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習那麼苦,為什麼還不能放棄?

學習那麼苦,為什麼還不能放棄?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並不是生與死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distanc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而是我在學習

你卻不學習

But you don"t studywhen i am studying

文 | 范曉鳳 排版 | 悟能 圖 | 網路

你學成這個鬼樣子,做作業根本就不走心,說:你為什麼要學習?

不知道。我還未成年,不上學也不能幹其他事情呀。

學生1

學生2

因為要上大學、要找工作、要掙錢。

我媽讓我學的呀!

學生3

學生4

我要學習本領將來好打怪獸呀!

我不學習你還不是天天笑話我!你那麼狡猾,被你罵了我都要好久才反應過來。

學生5

為什麼要學習?

范老師:借口!全都是外因!你們不要為家長學習,更不是為我學習,因為我很願意親自學習。你需要學習,這是內在的需要,就像需要吃飯一樣重要!因為你的身體在長,你的大腦也要發展。現在,我們來看大腦的突觸。

突觸

名詞解釋

突觸是指一個神經元的衝動傳到另一個神經元或傳到另一細胞間的相互接觸的結構。突觸是神經元之間在功能上發生聯繫的部位,也是信息傳遞的關鍵部位。

學生:這有什麼用?能說明什麼?

范老師:至少能看出一點點你聰明不聰明。突觸越密集越粗,說明對信息的處理越快。從圖片可以看出:在人剛出生的後不久,學習了很多東西,包括說話、各種運動技能等。獲取的信息很多,所以前幾年突觸長得很多。但是,後來沒有用到或者很少用到的突觸就會逐漸消失。

學生:哦,那不是越來越笨了?

范老師:突觸除了先天遺傳外,後天也可以改變的!學習就是讓突觸生長的方法。

學習與突觸生成

知識卡片

突觸有兩種基本的方式生成:

第一,突觸先超量生成,然後選擇性消失

由基因決定;

得到環境刺激,就穩定下來;得不到環境刺激,就消失;

學習的關鍵時期,如語言。

第二,新突觸增生

經驗依賴的突觸(Experience-dependent synapse);

由經驗決定;

學習促進新突觸的增生,使大腦中的神經元不斷建立聯結。

我們的大腦凡是思考過的、經歷過的,神經迴路就會連在一起。思考的次數愈多,或做的次數愈頻繁,神經連接得就愈緊密。下次碰到相關的議題時,只要這條迴路的某個神經點被活化了,其餘的迴路就像水閘的門打開了一樣,立刻活化起來。因此,如果平常做辯證的訓練,臨場被問,就可以很快速、很全面地回答出來,因為這些神經已經在大腦中連接好了,不必花時間去重新組合。

——腦科學家洪蘭

(這就是聰明的秘密!你的大腦不會騙人的,用過的就是用過的!)

范老師:從大腦的發展來看,涉獵廣泛能使神經元鏈接得廣(所以,我們要學習多個學科),鑽研得深能使神經元鏈接得深(所以,我們要深入學習。最好的知識結構就是「T型」的,知識面廣又有特長!)。兩者其實都是學習必要的學習歷程。只不過在初學時,神經要連接得深,在打根基,根基穩,才容易在上面蓋大樓。(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那些妄想「高一高二不好好學、高三一發功就能鹹魚翻身」的同學就此停止做夢吧!神經元都沒有建立連接,哪有人家基礎紮實的同學學得快呀,這是生理基礎決定的。當然,學會思考、高效學習的也有可能,但是概率較小。)

(用腦的真相:大腦越用越靈光!)

學生:老師,你以為我看不出來你又在哄我們好好學化學了嗎?

范老師:機靈!你可以不學化學!你的爺爺、你的奶奶沒有學過化學,他們一樣可以生活一輩子。但是,如果你學了化學,你就會用化學的眼光看待世界。比如:食品安全問題等,你不能自己當父母了還不了解食品的營養成分和添加劑,天天給自己的孩子買垃圾食品吧?我學鋼琴的時候,我的老師說:你可以一輩子不會彈鋼琴,但你學了鋼琴,就像你的電視從15個頻道增加到20個頻道,收到的節目更多了,可以選擇的頻道多了,就可以看更多自己喜歡的節目了,你對世界的了解也可以更全面一些。

怎樣才能學好?

學生:老師,我學習了,為什麼我的成績差?

范老師:因為你沒有思考,光死記硬背,接受的刺激比較少,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選擇性退化了很多,新增的很少。雖然你十年寒窗了,但是,你的大腦的很多部分還是「brand new!」

學生:我不太喜歡思考,太燒腦了。

范老師:這個嘛,的確很多人不喜歡思考。為什麼大多數人不喜歡做邏輯性的思考呢?2002年諾貝爾得主康納曼說:人的思考有兩個系統……其中一個系統是懶惰的,人很少依據邏輯思考來做決定,多半是通過簡單的方式及從錯誤中學習。既然邏輯思考不是天生的,它就需要訓練,最後使它變成習慣。

學生:老師,我不知道怎麼思考。

范老師:人是動物,動物都有好奇心的。你只要把自己當作3歲的孩子,保持童年好奇心,多追問為什麼,很快你就會在問題的帶領下學到很多東西的。

再說了,你可能天生就是個學習者,只是你在成長的過程中你的好奇心被大人們抑制了(比如:不許碰、不要摸、不要弄亂、不要亂跑、別問了、煩死了……)。

多探究背後的原因,思考便成為一種習慣。努力在知識的海洋中探索、思考、判斷,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形成網路,再加以應用。任何知識學而不用,都會對大腦造成負擔,是非友善用腦。現在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很多信息是記不過來的,需要通過思考進行篩選和整理,訓練思考其實就是訓練對信息的組織能力。

老師又在批評我們破壞孩子的好奇心了,我們家長容易嗎?

每天累得要死還要回答十萬個為什麼!

你說說,哪個家長能有這樣的耐心引導孩子熱愛思考的?這樣的人存在嗎?

范老師:還真有!例如:物理大師費曼的爸爸就是模範爸爸。不信,自己查資料去看看。

費曼

女孩子也要學好理科嗎?

學生:老師,我們是女生,缺乏理科思維,你說我們有必要花那麼多精力把理科學好嗎?

范老師:女生不好好學理科?女生才更有必要學好理科!

第一:你把自己的大腦鍛煉發達了,孩子的智商70%遺傳自母親,回頭遺傳給你的娃娃,誰不羨慕有個聰明的孩子?

第二:你孩子以後上學了誰輔導功課?你不會輔導他功課他很容易鄙視你的。

第三:你不愛思考,怎麼引導他愛思考愛學習?所以,你不能自己不愛思考卻期待自己的娃娃聰明伶俐愛思考吧。

學生:好吧,套路太深。

解決方法

客觀地說,我國的教育比較缺乏邏輯思考方面能力的培養。有些發達國家從7年級開始開設邏輯學、辯論、演講等方面的課程訓練學生的思維,但是我們基本一片空白。很多孩子不懂思考的邏輯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大部分人的學習方法基本靠自己摸索。要學習比較高效的思維方式有兩個主要的途徑:

看相關書籍。

看老師示範。但是很多同學忽視這點,聽課僅僅追求知識點。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先生在講思維方法的時候,講到他聽一個著名經濟學家的課,連選了六個學期。老師問:「我的課你還沒有學會嗎?」張五常先生說:「您講的知識我早就看你的著作學會了,但是我要學習你思考問題的方式。 」現在的很多同學聽課都捨本逐末了。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范老師不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范老師不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