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名廳官降為科員後獲十萬研究經費,組織挽救後爭取再次入黨

這名廳官降為科員後獲十萬研究經費,組織挽救後爭取再次入黨

如何變「有錯幹部」為「有為幹部」是黨員幹部教育管理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湖北省紀檢部門對此有不少有價值的經驗。

近日,最新一期出版的中紀委機關刊《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就刊登了署名為「鄂紀研」的文章《湖北省加強受處分黨員幹部教育管理工作——變「有錯幹部」為「有為幹部」》。

楊鄖生

文章提到了一個案例:(湖北)十堰市人大常委會一名副主任因違反廉潔紀律受到開除黨籍、行政撤職處分降為科員後,發揮專業特長,組織撰寫了《漢水流域民俗文化研究》和《明代漢江文化史》兩部專著。

在湖北省紀委回訪時,這名被降為科員的幹部激動地說:「雖然現在我不是黨員,但仍時刻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4年後我將再次向組織提交入黨申請。」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這名從「有錯幹部」變為為「有為幹部」的「前廳官」名叫楊鄖生,因違紀被處理已有3年的時間了,《中國紀檢監察》雜誌此前還曾將其當做典型案例進行剖析。

據《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16第22期刊文介紹,楊鄖生曾經擔任十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15年4月,因嚴重違紀,被湖北省紀委立案調查。接受調查期間,楊鄖生坦白交代問題,退繳全部違紀所得,知錯悔過態度較好,當年7月,被開除黨籍,行政職務降為科員,到相關單位從事研究工作。

受處分後的楊鄖生,能夠正確認識錯誤、正確對待處分,努力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湖北省紀委在進行幫扶教育回訪時,發現他對漢水流域民俗文化和明代漢江文化史研究有一定專長,但違紀案件發生後,研究工作因經費短缺陷入停滯,即請十堰市紀委協調,由市財政撥付專款10萬元,交楊鄖生幫扶教育單位十堰市人大辦公室進行管理,支持其開展研究。

文章透露,「當楊鄖生得知十堰市財政撥付10萬元專款,用於支持自己的研究工作時,他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文章還提到,目前,楊鄖生的專著《漢水流域民俗文化研究》和《明代漢江文化史》文稿已經完成,年(2016年)內即可出版。

澎湃新聞記者目前尚未在網路銷售平台上找到楊鄖生的專著《漢水流域民俗文化研究》和《明代漢江文化史》。

公開簡歷顯示,楊鄖生出生於1956年11月,湖北保康人。楊鄖生仕途起步於湖北十堰,曾任十堰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後出任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2014年1月當選十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015年4月19日,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湖北省十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鄖生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2015年5月28日,湖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免去楊鄖生的湖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委員職務。

雖然仕途因為貪腐問題折戟,但作為一名曾經的學者型官員,楊鄖生的著作《學林影錄》《鄖陽民俗文化》等多部研究湖北十堰地區文化的書籍還是可以在多個網上書城找到。

其中,《學林影錄》一書記載了楊鄖生不少求學、工作過程中的經歷。這本2014年出版的書籍在「作者簡介」里透露,「楊鄖生是湖北保康人,哲學碩士、社科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71年12月參加工作,當過知青、技工、教師和公務員。現任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十堰市作家協會主席。」

該書還透露,楊鄖生「2003年開始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深造,曾師從費孝通先生。2005年赴歐洲考察學習社會管理,2008年至今在北京大學國學院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發表小說、散文和紀實文學作品近百萬字,主要代表作品有黨建理論專著《黨內民主機制論綱》,地方文化研究專著《鄖陽民俗文化》,長篇報告文學《夢縈故鄉那條河》,遊記散文集《藏地大迴環》等」。

此外,根據中國知網提供的檢索信息顯示,《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1年還曾刊發論文《人文情懷 文化觀照——評楊鄖生的散文創作》。這篇論文透露,楊鄖生的著作還包括散文集《錦繡南舊州》《小記》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南印,如何尋找諸神之地?
青年作家錢佳楠:既喜歡又討厭上海人的「體面」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