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完美、以及極度簡約的規則創造了這個世界

不完美、以及極度簡約的規則創造了這個世界

不完美、以及極度簡約的規則創造了這個世界

我也不知道我想說什麼,我也不知道我所說的到底意味著什麼,只是在看書過程中,突然有所感觸,提筆寫下罷了,也懶得去分辨自己的真正感覺。也許這就是隨筆吧。

在飛機上看《跟著霍金看宇宙》這個小小的紀錄片。不得不說,這部紀錄片拍的挺好的,宏大的宇宙視角,絢爛的恆星出生滅亡過程,看得很過癮。

看完以後,在我腦海中,留下了2個關鍵詞:不完美,以及極度簡略的規則。

不完美、一切波瀾壯闊的起源

在劉慈欣的三體中,曾經說過一個詞「死亡之舞」,就是2顆大小相當的恆星,被相互的引力所吸引,繞著對方旋轉。由於沒有其他參數的介入,這樣的循環會持續到宇宙末日,這一幕看起來充滿著活力,但是實際上對於這兩個恆星來說,他們已經死去,因為一切都不會發生變化了。那麼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呢?當最初大爆炸發生的時候,宇宙中僅僅只有一團一團的氣體,如果一切都如此完美,那麼所有物質將處於一個引力平衡點上,而不會發生聚集。爆炸後所產生的物質將不斷膨脹,彼此離開得越來越遠,直到最後,各種物質之間失去了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整個宇宙陷入一片死寂中。

正是由於這個宇宙沒有那麼完美,氣體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於是「重力」這個宇宙中最重要的因素開始發揮作用。分布不均勻的物體在重力的作用下開始聚集,並且在重力的作用下,氫元素開始發生裂變反應,放出巨大的能量。而隨著能量釋放完畢,恆星不斷地坍縮,最終引發超新星爆炸,在一片爆炸中,大量恆星的能量被釋放出來,同時在核心部位形成了黑洞。雖然,也許宇宙的未來已經註定 - (不是陷入大坍縮,就是陷入死寂),但是正是由於這些不完美,這個過程顯得如此波瀾壯闊,而不是如此平坦而沒有起伏。

這些攝人心魄的戲劇,起因僅僅是因為「不完美」。因為完美的狀態意味著一切將維持現狀。同樣的,我們是否也應該更開放地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呢?

最簡單的規則才能在大格局下發揮作用

當我們把視野擴展到宇宙這個維度下,那麼所有細節元素都會被抹去。

當我們討論一個微觀事件的時間,我們不得不考慮諸多要素,例如從地球的維度來說,任何一個超過500米直徑的小行星都是一個大事件。但是,當把視野上升到宇宙維度,那麼哪怕一個星系的隕滅,都不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因為起作用的僅僅是重力、聚變裂變反應、以及退行速度等寥寥無幾的幾個要素。雖然這些要素的數值哪怕變化1%都將引起巨大的變化,但是,其他的要素,對於結果並無影響。

為了對於這個概念的理解,我簡單套用一個商業的環境。對於一個相對較小的公司,或者說生意來自於少數幾個大型客戶的企業,業務發展過程中必然存在大量的不確定因素,即使是客戶方面的一個簡單組織結構變化,都會使得企業業務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如果我們討論的客戶不是幾十個,而是幾百萬乃至於幾千萬客戶的時候,某個客戶企業的組織結構調整不會對你造成什麼可以感知的影響,即使某幾個客戶關門大吉了,也不會有我們造成什麼值得關注的變化。對於客戶基數巨大的企業,反而更加關注人口基數的變化,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法制環境的完善等。這些要素,對業務的影響顯得更加深遠而不可逆轉。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一個宇宙的模型反而相對比較簡單,因為就是幾個要素,就能模擬整個宇宙的變化。但是,對於一個更小的環境,比如地球的未來到底會發生什麼變化,就很難預測了,也許地球會毀滅在愚蠢人類的核武器下,也許地球會毀滅在人工智慧之下,也許地球在下一秒就毀滅在一場我們根本無法預測的超新星爆發中,有太多太多的要素,會如此深遠地影響著地球的未來。

但是在宇宙格局下,這一切意外都無足輕重,對宇宙造成影響的,僅僅是光的速度,僅僅是重力的作用,僅僅是大爆炸那一刻的初始速度。在任何微觀上要素,都無法與這些最基礎的規則相抗衡,一切都已註定,未來已成定局,差別無非是這一秒,還是下一秒;差別僅僅是是否這裡曾有那麼一瞬的閃光,對於宇宙無從輕重,對於我們就是全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峰小窩 的精彩文章:

TAG:海峰小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