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晚上為什麼要打更?打更者又是如何判斷時間的?

古代晚上為什麼要打更?打更者又是如何判斷時間的?

在許多古代的影視劇中,晚上總有打更的人,報時的同時還高呼一句: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以前小編還覺得很有趣,因為打更者總是把每個字說得嘹亮,每個音節拖得長長的。現在想到時難免有些疑惑,古代晚上為什麼要打更?打更者喊那麼大聲不會吵到人家睡覺嗎?打更者又是如何判斷時間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古代晚上為什麼要打更?

古代的打更者其實就是相當於現在值夜班的保安,到處走走、巡邏,看看有沒有什麼要緊的事發生,比如看見小偷了,發生火災了之類的,然後及時採取措施,讓事態不再發展下去。

因為古代沒有手錶、手機之類的東西,所以有些讀書人一讀就忘記了睡覺,休息不好;有的農民則是大半夜摸黑起來去地里摘菜;有的工人則會睡過頭……這樣一來,晚上的秩序就不好管理。

所以打更的人巡邏的同時,還兼顧著報時的職責,到了一更、兩更、三更時都要大喊幾句,告訴人們現在的時間點,順便提醒人們小心身邊點著的蠟燭,不要引起火災。

此外,打更者嘹亮地喊那麼一兩句也可以嚇嚇一些膽小的賊人,減少盜竊的事情發生。

接著,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打更者喊那麼大聲不會吵到人家睡覺嗎?

上頭說到打更者是為了提醒人們才喊那麼一兩句的,所以就算是被吵醒的人們也只能繼續睡。但一般來講是不會影響人們睡眠的。古代人自一出生就已經有打更者每晚準時報時,這幾年幾十年下來生物鐘早就已經習慣了,所以並不會因此影響休息。

第三個問題:打更者又是如何判斷時間的呢?

有人以為打更者就是睡一半醒來去外面巡邏一圈再報個時,這樣想是錯誤的。打更者不僅整晚不能睡,還什麼事都做不了,要時刻守著滴漏或是燃香,準確把握時間出去打更。

儘管打更者很辛苦,但是工資卻很低,社會地位也很低。有句俗話說「打更人睡覺——做事不當事」可以看出打更者在古代是被別人瞧不起的一種人。但是古代的人們卻是離不開打更。若是把打更這個職業放在現在的社會,想必再高的薪水都沒人要去干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杜月笙發財後,為何不下葬父母?原因其實很簡單
古今能將廁所寫的如此大氣磅礴,富有內涵,唯有唐伯虎這副對聯了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