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醫生:出現這4個癥狀,是房顫靠近了!和冠心病太像

醫生:出現這4個癥狀,是房顫靠近了!和冠心病太像

我們可能都聽說過「羊癲瘋」,發病時肢體不停抽搐,但是「心臟抽搐」大家可能會說沒聽過了,房顫就是這樣一類疾病,心臟持續快速顫動,失去泵血功能,而這對人體來說相當於心跳停止。

「去年春天的一天早晨,80歲的外婆練完太極拳回家,在路上走過一個山坡時,突然覺胸悶、心跳很快,腳軟沒力氣,外婆堅持走到家,家人趕緊送外婆去附近診所。」小九同事回憶說。「但診所醫生很快判斷外婆是房顫,這裡沒法治,讓趕緊送大醫院。」

房顫的發病率極高,在70歲老年人中發病率為7%,而80歲以上發病率則高達8%,小九同事的外婆就是這百分之八,好在送醫及時,老人家沒有大礙。

如果房顫不及時治療會怎樣?我們再來看一個案例。

劉明(化名)是一名剛退休的工人,患有糖尿病6年,常常感到頭暈、頭痛、心悸,2年前到醫院做動態心電圖顯示頻繁房性早搏、陣發性房顫,超聲心動圖還顯示有左心室肥厚。

當時醫生建議其做射頻消融術以治療房顫,如果不做射頻消融術,也應該服用華法林進行抗凝治療,但劉先生並不同意醫生的治療方法。

「我沒有什麼明顯的癥狀,也不影響平時生活,沒必要做這些治療了。」劉明回絕了醫生提出的治療方案。

2年之後,劉明再次來到了醫院,這次是被家人抬著進來的,已經偏癱不能說話了,經過神經科醫生診斷,這次腦卒中與房顫有關。

研究顯示,房顫可使腦卒中風險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歸因於房顫,那麼房顫為什麼會導致腦卒中呢?

原來房顫患者發病時間越長,心臟結構越容易發生變化,血流動力學也隨之改變,同時血液中促凝血成分濃度增高,三者共同作用導致左心房血栓形成,一旦脫落就很容易導致缺血性腦卒中。

除了腦卒中之外,房顫還會導致哪些疾病的發生?

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可引起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這些併發症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極為稱重的負擔。

此外,據2017一項1000萬人醫保資料庫抽樣調研,近11年房顫患者增加20倍,估計每5個成年人一生中,就有1人可能出現房顫。

面對如此高的發病率和極為嚴重的併發症,房顫患者的早期篩查和規範化治療迫在眉睫。

今天,小九請來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陳崗教授,跟大家一起聊聊房顫治療的那些事兒。

「心律失常往往大家都認為是心慌慌,沒有致命性,而忽視了對疾病的診治。」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陳崗教授在接受39健康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房顫患者早期能得到規範化治療,預後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怎麼發現房顫?

房顫的癥狀和冠心病很相似,非常容易混淆,但大家是很難分辨出來的,這需要專業的醫學知識和檢測設備,不過出現以下癥狀時我們可以及時就醫,尋求醫生的幫助。

心悸:感到心跳加快,伴有乏力或感勞累。

眩暈:頭暈眼花甚至昏倒。

胸部不適:心前區疼痛、壓迫感或者不舒服。

氣短:在不做重體力活或休息時感到呼吸困難。

但並不是說只要有以上癥狀就是房顫,陳教授提醒,有的患者癥狀不明顯,但實際上疾病發展很嚴重,相反有的人癥狀表現的很嚴重,但心臟功能尚可,所以最終確診還是需要通過醫學輔助手段的檢查,比如心電圖、心超、24小時動態心電圖。

如何規範化治療?

對於這個問題,陳教授認為,每個患者都有其個體因素,醫生要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就房顫患者來說,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有藥物、冷凍消融、射頻消融等方法。

藥物治療的目的是預防心律失常,控制心跳速度,有時還需配合抗凝,預防血栓和卒中。因為藥物要長期服用,而疾病一直在發展,最後藥物就很容易失去治療效果,無法根治心率失常。

而冷凍消融的適用範圍較窄,能夠使用冷凍消融的患者,也基本可以使用射頻消融。

相比較於藥物和冷凍消融,射頻消融普適性更強,可以真正從源頭上根治快速型心律失常。同時,大量臨床研究顯示,對於陣發性房顫和大部分持續性房顫,射頻消融術效果要明顯優於藥物治療,國際最新的房顫治療指南也已明確將射頻消融術作為陣發性房顫的首選治療方案。

射頻消融怎麼做?

「這個醫學名詞似乎聽起來很陌生,但實際上它和我們平時點痣的技術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心臟上把有問題的相關部位點掉,當然點痣是用激光,射頻消融術用的是射頻。」

陳教授形象的解釋說,「將一根頭端可以釋放射頻電流的特殊導管從左側肩膀或兩大腿根部靜脈送入心腔,針對電生理檢查和三維標測系統確定的病灶部位進行準確的消融,達到去除電活動異常起源點和傳導束的目的。」

射頻消融的效果如何?

射頻消融術引進國內已經有十餘年,手術方法已經相當成熟,手術過程中整個心臟功能不受影響,非常安全,對患者來說,不僅傷口,恢復快,有的病人甚至術後當天就能出院。

科技助力 精準治療

房顫治療的關鍵在於如何精準的找到導致心率失常的病灶,傳統的診斷方法——電生理是二維的,看起來就像是天書一樣,醫生只能憑經驗來推測發生病灶的部位,不僅費時費力,精準性也得不到保證。

而現在通過三維標測系統,採用人工智慧技術自動採集心電信息,可以重建三維心臟結構,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醫生能更直觀、更清晰的看到心律失常病灶與致病機制,實現精確制導、精準打擊,大大提高治療成功率,減少複發。

小九了解到,特別對於病灶部位多、致病原因複雜的心律失常,或者心臟手術後反覆發生的心律失常,最新一代超高密度三維標測系統能夠給心臟拍攝一張超高分辨度圖片,鎖定病灶部位,一擊即中,在精準治療的同時不對健康組織造成損傷,為許多術後複發、久治不愈的患者帶來了曙光。

如此精準、快速的治療檢測系統,在全球已經為超過一萬例複雜心律失常病患提供了個性化、精準化治療方案,上海也有超過一百例複雜心律失常患者恢復了正常心律,科技的進步和現代醫學的規範化正在讓越來越多的患者享受到時代發展帶來的便捷和紅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不吃藥,也能趕跑脂肪肝!這有4張飲食「處方」
醫生:病人想降壓,離不開這4個生活方式!

TAG:3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