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吸取F35研製教訓,美國六代機要參考殲20研製思路研發

吸取F35研製教訓,美國六代機要參考殲20研製思路研發

原標題:吸取F35研製教訓,美國六代機要參考殲20研製思路研發


自2004年F22服役後,美國戰機進入隱形時代已有14年,而其隱身戰機擁有量也達到了400架左右。按照大概25年一代戰機的時間(F22服役速度有所推遲),美國新一代戰機,也就是第六代戰機的服役時間大概還有10年,而其露面/首飛的日子,也就不遠了。空天防務觀察近日發布文章稱,美國六代機即將進入型號研製階段,美國空軍初步投資102億美元。


諾格公司發布的六代機想像圖


美國空軍6代機計劃始於2008年(提出設想),2010年對技術概念發布諮詢書,2015年正式編入預算,項目啟動,並命名為「下一代空中主宰」項目(NGAD)。2016年,美國6代機修正為「穿透性制空」概念,2018年正式進入型號研製階段,並計劃於2028年左右交付,2030年形成初步作戰能力。按此進度計算,美國6代機的露面/首飛時間大概在5年後,也就是說,時間剩的不多了。



對於六代機,美國空軍當初的設想是研製一種類似於5代機面對4代機那樣,整體跨越式的戰機,比如高超音速(5-6馬赫)、臨近空間飛行(3-6萬米),超大航程(6000公里以上)、超級隱身(全方位、全頻譜、極度隱身)等,但殲20的「意外提前」出現打亂了美國的計劃。美軍認為,殲20的出現嚴重挑戰了美軍的技術優勢,F22、F35這類戰機在面對殲20時不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甚至部分性能還有劣勢,因此美軍急需新一代的產品來達到壓制性效果,因為,美軍對六代機的要求發生了改變。


美國不再尋求那種完全跨代式的概念,甚至不再遵循傳統的劃代理論,而只是稱其為下一代空中主宰。美軍拋棄了一些暫時不成熟/研製時間較長的技術要求,比如高超音速、臨近空間飛行等,但保留了對超級隱身、大航程、高級網路化作戰等相對成熟的要求,以期儘管完成裝備研製。為此,美軍吸收了F35項目研製過程中的種種教訓,比如新技術太多(造成研製推遲)、追求完美(把太多的功能融入一身)、進度拖沓等,由美國「快速能力辦公室」督促,高度重視研發速度,要求採用敏捷採辦、原型化等多種方法,儘早實現6代機的服役。美軍嚴格要求以2030年為形成戰鬥力的時間節點,並以此倒推各項進度,務必儘快實現對中方殲20戰機的壓制能力。



為了加快研製進度,美軍不惜要求戰機研發採用「漸進式」升級的方法:在開始不追求性能的全面達標,在服役過程中不斷的去完善。不得不說,這個風格頗有些「學習殲20研發過程」的意思,畢竟F35跟殲20的進度對比太明顯。看來因為殲20的出現,美軍這一次是真的擔心了。


對於美軍的6代機,我們也應該重視起來,我們已經趕上來了,不能再讓美軍拉開代差:一、我們要加快自己的6代機的研製。二、不要過多的裝備4.5代重型戰機,以節省資金加快性價比更高的殲20的裝備速度。三、適當增加軍費比例,目前我國軍費佔GDP的比例只有1.23%,不僅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低於一堆沒多少壓力、軍費廢弛的歐洲諸國,也已經是多年來的歷史最低點。如果多年後可能面臨一場規模不小的戰爭,那麼還是早做準備的號。四、開始部署實施殲20的升級計劃。


從美軍目前對6代機的要求看,超級隱身、大航程、高級網路化作戰等更接近於「量」的改變,壓制效果並不明顯。就隱身來說,目前隱身效果主要針對的是雷達,對光電/紅外探測系統的效果並不是很好(比如航展中我國此類裝備宣稱的對F22的發現距離已經達到了100公里左右),這也就成為了目前破解隱身技術的一個突破口;所謂超級隱身,依然要面對這個問題。所以,殲20下一步要重點突出該裝備的技術進步和升級。


好的武器是戰力的倍增器,目前我國激光武器技術已經和美國處於同一檔次,儘快研發並裝備戰機用戰術激光武器是我們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方法。一旦殲20的升級型裝備了戰術激光武器,不僅對導彈的防禦能力大為提升,而且可以大大抵消美軍六代機的技術優勢。



如果說歷﹒史上打仗主要靠人,19世紀後打仗更多的靠武器,那麼現在隨著智能化、無人化的開始普及,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那就是靠「科學」的時代。所謂人的因素,也更多的體現在了平時經濟、科技的發展和積累(你若能力強,那麼在平時的發展中就能比別人快,比別人強),並由此而引起的裝備性能的提升和規模的積累。一個顯然的事實是,我國整體經濟、科技的實力在逐漸的接近頭號強國,那麼,我們的軍事力量的發展也必然會走向這個趨勢。美方妄圖依靠6代機的出現來實現對我空軍壓制性效果的企圖,終將會如泡沫一般破滅!

作者:唐志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曦軍情 的精彩文章:

不讓我們參加軍演?中國派出一種船,威脅度堪比航母
印度悲劇的坦克研發之路:最大的不幸是找錯了對手!

TAG:晨曦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