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川航事件「裂痕」究竟何在?

川航事件「裂痕」究竟何在?

川航事件「裂痕」究竟何在?

5月14日,川航空客A319客機飛臨成都上空時,駕駛艙右座前擋風玻璃意外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備降。34分鐘驚心動魄全手動備降,展現了川航機組人員超高的職業素養,這讓我們不禁為川航機長的「世紀備降」點贊。但前擋風玻璃破裂的真相更應得到關注,那麼前擋風玻璃的破碎究竟原因何在?

據報道,執行飛行的是該航班的空客A319-100,截至目前共使用19912小時,最近15日無維修記錄,破裂擋風玻璃系原裝。並且,在此前,該系列飛機並未出現過此類問題。由此可見,此次的事故與飛機出廠不存在直接關係。

那麼是否為受外界環境影響所致呢?此次川航客機前擋風玻璃的破裂出現在32000英尺的高空,機長表示飛機達到9800米高空時發現擋風玻璃有裂痕,所以外界鳥類發生撞擊的可能性極小。鳥類一般在低空飛行,很難達到這樣的高度。

飛機在執行飛行任務前都會進行檢修工作,但為什麼例行檢查未能檢測出問題?或者說,在相應等級的飛機檢修中是否該進行前擋風玻璃的檢測(比如老化程度)工作?其實在對於擋風玻璃的日常檢查工作中,一般有兩個內容:一是檢查它的外觀是否有劃傷破損,即對外觀的一個判定。其次就是功能檢查。

該航班起飛前做了例行的檢查工作,但並未發現異常。那麼例行的檢查活動是否只是流於形式,是否沒有對於飛機做到全面的檢查,又是否仍然存在漏洞……可能這次發生的事故屬於概率很小的事件,但是單單意外與概率兩個詞就能對事件的嚴重性做出解釋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航班的安全關乎著乘客的生命安全,安全無小事。即使是發生概率極低的事件,也應該做好提前的應急預案工作。事件概率小而準備不足,不難反應出民航對於應急事件的處理存在缺陷,考慮不周,方案設想不全面。如何使「意外事件」擁有常規的解決方案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川航備降事件後,大眾以及媒體的焦點都集中於"英雄機長"的世紀備降上,而對於事件本事身發生的原因及背後反應出的問題卻關注甚少。

這究竟是由人為因素引發的事件還是飛機本身的問題令人難以琢磨,沒有廣泛關注不代表事件的嚴重不足,稱讚英雄的背後更應該是所有民航人對於事件的反思與深度的調查。沒有徹查甚至懲罰,就不會有後續的深度反思和風險防範,此類事件就有可能接二連三地上演,釀成的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面臨重大危機時,機長熟練應急,航班有驚無險。但事故對於這119名乘客來說是一次生死徘徊的經歷。主動調查,安撫乘客,給乘客以及大眾一個交代是分內之事。

事故發生後,不少人在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乘坐川航有過飛機晚點等經歷。這不禁使人發問,川航對乘客的懈怠是否是造成這次事故的關鍵因素呢?對於川航來說,如何舉一反三,而不能總是停留在航空事故排行榜的「前位」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川航事件究竟是哪一環節出現裂痕,現在還難以解釋清楚。但事件本質並不會被掩蓋,事故終究要當做前車之鑒,防止下一次事故的發生,否則會出現更大的問題。

古巴當地時間5月18日,一架波音737客機從古巴首都哈瓦那起飛不久後墜落。機上共有114人,目前3名乘客獲救,但傷勢嚴重。接連幾天飛機事故不斷"湧現",飛機安全問題再次引發關注。如何使飛機安全得到真正的落實,是所有航空公司,以致所有國家都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indstar 的精彩文章:

微商大軍,且發且珍惜
網路校園霸凌,不能讓它如此猖狂!

TAG:Findst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