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講解員課程 昆蟲夜觀

講解員課程 昆蟲夜觀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月夜》 劉方平

你聽見過夜晚的蟲鳴,那你在夜晚近距離觀察過昆蟲嗎?在520這個充滿愛的特殊日子裡,讓我們一起走進昆蟲的世界,感受它們的神奇!

下過雨後,夜晚的長風公園也顯得格外安靜。從4號門沿路而行,很快我們就在酢漿草老師的帶領下發現了雨後常見的「鼻涕蟲」,學名蛞蝓。它是一種軟體動物,雌雄同體,外表看起來像沒殼的蝸牛。體表濕潤有黏液,看起來有些髒兮兮,這也是被人們稱為「鼻涕蟲」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大家不要小瞧它分泌的黏液,這種黏液具有強附著力,可以保證蛞蝓在不平坦的地形中生存。

蛞蝓 [kuò yú]

走著走著,火眼金睛的小夥伴就發現了擅於偽裝的象甲,俗稱「象鼻蟲」。象甲觸角呈膝狀,喙突出。絕大多數的象甲是陸生的,行動遲緩、假死性強,少數有趨光性。

象甲

小小的尺蠖可謂是「蟲子界的行為藝術家」。幼蟲身體細長,行動時一屈一伸像個拱橋,休息時身體能斜向伸直如枝狀。靜止時,常用腹足和尾足抓住樹枝,使蟲體向前斜伸,頗像一個枯枝,受驚時即吐絲下垂。尺蠖以果樹,茶樹、桑樹、棉花和林木等為食。關於尺蠖還有一個詞語,即尺蠖效應。指的是無論尺蠖是收縮,還是伸直,都只朝著一個方向。

尺蠖

你見過飛蛾撲火嗎?你知道飛蛾為什麼撲火嗎?

據說飛蛾在夜間飛行時是以月光和星光作為導航參照物。由於月亮和星星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當光線到達地球時,可以看作平行光。飛蛾只要使自己與光線保持固定的角度,就可以朝一定的方向飛行。在燈光出現後,飛蛾看到燈光時,錯誤地認為這是月光。於是它就用這個假「月光」來辨別方向。可是,由於燈光離飛蛾很近,其光線呈中心放射狀,飛蛾為了使自己同光源保持著固定的角度,就會不停地繞著燈光打轉轉直到最後筋疲力竭地死去。

尺蛾——上文中尺蠖的成蟲

蝴蝶?蛾子?傻傻分不清楚。一般蝴蝶和飛蛾,主要是在外觀及生活習性上有較大的的區別。多數蝶類,頂端有膨大的棒狀觸角,而蛾類觸角頂端呈針尖樣彎曲或整個觸角呈羽毛狀,只有少數蛾類(如天蛾科、斑蛾科)由於白天活動,觸角與蝶類相似。在休息方式上,蝶類是四翅合攏豎立於背上休息。而蛾類則是將四翅平鋪休息。此外,蝴蝶的活動時間是嚴格的定義在白天,而蛾類是不分晝夜地飛。這就是兩者的主要區別。

蝴蝶

中華大蟾蜍

雨後的長風公園裡見過最多的除了蝸牛就是蟾蜍了。中華大蟾蜍屬水陸兩棲動物,喜濕、喜暗、喜暖。白天棲息於河邊、草叢、磚石孔等陰暗潮濕的地方,傍晚到清晨常在塘邊、溝沿、河岸、田邊、菜園、路旁或房屋周圍覓食,夜間和雨後最為活躍,主要以蝸牛、蛞蝓、螞蟻、蚊子、蝗蟲及多種有趨光性的蛾蝶為食。

時間總是匆匆忙忙,夜觀昆蟲就在一路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但愛自然,觀昆蟲的心一直在路上。

我們的大合影

文/板栗

圖/白鷺,桑葚,虞美人

編輯/小河

綠色營

綠色營由著名環保作家唐錫陽發起成立於1996年,是一個積極探索自然,學習自然,保護自然和喜悅自然的青年自然生態保育民間組織,以培養和發展自然保護青年為己任,通過發揮青年的作用與影響力,為環境保護做貢獻。現已在廈門註冊廈門市湖裡區綠色營生態文明推廣中心。

綠色營上海小組立足於上海,通過舉辦定觀活動、校園導賞、自然體驗營期活動培養愛自然的講解員,傳播自然教育,分享自然之美。

綠色營上海小組

郵箱sh@green-camp.or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色營上海小組 的精彩文章:

TAG:綠色營上海小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