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特幣真的是數字黃金嗎?

比特幣真的是數字黃金嗎?

從來沒有一項技術像區塊鏈一樣離錢這麼近。比特幣作為開山始祖,直接就是另一種錢。所以,比特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錢或者資產呢?這篇文章追根溯源,提出了不同的聲音。

本文譯者為Orangefans社區的沈博,一個渴望留下一點聲音的普通人。Orangefans由一群真正對區塊鏈感興趣的小夥伴組成,如果你想和我們一起翻譯學習國外優質文章,可以在微信後台聯繫我們。

比特幣長久以來都飽含爭議。但爭議並不源自比特幣的運作模式,有許多的文章已經對其進行了透徹的分析,爭議源自於比特幣到底代表什麼以及它可以承擔什麼樣的角色。 我經常能聽到這麼幾種觀點:

比特幣終有一日可以替代現有貨幣。

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其比一般貨幣更安全。

比特幣就像黃金,黃金有利於財富的計算,因此比特幣有利於財富的計算。

我最開始是在將近兩年前寫下這篇文章(在把它擱置之前)。那時候,比特幣就像一縷過眼雲煙。我當時相信,正如我現在也相信的那樣,比特幣的價值高低並不是由它受歡迎程度所決定的,儘管圍繞比特幣的情緒已經完全顛倒過來了。

當時,比特幣的支持者們可能會認為比特幣的人氣下滑證明其無效,儘管今天他們很可能會將比特幣的受歡迎程度作為其成功的證據。而我想拋開比特幣的人氣,以及其他的一些技術細節(比如說交易費用,區塊鏈的可擴展性,或者交易延遲),來探尋比特幣的基本思想是否有效。

事實上,以上列出的幾點觀點正好體現了財政系統的真正功能,以及比特幣向我們真正提供的價值。所以咱們一起開始探索吧!

比特幣是如何工作的

想要了解比特幣的假設你並不需要知道很多比特幣的知識:你擁有一種人工的稀缺資源:擁有特定哈希值大數字。這個大數的哈希值很難計算,因此需要用密集的計算來得到它。隨著時間的推進,哈希值變得越來越難以計算,因此新的比特幣變得更難獲取。流通的比特幣總數已經被演算法提前固定好了,不管有多少人在使用比特幣;最終,比特幣將被全部挖出來。比特幣不能被造假,因為所有人都可以驗證它的數學哈希值是否是成立的。

比特幣可以被輕鬆地交易,因為一整套計算網路始終在追蹤比特幣的交易歷史。這些技術手段保證了整個比特幣系統的順利的運行,然而這些並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重要的是大家都認為比特幣的稀缺性是其價值的所在,但這個觀點存在著幾個問題。

比特幣像黃金么?

人們總說比特幣像黃金並重點指出,比特幣有價值是因為它的稀缺屬性以及人們對它的共識,就像黃金一樣。

我在這裡提出一個小觀點:共識並不是黃金價值體現的唯一原因。如果大家不再關心黃金閃亮的外表,黃金還是有一些使用價值值得投資的。事實上,黃金有一些非常有價值的屬性:黃金是導電的,有很強的可塑性,擁有惰性化學屬性(使其防腐蝕)。假設它的稀缺性保持不變,黃金的價值只能下跌有限的空間,因為如果金價下跌過大,人們就會全部用黃金製作漂亮的防腐蝕的電器元器件,最終供求關係會讓金價停留在零以上的某個價格上。(1)黃金的效用超越了一般物質的財富衡量標準,這使黃金變得有價值。

但這樣的價值標準並不適用於比特幣。比特幣是數字,比特幣在除了能相互傳遞外並沒有其他的使用價值。與黃金不同,比特幣的最小价值為0 – 在大家失去對比特幣共識的時候的價值。這也是為什麼比特幣是一種有風險的資產。

這是比特幣反對者常用的論調,並且我也猜到了你們當中的很多人將要說些什麼。

美元不也是這樣運作的么?

我承認,美元的最小价值也是0(2),並且美元除了交易流通之外並沒有其他使用價值。所以你能夠想像一個社會裡比特幣和美元是建立在相同的基礎之上的么? 唯一的不同之處僅在於用戶的不同? 如果兩者都沒有內在價值,兩者的區別在哪呢?

咱們來聊聊貨幣的價值來源於哪裡

還有一些人(居然)認為美元的價值來自於為其背書的黃金。這個體系在1971年就不再成立了,並且也將不會改變。美元是法定貨幣,所以它有價值就是因為政府將其定位法定流通貨幣。但政府並沒有聲明它的價值。貨幣的特殊價值 ——就像其他的任何東西一樣 —— 來自於供求關係。

現在就很容易理解如果政府突然加印了一倍的鈔票,美元的價值就會大約減半。美元的數量突然翻倍了,但所購買物品的效用還是保持不變的。這就是貨幣的供應端。

供應量過大是辛巴威貨幣不得不用科學計數法記錄的原因(金額太大了)。數字貨幣的支持者喜歡拿次作為論據來說明法幣的不可靠性,我們稍後討論一下這個觀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飽受通貨膨脹的折磨。正如圖片,一個女人燒掉一文不值的德國馬克來取暖。德國經濟受到戰爭賠款的影響進入大蕭條,德國馬克由於德國向外匯市場注入大量資金而進一步貶值。儘管德國馬克的需求很低,經濟也很脆弱,政府一直發行更大面值的馬克,並提升貨幣供給。截止到1923年,一塊麵包的價格超過2000億馬克。

需求端來自於大家對於美元對於效用的衡量。如果大家認為美元不夠穩定,那麼人們將花費更多的美金來購買他人寶貴的時間或商品 —— 因為人們不知道美元在未來的價值是多少。也許替他的資產(大宗商品或者金融工具產品)看上去更可靠導致人們更願意持有。如果大家都想以這樣的方式花費美元,或者每次都不得不支付更多的美元來購買相同的商品,美元會使大家的財富減少。 這是一個需求端的例子;這解釋了人們對美元的「共識」。

我已經質詢了文章開始的三段論:1.比特幣類似於黃金。2.為何我要來解釋貨幣是如何獲得使用價值的。我們看到貨幣的價值來自於供求關係,而且不等於商品的價值。所以你也許會問,黃金本位是如何運作的呢?如果標準是有效的話,比特幣能否也採用類似的標準來運作呢?

金本位標準怎們樣?

答案是:不怎麼樣。

咱們重新回到1971年,當時的西方社會還在使用金本位體系,世界的經濟也處於崩潰的邊緣。當時,一美元錨定一盎司黃金的價格(3)是十分不合理的,因為當時美元數量過多而背書的黃金太少。戰爭之後,經濟實現了大爆發,然而美元和黃金之間的錨定關係並沒有進行調整。

一方面,中央銀行里的儲備黃金要背書超過其100倍的美元貨幣。這個情況是及其不穩定的,因為有巨大的風險人們會在恐慌之下購買黃金 —— 如果你拿美元購買黃金的話你會擁有更多的財富,因為上文提及到的多重背書,一盎司的黃金實際上為更大金額的美元背書而不僅僅是一美元。如果大家都意識到這一點並爭相進行黃金交易,經濟就會崩潰。

這種情況一直在惡化,幸運的是,在經濟崩潰之前,金本位的體系被廢止了,價格和工資保持90天不變來防止恐慌 —— 以免引起更大的經濟危機。

金本位的體系源自於一個錯誤的觀點 —— 金錢的價值來自於為它背書的商品的價值。在現實中, 金錢和商品的價值都是分別由供求關係來衡量的,並擁有不同的效用 —— 我們為何希望兩個兩套價值體系的載體在一套體系里運行? 黃金和比特幣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衡量的貨幣價值和想要衡量的商品價值不是協同關係。因為供求關係的不斷變化,「單位貨幣「的價值一定會發生變化。除非兩者的供求關係完全一致,那樣的話「單位貨幣」的價值是保持不變的。

金本位體系錯誤的聲稱商品和貨幣之間的變化比率是固定的,每三十五分之一盎司的黃金價值1美金。這個錯誤的聲明隨著經濟的增長變得越發的離譜。它在兩者比例為2的時候卻還假裝兩者的比例始終為1。

所以對於金本位體系來說,問題在於黃金的效用和用來計數的商品的效用不是連接在一起的。政府宣稱黃金和商品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兌換的行為是十分危險的。它會在兩者的效用出現偏差時導致投機行為。對於比特幣來說,問題就在於比特幣的數量是恆定的,並且與所要計數的商品的效用是不產生關聯的。

所有這一些都指出了將黃金和比特幣對比的缺陷:拿黃金作為參照物是十分不可取的。

所以美元是如何保持價值恆定的呢?

比特幣的支持者喜歡指出美元有一個不公平的優勢:它背後的經濟體。想要改變美元的價值需要動用巨量的財富。比特幣沒有這樣的阻力,目前比特幣的體量還很小,每一次的波動 —— 100萬美元的變動 —— 都是一個大幅的變化,尤其是與美元相比。但這樣的現狀會發生改變:比特幣或者一些其他種類的數字貨幣會市值迅速增大,比特幣經濟的體量至少會增長到美元經濟體系的體量。這樣的情況有可能不會發生,但這並不是限制數字貨幣發展的因素,而且許多比特幣擁護者應該也很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但體量只是個低級保障:它僅能保障個人很難有能力去撼動整個市場。貨幣資金池的體量並不能保護自身不受恐慌或者惡性通貨膨脹的影響,貨幣的需求量還是會自由的波動。

美元能夠維持穩定市值的重要原因 — 同時也是每個人相信美元能夠持續穩定的原因 — 是來自於美聯儲(4)。對美元(甚至任何東西)的需求是有組織的並且反覆無常的,但供應段是直接受美聯儲控制的。如果美元的通脹率或者通縮率太高,美聯儲可以創造和銷毀美元從而讓供給和需求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許多人 —— 神奇地 —— 以為美聯儲是通過稅收的美元來調控。但事實上他們只是憑空印錢而已)

這聽上去像是在作弊,但相反這是公平的體現,因為沒有財富被無端創造(5)。整套操作的意義在於讓美元的相對於它所對應的貨物的價值保持恆定。(辛巴威的貨幣政策確實是作弊了 —— 他們不是為了平衡貨幣貨物的價值,而是試圖無中生有,產生價值,所以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即使對美元的需求大幅下降,美聯儲理論上(除非像辛巴威一樣的腐敗和無能)也可以一直銷毀美元直到美元到達「正確」的價值點。這樣的行為除了能保護美元的價值,同時還可以減少大眾對於美元價值調控失控的忌憚,從而在美元價值輕微下跌時減少大家的避險心理。只要美聯儲做好它的工作,這樣的穩定性就會一直存在。當然,極端情況下還是會調控失敗,但與比特幣的無人調控相比,概率要小的多。

宏觀調控中…

而且美聯儲也將會伴隨美國政府一直存在。 打賭美國政府垮台就像打賭人類會回到石器時代一樣,而如果這件事情真的發生了,你所關注的就不應該是美元的價值問題了,更別提是否有連接到區塊鏈的WIFI , 開放的網路用來交易或者用來運行區塊鏈的計算網路了。 總的來說,在穩定的社會卻沒有一種穩定的貨幣是不可能的。

如何獲得穩定的價值

所以我們討論了美元和比特幣的根本區別:比特幣的供應是固定的,但需求是由無法掌控的市場以及一些投機者所決定。這就意味著比特幣的價值永遠不會像美元那樣穩定,因為沒有機構可以時刻保持比特幣價值的恆定。這就是比特幣的要點:第一眼看,沒有人為控制的比特幣看上去更加的公平(比特幣的支持者經常吹捧這一點),但其實這是比特幣的巨大的弱點,是人為的調控使貨幣可以真正正常運行的。

我們應該清楚任何的均衡都是不穩定的:一個突然的下跌會擴大恐慌並導致更大的下跌,從而產生更大的恐慌,產生多米諾效應。 這樣的連鎖反應很容易讓比特幣歸零,然而美元遇到相同的情況卻會因為美聯儲的調控而維持穩定。這樣的情況在比特幣的歷史上發生過,在以後也極有可能會再一次發生。數字貨幣避免發生這樣情況就只能寄希望於好運了!

當然兩種貨幣體系的平衡都是可以被打破的(一種是因為管理不當,另一種是因為市場的巨幅波動,兩者都源自於社會的不穩定)。但虛擬數字貨幣永遠也無法獲得法定貨幣的穩定性。

在這裡,你也許會覺得比特幣的波動不意味著它「不是真正的貨幣」,而是有其自身內在的原因的。

是時候來聊聊貨幣為何存在了

我們一直在討論數字貨幣作為貨幣金錢的用途,那我們為什麼需要貨幣呢。

答案很簡單:單位貨幣是衡量人類單位效用的標準:我們產生的效用,我們掌握的效用,我們借貸的效用。我們可以把「效用」的單位無限分割,單位的貨幣就是恆定對應一定量的效用。

根據不同的貨幣(英鎊,日元)我們可以把效用分割成不同的大小,但總體來說我們讓效用和貨幣有效對應。

當你和其他人交易某些東西時,你應該換取大概等值的東西從而使交易公平,如果一個鎚子是10美金,你拿十美金買了個鎚子。如果交易是公平的話,十美金和鎚子的效用應該是相等的(6)。

GIF

如果比特幣是尺子

一個好的貨幣應該可以穩定的衡量效用,如果貨幣的波動性太大,就意味著你銀行卡里的錢不能準確的衡量你帶來的效用。當然,有可能是幫你多積累了效用,但同樣也會產生流失的情況。這種情況十分嚴重因為正當屬於你的效用可以瞬間的蒸發掉僅僅是因為衡量的標尺的長度總在變。

「長期波動接近於平均值」這樣的說法對於貨幣來說是完全不能被接受,尤其是在沒有通脹或者通縮限制的情況下。和投資不同,我們需要我們的銀行卡里的財富保持穩定,因為這是用於我們日常花銷的費用。簡單的講,我們不能等到「價值對我們有利」的時候再去購買必需品或者日常用品亦或者是簽合同。正如我們看到的一樣,等待「價值對我們有利」這家事情本身就會加大波動幅度,因為大家都會在價值對自己有利時進行操作從而躲避對自己不利的時候。

一種避免這種誤衡量的方法是 —— 如果你想一直盯著自己的賬戶又不相信衡量的標尺 —— 可以是在一個單獨的賬本記錄你為他人所付出的勞動,你出售的商品,所有其他人為你付出的勞動,你所購買的財產。你可以統計自己的得到與失去從而計算自己的「財富」,而不是用金錢來衡量它。 如果你想買東西,你要讓賣家確信某些效用是屬於你的,指出它的價值,然後你們達成協議並將你的效用通過記賬的方式轉讓給賣家。等你下次買東西的時候,你的賬本會顯示你的財富減少了,波動的美元或者比特幣不會波及你的財富因為你沒用這些標尺來衡量你的財富,你是直接用效用進行交易。

但這種方式簡直太蛋疼了;貨幣金錢存在的意義就是我們不用自己計算自己的效用;我們應該可以通過貨幣所體現的數字讓不同類型的效用具有可比性。這也是我們不再進行物物交易制度的根本原因。

希望我已經說服你有效貨幣是可以持續衡量效用的,不能可靠衡量效用的貨幣已經喪失了其基本的目的

我們永遠不能像美元那樣使用比特幣

對於那些不願與參與投機的普通人來說(並且沒有很強慾望去掩藏自己的資金流動情況),留存比特幣這樣的資產是沒有經濟意義的,以上的種種觀點說明,持有比特幣的代價會是十分昂貴的,因為你的資產會在短期內就縮水一半。並且比特幣供給的非彈性特性,這種波動會是一直存在的。日常的普通人只是希望用貨幣準確的衡量自身的財富(而不是賭博)而總是波動的貨幣顯然不能勝任。

這樣的不穩定性也使比特幣不適合作為交易媒介:假設你想用用比特幣買某種東西,比特幣來自哪裡?要麼是你一直將比特幣存放在錢包,很顯然由於比特幣的波動性你不會願意這麼做,或者是你最近從其他種類貨幣轉換而來。而轉換則需要一張信用卡或者銀行莊戶,一個俄羅斯比特幣交易所或者PayPal或者什麼方法,很顯然這樣的操作並不是匿名的,甚至還要交手續費(7),而利用PayPal這樣的軟體你甚至可以直接進行交易。商人也會迅速的將比特幣轉換為現金(他們有可能會接受比特幣因為這樣可以省掉信用卡的費用)。

如果你不想有一個金額一直在波動的銀行賬戶,比特幣並不能使交易更方便,它讓你間接的交易更多次數。

所以比特幣的用途是什麼呢?

再一次,我們拋開投機市場不談,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巨額收益不會長時間存在。

對於想掩藏自己的資金流動情況的人,持有比特幣的優勢要高過它所帶來的波動風險。這包括一些上網買「葯」的,犯罪組織,逃稅者,貪污受賄,或者政府部門的秘密交易。隱私權和密碼學的狂熱追求者同樣用於合理的動力去持有比特幣,但在其他情況下,持有比特幣需要很大的動力(長期來看)因為持有比特幣需要消耗大量的法定貨幣。

如果你認為你本地政府十分的不穩定,比特幣的波動要比本國的法定貨幣還要小,那麼持有比特幣同樣也是合情合理的。在第三世界的許多國家這樣的事情就在發生。我們希望這樣的動機永遠別發生在第一世界國家。

總體的比特幣效用可能都是和贓款有關,以及相對於更不穩定的數字貨幣。(第一種理由也假定政府沒有發布更多有效的法律和技術來追蹤比特幣鏈條上的違法贓款)

投資VS投機

如果你把比特幣看作是一種貨幣,那麼希望通過價格的上漲來積累財富是希望財富向傾向你的方向發生偏差。這就有點像希望通過改變體重秤上的數值來進行減肥,你並沒有得到或失去更多,你只是在誤導其他人。(在兩種情況下,只有當你一個人是秤的使用者時這種方法才有效,如果所有人都用了你的這個秤,你就無法誤導任何人了)

又或者你通過等待其他人相信比特幣的價值(可能和你持有比特幣的原因一樣)更高並接盤,從而使你變得富有。這種情況很可能會發生(8),但也並不是確定性事件。在這種情況下,你屬於在投機,並且你持有的價值,不像是黃金也不像是得到有效監控的法定貨幣,是空中樓閣。一個不小心,它就開始下跌。這個風險對於合理安排倉位的投機者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但對於貨幣來說是不能被接受的。

將股票的投資者和投機者進行對比。比如,當你的股票擁有更高的內在價值時,你將會變得更富有,而不是通過誤導他人獲得財富:公司理想情況下會擁有更多的客戶並生產更好更多的產品,或者持有更有價值的資產;出於這些原因,投資者會為公司的股票付更高的價錢。你期望持有對他人而言有價值的東西。投資者通過基本面分析來區分投資者和投機者(9)。 如果你將比特幣看作是一種投資,那請捫心自問:你在投資什麼?如果是你相信比特幣有一天成為主流貨幣,我希望我已經讓你信服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是你認為贓款的大量流通會提升比特幣的價值,那麼你看上去更像是在真的在投資。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在這裡:這是你想要的投資么?你有多大的信心比特幣可以一直不受相關部門的監管。

流沙之上無法建立牢固的房子

我們應該很慶幸我們的經濟體系沒建立在比特幣之上。巨大的波動率以及無法預測的不穩定的投資 —— 大型的項目需要長期的穩定;我們需要知道我們的資源能夠長時間的保持它的價值從而使它可以完成項目,並且我們需要確信消費者和租客有足夠的錢去持續購買我們的產品和服務。

讓我們考慮一下現在的比特幣爆炸行情。如果所有的財富都用比特幣來衡量而不是用法幣的話會發生什麼?我們會看到供應相對於需求迅速下滑,會導致嚴重的通貨緊縮。然後突然間,每個人為了保存價值會選擇持有而不是選擇去消費(唯恐錯過財富的增長),經濟活動將會迅速減少,大幅度的通貨緊縮會造成大蕭條而我們很可能會再次經歷它。

這樣的現象向我們展現出溫和的通貨膨脹對經濟是有正面效益的:它鼓勵人們投資他們的貨幣而不是持有他,因為單純的持有貨幣會導致自身財富的貶值。美聯儲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你投資你的資產,並讓經濟社會利用你的資產(公共設施建設,成立公司等)並返還你相應的利息,刺激非經濟的活動行為。從更大的尺度上來看,這對於經濟發展是必要的。法幣通貨膨脹的優勢經常被比特幣理解為劣勢。美元的輕微貶值不是美聯儲辦事不力,而是美聯儲有意為之。美聯儲利用相同的工具來刺激或冷卻經濟當經濟增長不合理的時候。

如果比特幣不是天選之幣,那其他數字貨幣呢?

為了讓數字貨幣解決基本的波動問題,該貨幣必須有人為的監管(基本違反了數字貨幣的前提),或者是在美聯儲的體制下建立。

要達到這種情況,美聯儲必須估計並預測大家對待該數字貨幣的公式(需求),並調整供應來糾正它。一種可以借鑒的模型是計算所有美元計價的經濟價值總和的模型;如果資金池變動的比率與資產池變動的比率不一樣,就意味著貨幣的供給需要進行調整。美聯儲有很多的工具來衡量這些變動:稅收和監管數據,人員僱傭率的數據,交易,進出口,外匯兌換等一系列指標,甚至有經濟情緒的評價。

為了達到類似的效果,數字貨幣至少理解並記錄在數字貨幣體系運營下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總價值。不僅如此,它要麼必須模仿前面提到的自下而上的財富記賬方法,要麼模仿美聯儲自上而下的經濟分析。我認為,在不依賴於人類輸入的情況下,用一些其他的貨物或貨幣來評估價值,就像比特幣內在擁有並正在尋求避免的問題一樣,是不可能的。即使有一個演算法可以在沒有人工的情況下可以實現,這個演算法還需要不被人所欺騙,尤其在方法為眾人所知的情況下。

人的效用,需求以及信任是只有人可以評估的,完全人工智慧的,有效率的財富的評估在短期的未來還不太可能實現。我認為要解決這樣的數字貨幣評估問題需要先攻克人工智慧的難關。

展望未來

比特幣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想法,並且我們有極大的可能在將來看到更多的主流業務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信任,點對點的記賬,尤其對於安全交易來說。然而,我也能清楚地看到法定貨幣是不會被替代的

我們在20世紀學習了很多關於經濟和貨幣管理的知識。比特幣白手起家創建了新型貨幣,但在很多方面還是欠缺經濟學考慮的。我希望我們可以吸取比特幣的優點,並避免以前在金融管理曾發生過的錯誤。

總結

比特幣不像黃金,因為黃金除了收藏價值外還具有使用價值。

拿比特幣與黃金對比並不能證明比特幣的價值,因為金本位是個糟糕的體系。

比特幣不像美元,因為美元受美聯儲調控,可以長時間保持穩定的。

比特幣無法擁有穩定的價格,因為在沒有中央銀行調控供給的情況下,需求的變化會導致價格的變化。

比特幣不會像主流法幣一樣有用,因為主流的貨幣必須穩定有效。

比特幣擁有內在的崩潰的風險因為沒有調控的貨幣供應意味著大眾的避險導致幣值下跌的情況一定會發生。

比特幣不能成為支付服務或信用卡的有力競爭者,因為它本質上是一種無效的貨幣。

比特幣的這些基本限制短期內不會有所改善,也是所有加密貨幣不可避免的特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不是所有人都得了解自己,因此也不必對全世界喊話
牛仔外套個性穿搭!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