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做個不自信的人,是有好處的

做個不自信的人,是有好處的

作者:叢非從

來源:叢非從(ID:congnotcong)

關於自信

很多來訪者找到我的時候,會問我一個問題:老師,我怎麼才能變得自信?

這時候我就會首先跟他們探討你為什麼要自信。

我發現很多對現實處境不滿意的人,格外渴望變得自信。因為他們的潛意識裡裝著幾個信念:

如果我自信了,就更容易成功。

如果我自信了,我就可以去做很多事了。

如果我自信了,就會更被人喜歡。

回想我上學的時候,也接受過很多「自信」教育,好像自信是成功的必經之路似的。以至於我每天都在苛責自己:你為什麼這麼不自信!

現在想想,當時對於「我不自信」的想法還挺自信的。

其實自信是個中性詞。自信其實更容易讓人成功,也更容易讓人失敗。自信會更被人喜歡,也會更不被人喜歡。自信讓人舒服,也更讓人不舒服。

有的人之所以不自信,是因為潛意識非常清楚自信的壞處以及不自信的益處,所以它幫你選擇了最好的那個。

你要相信潛意識幫你做的選擇。

自信有至少3個壞處

1. 自信讓人成功,也讓人失敗

你觀察這個世界,你會發現死得快的、輸得慘的,都是自信的人。當然不排除小部分人通過自信獲得了成功和極大成功,但其實大部分你看起來成功了的人的自我體驗卻是「我並不夠好」、「我還不夠好」。

所以你並不知道到底是自信更容易讓人成功,還是自卑更容易。

像史玉柱這樣自信的人,自信到不靠銀行貸款來蓋巨人大廈,結果成為了全國首負。為了逃避壓力去爬喜馬拉雅山,差點沒掛在那。幸運的是後來又扭轉了,人變得成熟了,沒以前那麼自信了,就成了首富了。

而牟其中就沒那麼幸運了,用罐頭換了飛機,一夜暴富後更自信了。然後就想在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讓印度洋上的暖氣流經尼泊爾吹進青藏高原。我也想像了下青藏高原變成青青草原的樣子。可是……最後……2016年他終於出獄了。

成功也許的確跟自信有關,但失敗也是跟自信有關啊。

你可以說自信不同於盲目自信。怎麼區別呢?哪個自信的人覺得自己是盲目的?由你這個觀察者來決定?

說一個人自信,其實跟說他傻啦吧唧的沒什麼區別。當你覺得一個人「彪呼呼」的時候,那個人的感覺就是「我很自信」。

自信的人,是果斷的。自信的人敢於冒險,敢於往前沖,敢想,敢幹。自信的人並不是衝動,當然有時候也是衝動。

他有時候也會制定計劃,思考利弊,但很少會猶豫不前,思前想後。

自信的人不需要準備得太充分,他感覺差不多了就去幹了。自信的人不一定追求完美,但追求問心無愧。

是不是聽起來很棒?

是不是很迷戀這種感覺?

是不是很想成為這樣的人?

自信的人也不知道他哪來的資本,他就是感覺我能行。然後就去做了。然後就……

犯錯了。

失敗了。

自信的人會無意識過高地評估成功率,現實對他們打臉也就比較狠。

有的自信的人就會在被打臉中變得懷疑、謹慎、擔心,從此小心前行,漸漸在安全中成功,沒那麼自信了。好聽的詞就叫:居安思危。

有的自信的人在被打臉後則變得更加不服、不甘心、不認命,從而變得更加冒進、盲目,有時候會被自信衝擊到了頭,失去了部分理智。好聽點的詞就叫:賭徒。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比賭徒更自信的了。他就是相信我能贏。

自信的結果,就是敢做了。敢做的結果,就是做事情更快更多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做的事越多,成功的事就越多,失敗的事也同樣越多。

所以自信的好處之一,就是成功的事情變多了。可壞處之一,也是失敗的事情變多了啊。

那麼問題就來了:

你能接受自己失敗嗎?

你能接受自己犯錯嗎?

你能接受結局不完美嗎?

你能接受事情做糟糕的時候,別人的眼光嗎?

如果你不能,那你就只能不斷懷疑,反覆思量,儘可能的確定萬無一失後才去做,雖然這樣看起來猶豫不決、膽小、慫,但是犯錯率更低啊,安全啊。

所以是不自信保護了你,給了你安全感。

2. 自信讓人感覺好,更讓人感覺不好

自信其實是一種自我假設,就是你假設了你能不能做好這件事。

比如說考試。自信的表現是向周圍傳遞:我這次肯定能考好!不自信的表現則是向周圍傳遞:我這次又要考砸了。

你都是習慣向周圍傳遞哪個信息呢?

很少有同學敢大膽自信地說「我這次一定能考好的。」大多數同學都是不自信地在說「我又沒複習好」。他們不是謙虛,他們是真的感覺自己沒複習好!

因為如果你相信一定能行,還失敗了,那多丟人,心理落差多大啊,多大的創傷啊,非常嚴重的認知失調。如果成功了,卻覺得是正常,不會有太大的反應。

但是如果你相信你不行呢?那失敗了,就是認知協調,心裡上就不會有太大創傷,而且萬一成功了,還格外高興,可以真正謙虛地說「運氣好而已」了。

所以我們上台演講,通常要先說「我講得可能不是很好,請大家見諒」、「我有點緊張,講得不好的地方請各位包含」,而不會說「我演講將十分精彩,請大家先鼓掌」。

所以其實人不自信的時候,比自信的時候是更有好處的:

是不自信,給了人退路,讓人有了尊嚴。是不自信,讓人感覺更踏實。而自信則是一種準備好打臉的軍令狀。

3. 自信被人喜歡,也被人討厭

自信是一種攻擊。

自信是什麼感覺?就是我感覺我還挺好的啊,這也還行,那也不錯。整個人的感覺是:我真的感覺很良好!

當然你並不是盲目自信,你是真的很優秀,所以你看到了自己的優秀。你只是發現了自己的優秀,並且把它表現了出來而已。

請想像下:

你如果變得自我感覺良好了會怎麼樣?

如果你每天給身邊的人透露出「我很棒」、「我很優秀」、「我很完美」、「我很喜歡我自己」的感覺,你覺得這會帶給別人什麼感覺?

你覺得別人會怎麼對待你,怎麼看待你?

有沒有一點不適的恐慌感?

這個恐慌,就是被揍的恐慌。你好怕別人過來打擊你,給你一個「切」的有語氣詞,或「自戀」、「自以為是」的評價。好怕別人過來否定你,攻擊你。

你的感覺是對的。

我們天然就是想打擊身邊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本能。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討厭那些愛裝X的人。一個人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他對自己的關注是超過了對別人的關注的。所以別人就會體驗到被他忽視,就造成了傷害。

我們就是看不得他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忽視我們的存在。

反之,那種自卑到骨子裡,固執地堅持著「我哪裡都不行,我什麼都不好」的人,也很招人煩。他們也是沉浸自己的世界裡忽視著我們。

其次,你覺得自己很好的時候,在氣場上就會形成一種「我比你好」的感覺,別人就會被你攻擊到。雖然你沒想過別人差與否,但是人的敏感就會捕捉到被你鄙視了,就會被本能的激起反抗,繼而攻擊你,打壓你。

所以自信有兩種攻擊:

忽視了別人。

鄙視了別人。

自信會對別人形成攻擊,並激發出別人對你的攻擊性。

你沒做錯什麼,你也不是故意的,但這就是自信的代價。

如果你很害怕被別人否定、評價、過度關注、打擊。那你就不要太自信了,不要給自己找難受。

但是如果你不自信,就變得很不一樣了:

你的不自信,會襯托別人的自信。當你不自信的時候,別人就感覺自己沒那麼差了。所以你的不自信,某種程度上成就了別人,讓別人感覺到自己的自信。

不自信是一種對他人的成全。

當你不自信的時候,你也不會有高高在上的氣場攻擊別人了。這時候別人就會體驗到你的溫順、憨厚、老實、包容、平易近人。反而更願意靠近你了。

所以其實不自信有時候比自信會更招人喜歡。

如何變得自信

如果你不能承擔自信的代價,就不可能變得自信。所以變得自信,不是要改變自己,而是要承擔代價。

1.不怕犯錯、不怕失敗、不怕不好,不怕失去。

自信不是敢於成功,而是敢於犯錯。自信是成功了更好,出醜了也沒關係。自信是不計較得失,是內心沒有匱乏感。

對於計較得失的人,不自信比自信要更讓人舒服的。

2.不怕別人說什麼,不介意別人的否定。

自信就是即使我失敗了,犯錯了,沒做好,即使別人對我有不好的看法,我也不在意,我也依然覺得我很好。

3.不怕失去關係。

跟一個太自信的人在一起,他的光芒會讓我們感覺到黯然失色。所以我們只能遠觀下自信的人,不能太近。

只有當社會都變得人人自信了的時候,大家一起自信挺好的。太陽遇到了太陽。但就你一個人變成太陽的時候,還是挺孤獨的。畢竟同類更容易在一起,處起來舒服。

如果你不願意嘗試這3點,那就不自信著吧。相信潛意識選擇了讓你不自信,一定是為你好。

畢竟自信也不是什麼好事。

你有很多不自信的同類,不必急著做孤獨的太陽。

不必自信

自信是什麼意思呢?

自信是指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自信是對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

也就是說,自信就是相信「我能行」。

人最重要的其實不是自信,而是現實檢驗能力。能行就是能行,不能行就是不能行。別總幻想著自己能行,不然你發現,現實中的你,的確沒那麼能行,會摔得很疼的。

現實檢驗能力哪裡來?

就是帶著「我不行」的想法去做,讓結果告訴你到底行還是不行。

「我不行」只是一個想法。人並不是感覺「我很好」了才能去做,人可以在感覺「我不行」的時候依然可以去做。最後在現實檢驗中,你就知道了……

人是可以不自信的。

作者簡介:叢非從,一個不完美的心理諮詢師。和你一樣,在成長的路上。一個非常完美的心理諮詢師。和你一樣,獨一無二。一個懷有夢想的心理諮詢師,想把高雅苦澀的心理學,用通俗的方式傳遞給你。

潘幸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鮮花、鮮果釀造,還能活血暖胃,這個米酒女人要常喝
嫁了個老實人,覺得索然無味,不想要這樣的生活,該怎麼辦?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