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軍進入東北後,用一兇狠的方法打擊日軍,1400名日軍僅53人倖存

蘇軍進入東北後,用一兇狠的方法打擊日軍,1400名日軍僅53人倖存

二戰後期,日軍自知戰敗不可避免,但仍在做困獸之鬥,居然還叫囂著本土決戰。特別是盤踞在中國東北的70多萬日本關東軍,可是日本所依賴的重要力量,在許多朋友的印象中。蘇軍對日本關東軍宣戰之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基本上很輕鬆就將日軍打敗了,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據史料記載,1945年8月9日凌晨,關東軍參謀長秦彥三郎還在貪圖享樂,當他得知蘇軍正在進攻東北時。居然十分輕蔑地說道,「這次一定要給蘇聯人一點顏色看看。」隨即便展開作戰計劃,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秦彥三郎居然主張主動進攻,打敗來犯的蘇軍。大家要知道的是,當時蘇軍可是有百萬之眾,並且武器裝備優良,秦彥三郎的想法簡直是可笑至極。但不能否認的是,蘇軍在進攻前期的確遇到了不小的挫折,當時蘇軍動用數千門大炮瞄準關東軍陣地,進行了狂轟濫炸。

隨即蘇軍開始以集團軍為單位向前推進,不過日軍盤踞東北長達14年,建立了大批堅固的永久工事,地下更是有四通八達的地道。蘇軍的裝甲車根本用不上,而步兵衝鋒更是傷亡慘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蘇軍重新制定了一整套的作戰方案。蘇軍開始動用大炮和飛機、以及坦克對日軍進行持續的轟炸,徹底打垮日軍在地面上的永久工事,隨後將日軍全部逼進地下工事裡面。然後蘇軍派出大量的機槍手和投彈手,死死守住地下工事的出口,結果在長時間的對峙下,日軍很快就出現了彈盡糧絕的局面。特別是在藥品方面,更是極為匱乏,然而日軍卻無法突圍,畢竟在工事出口守著的就是蘇軍。許多日軍傷兵因為得不到及時治療,最終活活死去,不過蘇軍做到這樣後,卻並不滿足,還想出了一個更為厲害的辦法。

據史料記載,蘇軍進入東北後,在攻佔虎頭要塞的時候,用一兇狠的方法打擊日軍,這便是專門調來了一大批燃燒彈。蘇軍將這批燃燒彈放在虎頭要塞的各個出口,燃燒彈在點燃之後會迅速消耗附近的氧氣,並且產生大量的煙霧。這些煙霧將工事里的日軍士兵折磨的痛不欲生,有些日軍士兵在求生欲的驅動下,最終朝著出口的方向跑去。結果早已埋伏在出口的蘇軍機槍手和投彈手,讓日軍死傷慘重,後來倖存下來的日軍士兵說道,「天皇陛下在8月15日已經宣布投降,然而虎頭要塞的戰鬥卻一直持續到8月27日。」其實據相當多的資料揭露,最開始是日軍不願意投降,後來被打怕了之後,被迫選擇投降。然而此時蘇軍卻開始不接受日軍投降,最終將大部分日軍殲滅。據統計,虎頭要塞中本來是有1400名日軍士兵,結果1400名日軍僅53人倖存,其餘全部被殲滅。

筆者認為,二戰時期的蘇軍不愧是戰鬥民族,十分推崇鐵血政策,特別是對待日軍,更是毫不留情。將日軍打的是節節敗退,特別是在東北的戰役,更是將60多萬日軍戰俘全部押送到西伯利亞,逼迫這些日軍戰俘從事繁重的體力活。結果死在西伯利亞的日軍戰俘不計其數,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日本一直都很忌憚蘇聯。在整個二戰中,侵華日軍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最終被蘇軍這樣對待,也算是得到了報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史上唯一被凌遲處死的皇帝,年僅16歲被割1516刀,沈葆楨說一句話
歷史上最痴情的皇帝,登基後迎娶34歲的奶媽,年僅23歲便英年早逝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