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獨自在外拼搏但過得不好,該不該告訴家裡?

獨自在外拼搏但過得不好,該不該告訴家裡?

夜晚八九點

你在公司加班奮戰

晚飯也還沒好好吃

爸媽打來電話:

「下班了嗎?」

「嗯,早下班了。」

「吃飯了嗎?」

「吃了吃了,這個點怎麼可能還沒吃。」

以上這樣的場景

可能是很多異鄉打拚者的日常

獨自在外奮鬥,爸媽不在身邊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

即便自己的生活過得不是很好

通常也只會報喜不報憂

這樣的做法很普遍

但這樣做,到底對嗎?

成年,就是要學會不給家裡添麻煩

選擇不將煩惱告訴家裡的人,大多都害怕訴苦只會徒增對方的擔憂。

@碳水**物:

「家人離我們遠,也許我們只是抱怨一下,但他們可能會一直挂念心中,甚至茶飯不思。」

有時候我們只是想在家人那裡尋求下安慰,殊不知因為距離遠,家人反而會放大我們的困境,如果父母已年邁,甚至還會影響二老的身體狀態

@不說**我們不說:

「和家人訴苦又能如何呢?在大城市打拚遇到的困境不會因為這個而有改變。」

留在家鄉的家人對異鄉打拚的實際困苦無法感同身受,只能提供安慰話語,對於異鄉打拚者而言,即便說了後可能也無法產生實質性的「幫助」。

@800g**:

「出來工作就意味著我們不再是小孩子,大人要有自己的擔當,如果遇到困難就跟家裡說,只能說還是幼稚。」

小孩子才總想得到家庭的庇護,當我們逐漸長大,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就要學會自己去面對以及解決困難,不給家裡添麻煩。

很多人背井離鄉在外拼搏,一般都希望能讓家裡的生活質量有明顯幅度地提升,但大多數人的拼搏之路並不平坦,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不容易的地方,而這也是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會面對的。如果前行的路上遇到困阻或者受到委屈,就想著告訴家裡,從另一種角度上來說,其實也是在給家裡添麻煩,因為家人可能會因為自己的訴苦而感到憂愁甚至心懷愧疚。

家人是你疲累時可以依靠的最強存在

選擇將煩惱告訴家裡的人,大都明白自己需要通過家人汲取前進的動力。

@人生**得意:

「如果碰到困難,找家人幫助總比自己求外援來得好,家人才是自己人,為什麼要分得這麼清。」

當我們總說自己竭盡全力的時候,其實並不然,因為家人也屬於自己力量的一部分,如果自己感覺吃力,尋求家人相助未嘗不可。

@佳人**:

「有時候跟家人訴苦並不是想讓他們幫什麼忙,而是想從他們那裡尋得安慰,一通電話過後總能對生活又充滿信心。」

不管在外面受到多大委屈,感到多少不易,即便家人無法幫助解決困難,但只要他們的一句安慰話語,就能讓自己重拾動力,繼續為生活奔波。

@*便利貼:

「如果憋著不說,總想自己一個人承擔所有,小問題也可能發展成大問題,現在人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跟親密的人適當發泄沒什麼不對的。」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溝通能讓自己與家人的心靈距離變得更近,也能及時排解壓力,心舒服了,困難再大也能積極去應對。

家人是軟肋,但也可以成為盔甲。如果在外面遇到不順心的事,選擇與家人訴說並非不妥。因為家人是我們最可以依賴的存在,在家人面前示弱得到助力,才有了征服外面世界的強大內心。在遇到艱難困阻後,與家人訴說煩惱,得到他們的安慰與支持,能讓異鄉打拚者更有動力去迎接明天。

依賴家庭的溫暖與獨立並不衝突

不管說還是不說,把握中間的「度」最重要。

有的人認為告訴家裡自己的困難,可能會讓家人過多擔憂;不告訴家裡,又會讓自己更難受。但事實上,完全報喜不報憂的人,雖然本意是希望家人不用為自己擔心,但很多父母會更擔心孩子把委屈默默咽進肚子里;而一有委屈就立馬往家裡傾訴,想尋求家裡安慰的人,則可能會在家人的「鼓動」下,輕易選擇退縮。

其實,依賴家庭的溫暖與獨立並非對立,這兩者的界限只要把握對了,完全可以免去過多的困擾。

一方面,當我們碰到困難的時候,可以選擇與家人溝通,但要學會以成年人的身份與家人溝通。如果想尋求幫助,最好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訴求,不管是生活資金上的需求,還是對職業規划上的建議等;如果想得到安慰,可以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但不要過大誇張自己的負面情緒。相比不知道從何助力只能暗暗擔心,家人更希望看到懂得「求助」的你。

另一方面,家是我們永遠的港灣,但我們也要有獨自處理事情的能力。既然已經獨自謀生了,那麼就更應該儘快讓自己實現經濟、財務上的獨立,學會自己給生活添加足夠的保障,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也會慢慢變成這個家的「家長」,從「依賴別人」過渡到「被依賴」。

當我們以大人的身份,去跟同樣是大人的家人溝通,彼此對對方的愛與溫暖,也會更大程度地感受到。

獨自在外拼搏但過得不好

該不該告訴家裡?

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平安 的精彩文章:

都市夜生活圖鑑,歡迎對號入座!
首次超越美國!迅猛增長的中國品牌價值

TAG:中國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