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知乎答問:水滸好漢無惡不作,為什麼還可以稱為好漢?

知乎答問:水滸好漢無惡不作,為什麼還可以稱為好漢?

水滸傳裡面的好漢無惡不作為什麼還可以稱為好漢?

為什麼感覺與語文課本描述不符,感覺官府都不怎麼黑暗,像宋押司這樣有勢的官員殺了一個名聲不好的女人閻婆惜,官府也會大力去追撲。像高太尉那樣權傾一時的高官想滅一個教官也的通過陰謀手段費盡心機而不能直接安個罪名殺了。

而那些好漢好像才是真的無惡不作,視人命如草芥。

為什麼資料里都說是表現了官府的黑暗?

好像逼上梁山的也只有林沖一個,其他的都是自己做了惡去那裡安身的,又如何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

還有宋江,幫了不太熟的土匪強盜(劫參辰綱的)害了朝夕相處的同事送死(公人)也算是講義氣嗎?

謝邀。

1

聽到過這麼個小笑話,真人真事,只是口口相傳下來而已:

一討飯的,走在大街上。

問:哪裡人?

答:老子家住山東在山東,殺人放火逞英雄!

這人碰巧跟宋江是老鄉,僅僅是家裡遭災,出來討飯續命。

沒有黑山東人的任何原始意願。很多時候,人們的心目中,英雄好漢,就是有暴力、敢於殺人放火、不怕跟官府放對。哪怕餓得直接去討飯了,心裡的英雄夢還是不滅:殺人放火逞英雄。

天下烏鴉一般黑,山東絕非一枝獨秀。

所謂好漢,擁有武力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大概應該分為三個層次:

底線明晰、德操高潔,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也不忘憂國憂民;

能守底線、為該為之事,無害於國也不去侵害無辜、弱小;

末流的,就是梁山泊上大多數好漢,有暴力無德性。

2

所謂」語文課本描述不符」,那是斷章取義的結果,課本只需要拿出其中一段,弘揚正義,就算完成了教學使命,它不可能把一整本水滸傳放進一冊語文課本。

比如課本上選擇杜甫的《石壕吏》,對政府抓壯丁深痛惡絕,學生學了,也只會停留在對戰亂的厭惡和抓壯丁的憤恨上。其實 《三吏三別》是個整體,老杜是主張至少是同意抓壯丁的:不抓壯丁去打安祿山,怎麼消除戰亂?

杜甫不是簡單地恨抓壯丁,而是恨造成抓壯丁這個後果。

但是,語文課本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都需要循序漸進,不可能一蹴而就。

另一個問題,是看起來好像官府比梁山好漢溫柔多了,高俅殺人很難,比起李逵殺人,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這正是一個社會大動蕩的真實反映:因為皇帝不是好皇帝,導致官府成了爛攤子,於是,李逵就可以隨便殺人了。

水滸傳的最大企圖,是在提示讀者,造成天下板蕩的,不是宋江李逵吳用這些最多可以算得上末流好漢的好漢,而是大宋龍庭。

關於逼上梁山,應該分兩層看。

林沖確實是被直接逼上梁山的。像林沖這樣的軟蛋,都活不下去了,其它的,也都是大局所迫,上了梁山。

大局所迫,也是一種逼。新中國為什麼沒有梁山泊?沒有這個大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著背後的殘酷真相 的精彩文章:

知乎答問:梁山好漢基本死光,施耐庵用心何在?
知乎答問:魯智深在瓦罐寺里為什麼像個地痞流氓?

TAG:名著背後的殘酷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