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緩解考試焦慮四部曲之三:請放棄超常發揮的企圖心

緩解考試焦慮四部曲之三:請放棄超常發揮的企圖心

變「超常發揮」為「正常發揮」

減輕考試焦慮的另一個有效辦法是放棄對超水平發揮的期待,所謂的超常發揮本身就是一種誤導,沒有人會在瞬間變成完美無缺的超人,理想的狀態是把自己平時掌握的知識,老老實實地寫在考卷上。

部分學生要避免「難題」情結的慣性作用,有些同學平時看見難題,就一定迎難而上,挑戰自我,形成對「難題」上癮,在高考時也欲罷不能,導致對一個難題糾纏不清,浪費了時間,所以「先易後難、不攻堅」是真理。對眼熟的題要多留一點心,有可能「形似而神異」。

變「必須」為「儘可能」

對於部分考生而言,放棄「必須」「應該」「絕對」等極端的想法,也有助於減輕焦慮。譬如說,把

「我必須,我應該考上某一個學校」

「我必須、我應該考出高分」

「我一定要把這道題做出來」

「我絕對接受不了這個結果」

.....

等僵化的、非理性的思維,換成「盡我最大努力,儘可能地去考好,儘可能地上一個理想的學校」等彈性而靈活的信念。

本文節選自《前行有聲—醫生 患者 心理分析》

未完待續《緩解考試焦慮四部曲之四: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

馬麗,主任醫師,神經科精神科雙證執業醫師,心理治療師。鄭州市心理協會理事,河南省行為醫學委員。

擅長領域:各種神經症的心理治療、青少年厭學叛逆諮詢、親子關係家庭治療

更多心理學文章,歡迎關注個人公眾微信號(下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儷致我語心理空間 的精彩文章:

那些少年們的」愛情

TAG:儷致我語心理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