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悲慟!一周內三位醫生離去,一位勞累猝死,兩位抑鬱自殺!

悲慟!一周內三位醫生離去,一位勞累猝死,兩位抑鬱自殺!

導讀

高強度、高壓力、高風險。

來源:醫脈通

作者:常乾坤

@江淮醫學公眾號爆料,5月28日清晨,蚌埠市某家衛生院的一名呂姓醫生突發心肌梗塞猝死,年僅38歲。原來在猝死前,呂醫生的一名男性患者發生術後感染,因此感到壓力非常大,在去世前的20多天都沒怎麼睡好覺,靠抽煙來排解,最終身體被壓垮。

@七一從文公眾號爆料,5月28日下午,哈爾濱某三甲醫院一位優秀的醫學教授、心血管專家甘醫生,從自己家24樓墜下,結束了生命,年僅48歲。據了解,甘醫生生前曾被抑鬱症困擾。

據微博博主@急救醫生賈大成爆料,6月4日,一位年僅54歲的同事自縊身亡,他的人品、業務都是一流,但患了一年多抑鬱症……賈醫生表示好長時間沒有流過淚了,此刻卻不能自控。

關注醫生健康早已刻不容緩!

一周之內,三位醫生同仁非正常離世,既令人悲痛,又讓人惋惜。如今,類似的悲劇接二連三被爆出,代表了行業內的一個尷尬現實——高強度、高壓力、高風險。

中國醫師協會在1月9日發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二、三級醫院的醫師平均每周工作都在51小時以上,33.2%的醫師罹患一種疾病,31.1%的醫師認為身體狀況對工作造成了中度以上的影響,19.2%的醫師認為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很好。

這樣的數據雖然只是一個數字,但背後卻是眾多同仁遭受高強度工作下步履蹣跚的縮影,更是導致不少同仁過早離世的根源。

一位位行業同仁的離去,留下了眾多的遺憾,帶給我們諸多的反思。但是我們的反思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應落實在實際的管理舉措中,相關部門讓我們醫護人員的人身健康切實得到有效的保障。

重視醫生心理紓解尤需重視!

作為救死扶傷的醫療行業,本應該是受人尊重、社會認可、實現價值的,但面對日復一日的大量工作,面對隨時可能被打、被罵的風險,面對無休止的考試、培訓與檢查,面對不斷提高的各項指標與效益要求,再加上付出與收入的不成比例,使得不少同仁的心理壓力驟增。

2005 年,國內通過抑鬱量表對上海各級醫院醫生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有 69.4% 的醫生呈現不同的抑鬱狀態。

2012 年,中國醫科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醫生的抑鬱傾向率高達 63.8%。而今隨著業內勞動強度、執業風險、社會壓力的進一步加大,這一數字必定更大。

2018年的一份調查顯示,患抑鬱症的醫生自殺風險性更大,男醫生為普通人群的3.4倍,女醫生則高達5.7倍。

因此,當我們在呼籲重視醫生身體健康的同時,還不容忽視其心理健康。在不少醫院都有心理科及心理醫生,所進行的診療範圍不應只局限於患者,醫院在儘可能地為醫護人員減壓的同時,還應當為院內員工的心理紓解提供便捷。

醫不自醫不該成為行業悲哀!

不管是醫院,還是社會,在日常的診療中,過度強調我們要服務好患者,還特別指出患者至上,把所有的壓力和責任都轉嫁給了醫生。

在常人眼裡,醫生是健康、陽光的,甚至有人好奇「醫生怎麼還會得病」。他們認為只要來醫院看病,醫生就要能將其治癒;他們認為病人看不完,醫生不能吃飯、喝水、上廁所;他們認為醫生開藥、檢查都是為了收紅包拿回扣……

這樣的誤解都是沒有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醫生是人,不是神,也要吃飯、休息,也有七情六慾,也會煩躁不安。只可惜,不少人對待醫療行業吹毛求疵的態度一直有增無減,每一個從業當事者都感到了與日俱增的壓力。

當身體被無情地損耗,當情緒被無限地壓縮,當壓力被無休地增大,疲憊猝死、抑鬱自殺、暴力傷醫等一系列的悲劇便接踵而至。可悲的是,仍舊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個例,更可悲的是,悲劇依然在一件件的發生,我們卻無能為力。

古人有句成語為「醫不自醫」,是指醫生能給別人治病,但不能醫治自己的病。「醫不自醫」是一種悲哀,不該成為行業的現實。

醫生不但是醫術高明、解除他人病痛的白衣天使,還應當是積極向上、重視自身健康的學習榜樣。希望每位同仁都能有健康的身體、陽光的心態,以保證自己既有生命的寬度,又有生命的長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抑鬱症+焦慮症,曾一度讓我墜入深淵:我用了五年終究是走出來了
抑鬱症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帶給人這麼大的衝擊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