇想對該時期的科幻小說造成了巨大影響。如1898年由H·G·威爾斯所著的《世界大戰》一書,描寫了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該作品曾在1938年被美國改編為廣播劇,並在2005年拍攝為電影,由湯姆·克魯斯出演。)埃德加·賴斯·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於1912年出版了《火星公主》一書,此後又創作了一系列火星相關作品(他將火星叫做Barsoom),書中幻想了多種火星生物。

人類探索促進團體「火星協會」(The Mars Society)創始人羅伯特·祖布林(Robert Zubrin)表示,火星總有一天會像科幻作者想像的那樣、成為一顆有人居住的星球。有許多作品描繪過這樣的未來,2015年馬特·達蒙出演的《火星救援》和1990年施瓦辛格拍攝的《全面回憶》就是兩個例子。

但為什麼科幻作品中的太空探索似乎比實際容易得多呢?祖布林指出,這部分程度上與我們的心態有關。

「距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已經過去了五百年,但大多數人還將地球稱作『世界』,將頭頂上的部分稱作『天空』,仍然持有這類地心說觀念。」祖布林指出,地球只是太空中的一部分,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意識到這一點。

祖布林稱,我們通過近地軌道和月球到達火星的途徑是一種逐步推進的思路,就像讓一支遠征隊走一百多公里就停下來、然後等下一支遠征隊多走一點一樣,進展過於緩慢。

「如果有人問你『太空有什麼重要的?』,這就好像某個小村子裡的人問『世界上其它地方有什麼重要的?』一樣,這種問題本身就莫名其妙。」祖布林表示。因此他大力提倡人類到其它星球尋找地球上沒有的資源、知識、或庇身之處。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對火星保持關注,因為這是我們借當今科技最可能抵達的星球。

「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決定邁出這一步。這正是伊隆·馬斯克即將開始的壯舉。」祖布林說道,「NASA當然也有人想這麼做,但作為一個機構,它一直在拖自己的後腿,讓政府有充足的借口拒絕他們迎接這一挑戰。」

搬到火星——或者其它星球?

祖布林在1991年發表過一篇名為《直達火星》(Mars Direct)的論文,且之後一直在豐富這一想法。他建議採用直飛火星的方式,盡量不在軌道上重新組裝宇宙飛船。採用現有的推進系統,宇宙飛船可在六個月內抵達火星,相當於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上一次所待的標準時長。

頭幾次任務將把旅行者們需要的大部分食物和水等生活供給送往火星,同時也會帶去一些生存裝置,如溫室和居住設施等,使後續任務能夠更加「自給自足」。(祖布林指出,早期火星探索者的食物將以帶去的肉為主,未來的探索者則將受資源所限、食用更多蔬菜。)他表示,「火星協會」設立的「火星沙漠研究站」和「閃線(Flashline)火星北極研究站」正是為預測真實的火星家園而設計的。

返回地球的宇宙飛船將以由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的甲烷和氧氣作為推進劑。祖布林稱這是成本最低的推進劑組合,不過純氫氧組合的排氣速度更高。

但火星存在一大問題:它和地球的區別有點大。誠然,人們也許可以借技術應付各類風險,可以勉強存活。火星上的日夜長短也和地球差不多。但火星引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空氣也不可用於呼吸。就算火星存在地表水,數量也極為稀少。月球上情況更糟,引力僅為地球的六分之一,一天的時間更長,並且根本沒有空氣。

「這些地方並非一定要大規模移居不可。」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國家大氣與空間博物館的退休館長羅傑·勞尼厄斯(Roger Launius)表示。他預言,等到本世紀末,人類也許已經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了類似於如今南極科考站的研究所。

但要想真正為人類找到新家園,我們還要追尋《太空堡壘卡拉狄加》的腳步,尋找另一個地球。否則,出生在月球和火星上的孩子將從小生活在低重力環境中。勞尼厄斯指出,由於人類身體是專為地球設計的,這也許會對他們的發育造成意外影響。

但抵達其它可能有「地球二號」的恆星可能耗時甚久,除非我們能找到超越光速的方法,或設法讓人類在宇宙飛船上代代相傳。此外還可以通過「冬眠」延長宇航員壽命(就像《異形》和《阿凡達》等電影中一樣),或模仿《星際迷航》中的做法,將人體與機器人相結合,以延長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福科學 的精彩文章:

「人無完人」:你的身體有超過一半不是你的!
世界氣象日看各國奇異天象,感受風雲變幻

TAG:大福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