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高級別國寶,500年展出一次,不看損失3萬元

最高級別國寶,500年展出一次,不看損失3萬元

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有很多給世界文化增光添彩的地方,而在過去中國處於弱勢的年代,那些被稱為我國珍寶的文物,卻經歷了難以想像的顛沛流離。

我國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是在戰亂的年代發現的,由於飽受外國列強的侵略,我們不得不抱著我們的寶物到處藏匿。

司母戊鼎

這件寶物,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司母戊鼎」,而保護這個鼎的人就是廈門大學的教授吳培文。最初,是他本家的哥哥下地幹活的時候發現的,後來一看是寶物,於是連夜挖出來,然後偷偷的藏起來了,生怕被日本人發現。

商家

他們兄弟幾個把這尊大鼎運到家中,藏在馬棚里。北京最大的古董商便迅速得到了這個消息,妄想出高價買下。

於是,他就給吳家談好價格,讓工人開始拆卸這尊大鼎,剛拆掉一個零件時,這位商人又變卦了,他說他沒帶那麼多錢,於是就沒再繼續拆,又放回了馬棚里。

開始交戰

後來,日本與中國交戰,有人透露村裡有這麼一個寶貝,於是日軍就想去搶,村裡的人得知消息後,就買了一尊假的鼎放在馬棚里,將真的鼎扔在了糞坑裡。當日本人來的時候,村民就把假的交出來了,騙過了日本人,也保住了我國的寶物。

郭沫若

後來,這個鼎就留在了中國,著名文物學家郭沫若就開始研究這尊鼎,他發現,鼎後面寫的字是「司母」、「司母戊」,事實上不是,郭沫若誤導了大眾。

經過進一步研究,認定後面的字是「後」母戊鼎,意思是了不起、受人尊敬的意思。於是就這樣確定下來了。據專家鑒定,這個國寶價值10億左右,500年才展出一次,參觀一次門票價格3萬元。

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司母戊鼎」顛沛流離的歷史。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乾貨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帥的6個姓,看看有你的嗎?
1998年,秦陵出土一兵馬俑,臉部疑點難倒世界專家

TAG:歷史乾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