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圖說德法世仇的形成與和解,阿爾薩斯和洛林到底屬於誰?

圖說德法世仇的形成與和解,阿爾薩斯和洛林到底屬於誰?

德法在百餘年時間裡曾是勢不兩立的對手,他們為爭奪歐陸霸權常常兵戈相向。早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已完成中央集權的法國或扶植代理人,或直接出兵干預以染指德意志事務,為的就是維持德意志的封建割據狀態。而當普魯士,這個德意志舉足輕重的邦國逐漸興起後,自然會遭到自詡為歐陸霸主的法國的無情打壓。

圖說德法世仇的形成與和解,阿爾薩斯和洛林到底屬於誰?

1806年,一代梟雄拿破崙用時不到三周即拿下柏林,而此時普魯士盟友俄國還未出發。而戰後所簽訂的《提爾西特和約》對普魯士來說更是奇恥大辱,其需將易北河以西劃入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亞王國,瓜分波蘭時所得之地則併入由薩克森國王擔任大公的華沙大公國。就這樣,戰前尚有30.5萬平方公里的普魯士王國狂降半數疆土,人口亦從千萬降至493萬。如此苛刻和約,激化了普法矛盾,更加劇了德法世仇的形成。

阿爾薩斯和洛林問題長久以來都是德法鬥爭的焦點。那阿爾薩斯和洛林到底屬於誰呢?

該地從962年奧托一世加冕為帝開始,是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後來消除國內封建割據的法蘭西王國為實現歐陸霸權開始頻繁對外擴張,1556年兼并了洛林地區的圖爾、梅斯、凡爾登3個主教管區,1648年時則憑藉三十年戰爭取得除斯特拉斯堡之外的阿爾薩斯地區,1697年時經過九年的大同盟戰爭迫使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斯特拉斯堡割予了法國,而1766年時法王路易十五以女婿的身份接管了斯坦尼斯瓦夫一世死後的洛林公國。就這樣,整個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被併入了法國版圖,直至普魯士打敗拿破崙三世,完成統一德意志的偉業。

圖說德法世仇的形成與和解,阿爾薩斯和洛林到底屬於誰?

1871年時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除索取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外,還要求法國賠款50億法郎,而且在賠款償付完畢之前德軍需留駐法國境內,期間產生的軍費還要由法方負責。德國雖然報了拿破崙的一箭之仇,但德法雙方的裂痕卻更深了。

後來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對立廝殺和不留情面的清算,更加劇了德法雙方的敵對情緒和不信任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雖然法國損失了1/10的人口和1/4的產業,已是傷痕纍纍,但其仍握有戰後歐洲大陸的軍事戰略優勢,且希望憑藉戰勝國的身份,一勞永逸的消滅其昔日的宿敵,就這樣,最大限度削弱德國的方案出爐啦。具體要求包括: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佔領薩爾礦區;在德國萊茵河左岸建立一個受法國保護的萊茵共和國,德南部則建立獨立的巴伐利亞國家;德國需支付2090億金法郎的賠款和徹底裁減軍備,交出全部海外殖民地(法國一戰中的物質損失共1340億金法郎)。戰後的法國,是希望通過嚴厲制裁德國實現重奪歐洲霸權的目標。

圖說德法世仇的形成與和解,阿爾薩斯和洛林到底屬於誰?

當然,徹底清算德國的方案勢必會遭到英、美的阻撓,因為他們不願看到法國獨霸歐陸,且法國戰後滿目瘡痍的經濟又削弱了其在外交鬥爭中的實力。但即便如此,德國仍然損失了13.5%的歐陸面積,萊茵河西岸的德國領土由協約國佔領15年,東岸50km內則不許設防,且法國如願獲得薩爾煤礦開採權和實現了限制德國軍備的構想,似乎禁止生產和輸入坦克、裝甲車,不得擁有主力艦、潛艇和航空兵力的德國才能使法國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但此舉卻加深了德國對法國的仇視態度,戰後德國外交的基本目標就是要擺脫《凡爾賽和約》的束縛,重新恢復大國地位。這為日後希特勒的納粹黨獲得德國軍隊和壟斷資本家支持埋下了土壤,當然也種下了復仇的種子。所以在1940年6月,德軍僅用時6周就打垮了號稱擁有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後,希特勒拋出了一個比1918年強加給德國的屈辱和約還要苛刻的停戰協定。

圖說德法世仇的形成與和解,阿爾薩斯和洛林到底屬於誰?

和約是在巴黎東北方的貢比涅森林簽署的,那裡是1918年德意志帝國屈膝投降的地方。然而22年後,歷史向法國人開了一個莫大的玩笑,他們扮演了22年前德國人極不情願扮演的角色。而且當年法國福煦元帥與德國簽訂停戰協定時所用的列車也被從法國國家博物館裡拖了出來,正是在這個曾經代表著法蘭西勝利印記的列車裡,法國人體味到了極端的恥辱。法軍需解除武裝並將武器彈藥交予德國;其北部和西部約佔全國3/5的地區為德國佔領區,由法方負擔全部費用;西南部的非佔領區則由貝當政府治理,因治所在維希,故稱維希法國。法蘭西已陷入了亡國的深淵。

圖說德法世仇的形成與和解,阿爾薩斯和洛林到底屬於誰?

正是因為難以忘卻的痛楚,使得二戰後的法國仍然主張分割德國,並由其佔領薩爾和管理萊茵河左岸,歷史似乎又要重演。但已淪為二流國家的法國缺少對德強硬政策的實力基礎,戰爭的破壞使其不得不依賴馬歇爾計劃援助,所以接入美國軌道的法國必須轉變對德政策。而且二戰後嚴重衰落的西歐,面對蘇聯和東歐的進逼以及美國的經濟滲透和控制,必須要團結為整體,1951年,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簽署煤鋼聯營協定,此種煤鋼共同市場的建立,開闢了以經濟聯合解決歐洲統一問題的新途徑,當然法蘭西民族深深的怨德情緒,也因把西德重整軍備的關鍵部門置於了共同管理和監督之下而得到了緩解。交惡百餘年的法德矛盾開始化解,而戴高樂開創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後奉行的獨立自主政策更是推動了法德關係的改善。戴高樂獨立自主政策是爭取和維護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大國地位,並以歐洲聯合為基礎抗衡美國的全面滲透,所以其兩個基本點是法國中心和法德聯盟。就這樣,縈繞在法德之間百餘年的矛盾對抗關係逐漸得到了全面和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明號 的精彩文章:

德國歷史地圖系列——普魯士的崛起和版圖變遷,從2萬到30多萬平方公里
德國歷史地圖系列——普魯士的版圖變遷,從2萬到30萬平方公里

TAG:大明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