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燈下漫筆談閱讀

燈下漫筆談閱讀

原標題:燈下漫筆談閱讀



閱讀似乎是生活中的一件常事,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大事,至少在我是這樣,像一日三餐不可或缺,否則無以獲取知識,更不能得到獲取知識後的快樂,也無法完善自身。但是,閱讀又不是一件太隨意的事,要想獲得真正的智慧、掌握正確的方法並不容易,這關乎一個人人生方向的選擇,乃至於決定將來的成就。對於青年人來說,則更為重要。

閱讀要有立場。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先生認為,我們今天面對浩瀚的文字海洋和有限的生命時間,一定要堅守自己的閱讀立場,有所讀有所不讀,主動屏蔽一些垃圾讀物,回絕某種信息,遺忘某些知識,抗拒某些潮流。他說,過去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現在是書到讀時方恨多。選擇的標準、閱讀的趣味、批判的眼光,比任何時候都重要。否則,就會迷失在茫茫的文字海洋里,被活活淹死。魯迅先生曾經奉勸青年人「要少讀甚至不讀中國書」,這當然是激憤之詞,但是先生也是擔心一些不好的書籍不但浪費青年的時間,還可能造成不良的影響。選擇一本書,要麼對你的人格修養有用,要麼對你的藝術審美有利,要麼對你的經世致用有補,否則就是浪費生命。要敢于堅持自我,有自己獨到的選擇眼光。也要有自知之明,能做通才就博覽群書,涉獵廣泛些;腦容量有限,就專攻一門,往深里下苦功夫,日新日高,久久為功。最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問,這樣就會事半功倍,樂在其中。


閱讀要善於思考。人是會思考的蘆葦,人的全部尊嚴在於思想。孔夫子說,學而不思則怠,思而不學則惘。閱讀畢竟是汲取前人的知識營養,如果不加入自己的理解思考,永遠只是跟著書本亦步亦趨,跟著前人人云亦云。盡信書不如無書,沒有創見的知識談不上真知,沒有見解的學問只不過夫子冬烘。所以,我們青年人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能夠分辨道理、是非,不要一味被書籍牽著我們的思維走,否則就會失去自我,得不到真知。就如古人邯鄲學步,不但失其故行,也泯滅了創造的可能。馬克思提出, 「書是我的奴隸,應該服從我的意旨,供我使用」。這也就是我們古人說,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的原因,讀書必須跟實踐結合起來,只有知行合一,才會有真的收穫,才能提升生命的價值。


閱讀要勇於批判。對書本的觀點、前人的學問要敢於質疑、批判。胡適之說, 「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當年他公開叫板自己的校長,把蔡元培的 《石頭記索引》說得一錢不值,還說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但是蔡元培不以為忤,反而鼓勵。這樣的學術空氣令人嚮往。蔡元培在北大時,倡導兼容並包,學術自由,各種學術流派共存,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借鑒;既有倡導新文化的陳獨秀、胡適、魯迅,又有保守的黃侃、辜鴻銘、劉斯培等人,一時間北大大師輩出,鳶飛魚躍,充滿活力。故 「批判地吸收」,是閱讀、做學問的根本立場和方法,唯此,方能不迷失方向、失卻自我。

我們閱讀,不僅是為了理解世界,更是為了改造世界,讓自己和他人生活得更加美好。唯其如此,我們苦難卑微的人生才能獲得意義,人類的未來才能充滿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讀書與冥思
王輝斌:李白與「古樂府學」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