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富家天下卻甘願做洋人的「狗奴才」外強入侵時,他用全部身家贖下中國一座城!

富家天下卻甘願做洋人的「狗奴才」外強入侵時,他用全部身家贖下中國一座城!

原標題:富家天下卻甘願做洋人的「狗奴才」外強入侵時,他用全部身家贖下中國一座城!


2001年,《華爾街日報》評選出了近1000年來世界上最有錢的50個人,中國有六人上榜,伍秉鑒就是其中之一。


伍秉鑒「坐擁」廣州十三行,是唯一一名上榜的中國商人,且其錢財之多,被認為是那個時候的世界首富。


關於十三行的產生,其實也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細說起來,還是清朝統治階級「傲慢」的結果。


熟悉明清歷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了防沿海軍閥餘黨與海盜滋擾,實施了「海禁政策」,規定「片甲不得入海」。


清朝承襲了明朝的傳統,但台灣鄭家投降後,康熙下令開放粵、閩、浙、江四處口岸。後來因貪腐問題嚴重,乾隆一氣之下關掉了三個口岸,僅保留廣州一地。


雖然留存了一處通商口岸,但當時的清朝官員並不願意直接與外國人打交道,因為對於他們而言,和這些西方蠻夷說話處事是一件特別「掉份兒」的事情,於是他們就想了一個折中的方法,找了廣州的十三家商行做中介,讓他們與外國人談生意,而自己只需要管好這十三個商家就可以了。


全國的海外貿易都集中到這十三家商行,對於他們而言,這可是一個能數錢數到手軟的差事。究竟富到什麼程度呢?據史料記載,廣東十三行又被稱為「天子南庫」,最多時貢獻了清朝近四成的財政收入。



當然,這份高額的利潤不是白來的,他們同樣面對著高額的風險,尤其是對洋商的擔保,走眼一次就會讓人身敗名裂。伍秉鑒恰恰就是栽在了這裡。

道光年間,廣東地區鴉片走私猖獗,雖然大多都是洋商行事,但背後卻都有十三行作保。以伍秉鑒為首的這些商行知道他們走私鴉片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為了從中謀取暴利,他們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時候甚至還會幫助洋商欺瞞朝廷的監察。


但終歸會有瞞不掉的時候。



道光十九年正月,林則徐奉旨赴廣東禁煙,責令十三行收繳所有鴉片。以前也有過類似的情況,但多少花點錢都能「打點」過去,但這次碰上了軟硬不吃的林則徐,十三行也沒了轍。


一開始伍秉鑒希望洋人這次能主動「配合」,但是洋人以已經交過「保護費」為由並不買賬,不得已,伍秉鑒只好自掏腰包買下了一些鴉片,以換取洋人同政府的合作。

按理說,伍秉鑒做出這麼大犧牲,洋人多少應該給點面子,但當時最大的鴉片供貨商、英國人顛地卻始終拒絕合作,不僅如此,他還叫囂著讓清國全面開放貿易合作。



伍家收不上來鴉片,林則徐憤怒之下罷了伍秉鑒的官職,並越過了十三行,直接封鎖了洋商所在的商館。


雙方矛盾愈演愈烈,最終在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此時伍秉鑒雖然身陷囚牢,但戰事一開,他卻立馬堅決地站在了朝廷的一邊。

戰時,伍秉鑒出資為清軍購買軍火武器。戰敗後,他又拿出全部身家賠了英國兩百萬兩白銀以換取英軍不進入廣州城。愛新覺羅·奕山談判失利的鍋被他背了,還給自己換來了一個「不戰而贖城」的罵名。


三年後,74歲的伍秉鑒在鬱鬱而終。



當年伍秉鑒坐牢時,十三行中的另一個老闆曾經感慨到:寧為一隻狗,不做行商首。


當國家衰落時,你就已經是別人眼中的「奴才」。


做外國人的奴才不苦,苦的是,做一個有心愛國的奴才。無商不奸,但國難時敢於挺身而出,依然是條漢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探秘 的精彩文章:

第一個發現卡扎菲的人,下場比卡扎菲更慘,死前說:利比亞後悔了

TAG:史話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