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窮,但我從未放棄生活!

我窮,但我從未放棄生活!

昏暗微弱的燈光下,一名衣衫破舊的壯年在伏案寫著什麼:「親愛的朋友,又到了月底,我嘗試了太多弄錢的法子,可是我的孩子現在都快吃不上飯了……」。

這是陋巷中再普通不過的一間房,誰也料想不到這名壯年男子竟然就是後來著名的農民題材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

?

Jean-Francois Millet

求學巴黎

1814年,米勒出生於諾曼底海岸附近的格魯什村。貧窮的米勒一家,以種植土豆和葡萄為生。貧窮卻沒有限制住米勒的想像。在18歲那年,無師自通的米勒畫了一幅駝背老人的肖像畫,這讓米勒的父親最終同意米勒到附近的城市瑟堡學習繪畫。

當時,想要成為獨立的畫家最簡便的方法便是去往大城市拜美術學院的精英教授為師,併入選國家認證的沙龍。最好能夠同時得到羅馬獎,獲得獎學金後再去往義大利深造。美好的願景給了農村的小子米勒以極大的希望。米勒一生前往巴黎三次,但每次卻都帶著失望而歸。

?Portrait of a Man1840-1841

?Portrait of a Man1845

22歲,米勒第一次前往巴黎求學。

當時十分盛行歷史畫,潛心鑽研肖像畫的米勒在巴黎並不受歡迎,他的畫作賣出的錢甚至難以維持生計。因此求學兩年後的米勒回到了鄉村瑟堡。

在瑟堡修整了一段時間後,帶著新婚的妻子,米勒又一次踏上了去往巴黎求學的征途。妻子陪著米勒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卻從沒有任何怨言。當時疾病四起,妻子不料在焦慮中患上了疾病。他們在巴黎生活不足3年之時,米勒的妻子離開了人世。

?The Winnower1847-1848

?Peasant with a Wheelbarrow1848-1852

對生活充滿無奈的米勒再次回到了瑟堡,開始轉變自己的繪畫風格。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他甚至開始嘗試洛可可風格的繪畫。然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同年,家裡保姆懷上了米勒的孩子,米勒與保姆凱瑟結了婚。凱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家女,對上流社會的生活同樣嚮往。於是米勒帶著僅有的積蓄,攜著妻子第三次去往巴黎。此時的米勒,已經32歲了。

?The Sower1850

?The Potato Harvest1855

定居巴比松

米勒35歲時,黑死病在巴黎等歐洲各大都市風行,此時他攜著繪畫賺取的1000法郎獎金,決定永遠地離開巴黎。因為在巴黎求學的十幾年的努力,竟然沒有換來一次羅馬獎。

他來到了離巴黎90公里以外的巴比松村定居,並且在這裡度過了餘生。誰也不會料到,米勒與他的朋友盧梭、狄亞茲等在此聚集的畫家們將在美術史上開創一個有重大影響的「巴比松畫派」。

?The Angelus1857-1859

?The Gleaners1857

1849年來到巴比松村之後,一切都是那麼的適宜。遠離了都市的喧囂,鄉間的泥土與麥穗氣味彷彿勾起了米勒童年時的回憶。大城市固然吸引人,但是優勝劣汰的準則只會磨平人心的稜角。米勒在年輕時也追夢過,也努力過,不過也許巴比松村本就是他命里最好的歸宿。

回到法蘭西貧瘠的大地上,米勒依舊與妻子和孩子過著貧寒的生活。貧窮卻沒有打敗米勒,只是讓米勒越戰越勇。在這片足夠安詳的大地與田間,米勒見證了農民一次次的土豆收割與麥穗撿拾,結識了一位位虔誠的牧羊女,他自己也與砍柴的樵夫一同衰老。

?Man with a Hoe1860-1862

?Farmer"s wife feeds her children1860

在巴比松村的創作,是米勒最愉快的一段時光。雖然他的作品在一開始還是被學院派支持者揶揄,米勒所作的《拾穗者》當時被嘲諷為:「貧困的三女神」。但循著對繪畫的熱愛,米勒一直以農民生活為繪畫題材。是心中對法蘭西大地的熱愛,讓米勒堅持自己。之後,米勒也創作了許多後人們頂禮膜拜的作品,如:《晚鐘》、《牧羊女》、《餵食》……

?The Knitting Lesson1860

米勒的身體不太好,因此在去世的前10年開始,他便一直卧床不起,疼痛纏身。但是,具米勒的朋友們描述,久病纏身的米勒在去世的前一天仍在堅持作畫。

米勒的絕筆之作是《夜間捕鳥》。傳說畫面內容是米勒生前所做的有關童年的夢。這幅作品沒有像米勒後來的其它作品一樣留有安詳靜謐的氛圍,反而夾雜著些許不安與惶恐。或許是米勒內心一直沒有追尋到一開始所期望的生活,因而反映出的內心的焦急與不安……

?The Shepherdess with her flock1863-1864

是金子是一定會發光的,就像米勒的繪畫作品也在一年年地升值。起初,米勒的一幅作品只能賣到50法郎,但是6年後,他的作品已經漲到了600法郎。可以說,米勒的貧苦日子快熬到頭了。拚命的工作,是為了養家糊口,也是為了能夠繼續自己的繪畫之路。

1867年,巴黎舉辦了第二次世界博覽會,主辦方給米勒特設了一個大房間來展示其作品。當時的《晚鐘》引起了大面積的轟動,之後米勒還被授予了法國軍團勳章。可以說,早年的付出終究在晚年得到了不錯的回報。

?Cooling the Porridge1861

?Peasants Going to Work1863

結語

?Woman Sewing By Lamplight1870-1872

出生貧寒,到巴黎求學的十二年間貧困,後半生疾病纏身。貧窮似乎伴隨了米勒一輩子。雖然貧窮,米勒卻從未放棄過生活。

雖然飯已快揭不開鍋,米勒仍會跑去田間深吸泥土的芳香,這是他對於大地的熱愛;

除了求學時的摸索,米勒一生的繪畫題材都與農民相關,這是他對於農民的熱愛;

除了吃飯與睡覺,米勒手中常常握著一支畫筆,這是他對於繪畫的熱愛;

而這一切,都源於米勒對於生活無限的熱愛與希望。

?Bird"s Nesters1874

如果你正好也在努力的路上,

請不時想想米勒的一生。

努力終究會有回報,只是好消息還在趕來的路上。

希望有天看著過去奮鬥過的路,

你會說一句:「我窮,但我從未放棄生活!」

「芒果」獨家福利

轉發本文至朋友圈,發送「米勒」到「芒果聊藝術」的後台~

便可免費得到資源包,內含「米勒」75幅高清無水印油畫~

趕快行動起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芒果聊藝術 的精彩文章:

透納:「請把我綁在這遇難的商船上」

TAG:芒果聊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