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馬雲要投資千億的物流項目,第一腳落在了香港

馬雲要投資千億的物流項目,第一腳落在了香港

「如果千億不夠,會投資幾千億,把阿里巴巴可以有的投資絕大部分投向物流。」馬雲上周剛說了這話,這周就把錢砸進去了。

今天(6月6日),菜鳥聯合中國航空、圓通速遞宣布,將在全球最繁忙的貨運空港——香港國際機場啟動建設一個世界級的物流樞紐,想為全球72小時必達的物流網路提供支撐。

與物流企業結成聯盟,用技術搭建物流基礎設施平台是菜鳥改造物流行業的路徑。這次菜鳥聯合中航、圓通,總投資金額約120億港元,三方持股比例為51%、35%和14%。

據了解,該項目規劃建設多層的現代化空運物流中心,預計總樓面面積達38萬平方米,將成為全球中小企業在港的貨運樞紐。預計2023年投入使用,屆時將成為全球先進的數字物流中心,每年可處理數千萬件跨境電商包裹。

物流樞紐初步設計方案

作為合作投資方,中航表示,該項目符合國家「一帶一路」政策,中航可依託自身的航空資源和多年在香港機場經營貨站的優勢,與該項目形成良好的協同作用。

圓通速遞表示,項目是公司加速推進自身國際化發展、助力智能物流骨幹網建設的重要布局。

香港國際機場雖然沒有什麼表示,但由於上海浦東機場增長迅猛,其「亞洲第3大機場」的地位岌岌可危,想必也非常樂意與菜鳥等合作,進一步加強貨運空港地位。

在5月31日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雲說菜鳥將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

「這張網,菜鳥建的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將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在中國國內打造一個24小時的貨運必達的網路,實現5%以下的物流成本。另外一張網路,是沿一帶一路按EWTP在全球範圍內實現72小時到達。這張網路是全國的,更是全球的。」

此次在香港國際機場的投資項目,是要給全球72小時必達的物流網路提供支撐,必然要打造成一個高效的快遞中轉中心。

馬雲認為,「物流原來靠的是集裝箱,未來將靠的是包裹。」張勇也表示未來菜鳥網路將重新定義「包裹」這個詞。作為是電商銷售的組成部分,包裹往往出現在電商語境。

「在電商巨頭構建的數字供應鏈生態里,京東和阿里一方面因為通過海量消費訂單,反制生產企業,佔據物流訂單的超級蓄水庫;另一方面藉助大量商品掌握互聯網消費的入口,佔據了物流訂單的虛擬水龍頭。大量快遞企業更多是自來水管的角色,上游和下游在被超級電商軟控制。當然,這種軟控制也是推進供應鏈高效協同的必然。」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對《財經》記者表示。

跟電商的高度協同性,是阿里投資物流的原因,也是結果。

現在,國內物流行業呈菜鳥、京東、順豐「三國爭霸」的局面。阿里以龐大的零售網路為基礎,予菜鳥千億預算,與物流公司進行協同布局,顯示其對未來物流的話語權勢在必得。順豐和京東能否阻擋菜鳥的步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美國打擊中興:7年內禁購買美國元器件,罰款3億美元
好萊塢歌舞片百年演變史:復興之路何在?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