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超清文物 賞傳世之寶(陸)

看超清文物 賞傳世之寶(陸)

本系列為大家帶來的是:收錄了於寶島台灣台北故宮博物院,所展出了中國古代超高的繪畫鑒賞。

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 ,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宋高宗《書女孝經馬和之補圖 上卷》

宋 西元960-1279

《女孝經》是唐朝侯莫陳邈之妻鄭氏所作,內容在闡述孝道真義及各種女性的禮儀規範。原有十八章,畫卷僅存其半,采一圖一文的裝裱形式,舊題為高宗書馬和之繪。馬和之,錢塘人。高宗紹興間中進士,高宗、孝宗深重其畫。筆法飄逸,自成一格。

此作中人物鉤勒細謹,面容清雅秀逸,筆墨雖極為精到,但與馬和之並不似,反倒更近於馬麟(13世紀)的風格;而且幅前所謂高宗題字,也較近於理宗(1225-1264在位),故宜易名為〈宋人書畫女孝經〉。

宋徽宗《文會圖》

宋 西元960-1279

本幅描繪一群文士在池畔園苑中飲宴的情景。偌大的黑色方形漆案,設置在樹下,案上成組餐具與果食擺滿桌面。近處另有一群僮僕在小桌上備茶。人物均神情雅俊、眉清目秀,器用、園景描繪細緻講究,應為徽宗朝畫院的精工之作。由畫幅上端兩側宋徽宗及蔡京題跋,可推測畫中圖像應與唐十八學士〈登瀛州圖〉相關。雖然精緻華麗,卻仍流露文雅氣息,足堪代表宋徽宗對畫院的要求與成果,無論在畫作品質或研究價值上,均屬難得之重要畫跡。

《江帆市圖》

宋 西元960-1279

本幅畫兩峰迴抱,山寺、野店隱現其間,廟宇坐落山坳,依山而築。谷間雲霧裊繞,飛鳥陣陣,一派黃昏景象。全幅畫船、人物、建築、樹木、水紋等景物用筆,細膩精緻。舉凡船隻結構、設備,山寺、野店之建築,無不描繪精確,人物神態形貌皆栩栩如生。在構景方面,景物集中於左半邊,嚴謹寫實;用色則呈簡澹清雅,畫幅雖小,山城點染卻是生意盎然。畫上未署名款,據筆墨畫風研判,應是接近北宋燕文貴(活動於10世紀末)時代的精彩作品。

《如來說法圖》

宋 西元960-1279

佛陀半跏趺坐於蓮座,座側有二天王、阿難、大迦葉和二供養菩薩圍繞。坐佛長眉細目,法相莊嚴;二天王身穿盔甲,手持劍槊,神情威武。全作人物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畫幅四角分鈐「雙龍」、「政龢」、「政和」、「宣龢」共四個半印,符合「宣和裝」鈐印形式,可知曾為徽宗內府所收。畫中供養菩薩體態豐腴,衣紋沿線以墨暈染,仍見晚唐餘風;而坐佛肉髻低平,髻底有一隆起物,具宋代佛像的特色,推測畫成時代或在北宋早期。

《宋人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宋 西元960-1279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76.8公分 橫:76.2公分

觀世音又稱觀音,是我們最熟悉的一位佛教人物。這尊觀音與常見的一頭兩手的顯教觀音像不同,祂的頭頂共有二十六個菩薩頭和一個佛頭,有一千隻手,每一隻手的手掌中間又有一隻眼睛,所以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密教觀音的一個重要典型。

萬頃波濤,四天王背負著一座七寶蓮台,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十分莊嚴地站在台上。左右各有兩位菩薩隨侍,下方的天龍八部雙手合什,向觀音菩薩示敬。觀音菩薩頭戴化佛寶冠,紺發垂肩,雙唇上下都有鬍髭,仍作男相。但五官秀美,已流露出女性化的特質。全圖賦色妍麗,瓔珞裝飾和七寶蓮台都描繪得十分仔細。人物衣紋線條柔勁流暢,這些特色都與傳至日本的南宋佛畫十分類似,是一幅難得的南宋佛教繪畫精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的第一家夜市,處在中國的北方威尼斯
一個靠文官領兵打仗屹立不倒三百年的王朝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