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它是最孤獨的鯨魚,由於「嗓門」太大,沒有同伴願意與它交流

它是最孤獨的鯨魚,由於「嗓門」太大,沒有同伴願意與它交流

相信不少人都曾聽過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Alice的故事,它於1989年被人類發現,在1992年被人類裝上追蹤錄音器械。正常的鯨的頻率是15~25赫茲,而Alice的頻率有52赫茲,與眾不同的頻率使它無法和同伴交流,只能一直在海洋中孤身遊盪。

Alice特殊的的頻率,也使得更多人知道鯨能發出聲音,它們甚至可以用聲音彼此交流和歌唱。不過,人類對於鯨的交流一直有個疑惑,沒有聽覺器官的鯨是依靠什麼聽見聲音呢?

針對該問題,有科學家提出一種判斷如座頭鯨等鬚鯨類動物如何聽見10~200赫茲的低頻「啁啾聲」的方法。

科學家依據鬚鯨類動物同頭骨融合的構造複雜的耳骨推測,鯨的頭骨能幫助其聽見聲音。在該推測前提下,藉助計算機斷層掃描儀分別掃描在多年前擱淺於美國海岸且在營救過程中不幸死亡的一頭小鬚鯨幼鯨和一頭長鬚鯨幼鯨被保存完好的屍體標本。掃描產生的三維計算機模型,為研究鯨如何利用頭骨對不同的聲音頻率作出響應提供實體支撐。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科學家解釋稱,鯨的頭骨在其交流過程中充當了「天線」的作用。具體過程為:當聲波衝擊鯨,然後將這些振動傳遞到鯨魚頭骨融合的耳朵的時候,頭骨也會隨之振動。

科學家為了方便查看以及確保準確性,將這些振動放大20000倍。結果發現,鯨的頭骨對它們發出的低頻聲音尤其敏感。

但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大型航運船舶也會產生這些頻率。所以,鯨頭骨的「天線」作用,或能一定程度上將如大型航運船舶等人造聲音對像鯨一樣的大型海洋生物產生的影響降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科學探索者 的精彩文章:

古埃及文明為何如此高超?科學家認為他們極為擅長天文研究
地球不止有一個「雙胞胎」,盤點那些與地球相似的「兄弟姐妹」

TAG:宇宙科學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