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趣!民間傳說中的數學題

有趣!民間傳說中的數學題

民間傳說中的數學題,最簡單的莫過於歌劇《劉三姐》中的對唱了。

秀才唱出一道題:「一個酒壺斤十七,連酒帶壺二斤一。若是你能猜得中,我把香油送給你。」

劉三姐唱答:「你媽生你這樣乖,拿個空壺給我猜……」

原來舊時用的是十六兩秤(每斤十六兩)。一個油壺一斤零七兩,連油帶壺二斤一兩,當然只是一隻空壺啰。類似此類的數學題還有:舊時上街賣肉,賣肉者問買多少肉,買者答道:「一兩半,二兩半,三兩五錢八兩半。快些說,快些算,我要回去吃早飯!」買肉者所說數量,加起來正好一斤(十六兩)。

這道題考的是速算能力。由於是口語,一說即過。加上說者順口,語速又快的話,難度就大了。它要求算者聽力好,算速快。倘若聽後忘前,就註定要失敗了。

民間傳說中,還有一道有趣的數學題:從前,一個放牛娃經過一個山洞時,正遇一夥強盜在裡面分贓。只聽得洞里的一個強盜說:「啷個搞呢(怎麼辦呢),搶來的布一個人分三匹就多了三匹,一個人分四匹就差了四匹。」放牛娃不敢在此久留,忙匆匆地離開了。

請問:洞里有多少強盜,共搶了多少匹布?

解:設強盜有X人,布有Y匹,根據題意,得方程組:

Y-3X=3 Y-4X=-4

解方程組,得X=7,Y=24。代入驗算,符合題意。

答:洞里有7個強盜,共搶了24匹布。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100個和尚。早晨廟裡吃稀飯饅頭。稀飯隨便添(乘),饅頭按規定大和尚每人吃3個,小和尚3個人吃1個。100個饅頭正好分完。

請問,廟裡有多少個大和尚,多少個小和尚?

解:設大和尚就x個,小和尚就有(100-x)個,根據題意得方程:3x+(100-3x)/3=100

解方程,x=25,代入驗算,符合題意。

答:廟裡有25個大和尚,75個小和尚。

另一個民間傳說就更有意思了。兩農婦上街賣李子。農婦甲賣的是一分錢兩個;農婦乙賣的是一分錢三個。賣到後來,兩個農婦各剩下30個李子。農婦甲因事要離開,拜託農婦乙幫她賣。她把李子倒進了農婦乙的籮筐,說,你賣兩分錢5個就行了。可是,李子賣完,與單獨賣竟差了一分錢。這之中既沒有四捨五入的問題,也不存在計算上的差錯。可是合起來賣與分開單獨賣就相差一分錢。

大家來看看,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

還有一道題是一首詩:

「遠看巍巍塔七層,

紅光點點倍加增。

共燈三百八十一,

請問尖頭幾盞燈?」

要解此題,先要讀懂這首詩,理解題意,然後運用數學裡的等比數列知識就迎刃而解了。

讀書使人明理,讀書讓人聰明。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重視讀書學習。

老百姓常說:「養兒不讀書,只當喂條豬」。他們用最樸素的語言說出了讀書學習的重要性。祖國建設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同學們,朋友們,為了中華之崛起,努力學習吧!

配圖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峽詩抄 的精彩文章:

TAG:三峽詩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