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7歲苦守60年,但這個手藝還是失傳了

87歲苦守60年,但這個手藝還是失傳了

鏡里流年。

綠變華顛。

謝西山、青眼依然。

藤漆皮枕

入目是一片喜慶的紅。

紅色的小床、

紅色的紗帳,

紅色的喜帕···

連銅鏡中也泛出道道紅暈;

喜帕下是一張羞紅的臉,

濕噠噠的睫毛低垂,

一旁的阿娘偷偷揩去眼角的淚,

搓磨著手故作開心地念叨:

「等你爹把那對兒金家皮枕拿回來,

就齊了。」

三坊七巷的福州人,

最講究「福氣」。

老年代裡,

不論男婚女嫁、家中添丁,

長輩都會去金字招牌「金福盛」,

挑幾隻上好的藤漆皮枕,

既寓意美好,彩頭吉利,

夏天枕起來還十分涼爽舒適,

一度成為福州人的嫁妝必備。

然而百年光景倏忽而過,

人們的床上開始有了各式各樣的枕頭,

羽絨枕、太空枕、乳膠枕······

這隻略顯笨重、

又不合時宜的藤漆皮枕,

在殘燈下落寞而孤立,

一如它身邊的主人——金德祥。

今年87歲的金德祥,

是「金福盛」第三代傳人,

也是福州、乃至全球

最後一位藤漆皮枕手藝人;

他最後一次製做的這隻皮枕,

也很可能是世上的最後一隻了。

別說我們,

95%的福州人都不知皮枕為何物。

藤漆皮枕以木為骨、

以藤為筋、

蒙上牛皮、再髹漆繪畫,

外顯山水之墨韻,

觸之光滑清涼,

講究「亮如鏡、滑如冰」

結實又富有彈性。

小小皮枕看似簡單,

製作工藝卻極其複雜。

足足53道步驟,

耗時半年,還要靜置一年,

涉及木工、藤編、縫製、漆藝、國畫

等多種中國傳統工藝形式,

方寸雖小,暗藏乾坤。

製作者不僅要有超絕的手藝,

也要有十足的精神和體力。

年過八旬的金師傅,

因身體原因早已收山,

但為了配合央視《手藝》紀錄片的拍攝,

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

可以看到這門即將失傳的手藝,

當即答應:

不管再難也要做一個。

一大早,

80多歲的金德祥就騎著三輪車,

往木材市場趕去,

他要買到最合適的板材——

陰乾5年的上好杉木,

來製作皮枕的骨架——龍骨。

市場上只有一家店還在經營這種需求少又利潤低的板材,正是他曾經一直光顧的那家。

老闆看到多年未見的金師傅,很驚訝,更多的是抑制不住的欣喜:「你又要做皮枕啦!真是好久沒做啦。」

雖然許久未做,金德祥對皮枕的要求,卻絲毫沒有降低。杉木既要彈而不彎,還需質地厚實,只有這樣的木材才能確保睡上幾十年不會變形。

挑好的木材,

塞滿了金師傅的小三輪,

他費力地跨上,用力一蹬,

慢慢消失在人海。

誰能想到,

這個清瘦、淳樸又有點木訥的老人,

竟是如此難得的大師級傳人。

GIF

《莊子》里有「庖丁目無全牛」,

用在金德祥身上一點也不誇張。

傳統皮枕不用鋼釘固定,

只用斧頭與鑿子製作的榫卯結構,

將龍骨拼接成形,

不用畫圖,

形狀尺寸早已瞭然於心,

手起刀落,嚴絲合縫。

骨要正,筋要韌,

緊密纏繞在骨架外的藤條,

便是皮枕的筋絡,

又稱枕筋。

一般藤條達不到要求,

須用產自兩百公里外安溪的上等粗藤,

才能保證幾十年不被壓斷。

年少時的金德祥,

幾乎每月都要往返安溪一次,

挑選最具骨力的藤條。

皮枕採用纏繞式的編織工藝,

每一圈藤條,

在金師傅的捏合把握下,

緊緊地貼合在一起,

沒有訣竅,全靠多年的手感,

如此編織出的藤面,

才能既結實又平滑。

判斷一個藤漆皮枕好不好,

最重要的考核因素就是牛皮包面。

最好使用黃牛肋部的頭層皮,

這樣的皮料不但輕薄柔軟,

且具有彈力、透氣性好。

但價格不菲,

500斤的黃牛,

僅產一斤肋部頭層皮。

幾十年的手藝讓金師傅的指甲早已劈裂

正是因為從木材到藤條、

再到牛皮,

好的原材料越來越難得,

才讓金德祥的堅守變得越來越艱辛:

「沒有好的材料,

寧可不做,

不能砸了祖宗招牌。」

把柔軟的牛皮,

仔細縫合在枕頭外,

一隻藤漆皮枕已初具形態。

然而真正讓這個皮枕化普通為神奇的,

是接下來關鍵的一步——

中國傳統漆藝的加入。

漆料配比是金師傅的獨家秘方,

用小毛刷一層又一層,

一次又一次反覆塗抹,

從生漆、再到加了紅薯粉的漆、

刷平原本凹凸的表面,

再陰乾、打磨,

再用加了硃砂、桐油的漆料,

最後再刷清漆,

最終達到「亮如鏡、滑如冰」、

如絲綢般光滑的境界。

整個過程急不得,

耐得住心性,

時間會給出最好的答案。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

時間也是最壞的殺手。

2005年,

製作最後一道工序,

負責畫皮的師兄王萬通去世了,

從嚴格意義上講,

藤漆皮枕已無法完整傳承。

為了保留住最後一絲希望,

當時75歲、痛心疾首的金德祥,

決心自學畫皮工藝。

畫皮是指在刷好漆料的皮面上,繪製圖案,讓普通皮枕更具備美學觀感。

最為講究的畫皮手法,是把金箔鑲嵌在皮層上,然後再在金箔上勾畫圖案。著色完成後,還要再塗上生漆,陰乾7天才算完成。

這種用金箔作畫,

再嵌入皮面的絕技,

因為畫師王萬通的去世而徹底失傳。

2009年,

其他兩位師弟金啟明、

金文哲也相繼離世,

自此,金德祥成為藤漆皮枕的唯一傳人。

紛紛墮葉飄香砌。

夜寂靜、寒聲碎。

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

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

酒未到、先成淚。

殘燈明滅枕頭欹。

諳盡孤眠滋味。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

無計相迴避。

今年87歲的金德祥,

最痛心的就是藤漆皮枕的傳承問題。

面對骨感殘酷的現實,

兩個兒子都不願意繼承,

曾經的徒弟也都不幹了,

如今再想重新收徒,

最少需要8年才能出師,

他害怕自己的精力,

已經無法對抗那樣漫長的時光了。

更讓他糾結的是,

單憑他一人所學,

已無法完整傳承金家的全部絕技,

被列為非遺又能怎樣?

這樣的傳承,

是否對得起金家祖先,

成為金德祥最大的困惑。

如果60年前,

金德祥能預見今天的結果,

或許他不會選擇這樣的人生,

他覺得此生是有遺憾的,

因為他從未想到

自己會成為藤漆皮枕最後的手藝人。

再沒有一種遺憾,

比看到一個手藝的消失,

更令人心痛了。

讓絕技不「絕」,

不單單只是喊口號、列名單那樣簡單,

我們需要做的,

還太多、太多····

來源:匠心之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見 的精彩文章:

晒晒我的新家,滿屋大白牆,衣櫃沒有門,還有比這更寒酸的嗎?

TAG:藝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