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金特會」,看看朝鮮外交有多廣

除了「金特會」,看看朝鮮外交有多廣

位於新加坡市中心「諧街中心大廈」15層的朝鮮駐新使館看上去很低調,門口只有一塊印著朝鮮國徽及朝英雙語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字樣的銅牌。趙覺珵攝

【環球網綜合報道】編者按:6月12日將在新加坡舉行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峰會已進入倒計時。在3月剛傳出朝美領導人要會晤的消息時,瑞典、瑞士、蒙古國、俄羅斯等國有的表示可當「金特會」舉辦地,有的被看成是美朝磋商的「中立國」。這種局面既體現出國際社會對美朝關係改變的普遍關注,也表明朝鮮在國際外交舞台上並不孤立。韓國《韓民族新聞》此前報道稱,在韓朝、美朝首腦會談前,朝鮮正在擴大友邦外交,如持續發展與中、俄、蒙等友好國家的關係以強化自身地位。與此同時,從東盟到北歐、從非洲到拉美,朝鮮同16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其中還有不少是「鐵哥們」。

與160多個國家建交

朝鮮外務省網站上有這樣一段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對外政策理念是自主、和平與友好。朝鮮在對外關係中堅持自主性,與尊重朝鮮自主權的世界多數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係。朝鮮一貫堅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原則,並為此積極鬥爭……」。

朝鮮與16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作為「七十七國集團」和「不結盟運動」正式成員國,朝鮮積極開展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交往。如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2016年訪問赤道幾內亞這樣的國家,既出乎意外,也在情理之中。朝鮮1991年9月加入聯合國,2000年7月加入東盟地區論壇,東盟10個成員國均與朝鮮有邦交。今年4月,朝鮮外相李勇浩出席在亞塞拜然舉行的不結盟運動部長級會議並訪問俄羅斯。亞塞拜然總統表示,阿願意發展同朝鮮的友好關係。

談到朝鮮外交的特點,遼寧社科院研究員呂超認為:最高領導人親力親為,使外交政策能得以迅速實施;重視與發展中國家、弱小國家的交往;外交方針政策隨時可以大起大落地調整,具有跳躍性;重視獲取政治、經濟實效。

呂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冷戰時期,朝鮮對外出售武器和相關技術,並派出人員為所售武器做維護和指導,朝鮮空軍飛行員更是多次參與中東戰爭。在馬里、索馬利亞等非洲戰亂國家都曾出現朝鮮軍事顧問身影。這樣的經歷使朝鮮在遭受外交孤立時仍不時有聲援國出現。與朝鮮和美國都有良好關係的瑞典、蒙古國則經常起到雙方傳話筒的作用。另外,朝鮮重視對外交官的培養,外交人員普遍素質較高,其中不乏朝鮮副外相崔善姬這樣的「美國通」。

與埃及「鮮血凝成的友誼」

蘇伊士運河的一個河心島上,坐落著一座槍口朝天的巨型AK步槍雕像。該雕像由朝鮮援建,象徵著朝鮮和埃及之間長久而持續的雙邊友誼。朝鮮與埃及正式建交於1963年,但雙方的官方互動早在1956年就開始。當年,朝鮮領導人金日成為表達對埃及人民收回蘇伊士運河鬥爭的支持,象徵性地捐贈一筆錢,雖數額不多,但被當時的埃及總統納賽爾視為反帝鬥爭的同路人。1973年中東戰爭開打前,由於蘇聯出於自己利益的考量,拒絕再向埃及提供戰爭物資,時任埃及空軍司令的穆巴拉克邀請使用蘇式先進裝備的朝鮮飛行員直接加入埃及空軍,與以色列軍隊作戰。1973年6月,由1500人組成的朝鮮軍事顧問團秘密開赴埃及,協助埃及防空軍操作位於西開羅基地的地空導彈。穆巴拉克當選埃及總統後,還多次出訪朝鮮。經濟上,兩國近來也有互動。埃及電信巨頭Orascom公司自2008年持股75%,與朝鮮政府合作開通朝鮮3G手機業務後,有關該公司負責人受到朝鮮領導人接見等報道就屢見不鮮。

「朝鮮與埃及的雙邊關係某種程度上說是『鮮血凝成』的,既有價值觀契合,也有現實利益交匯。」中東問題學者、美國密歇根大學艾森伯格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李驍越告訴《環球時報》,同為「不結盟運動」的重要成員,反對帝國主義的共同訴求,構成兩國走近並一路相伴相隨的價值基礎。同時,埃及對同為蘇式武器使用者的朝鮮有軍事需求,朝鮮在相對孤立的國際環境下,有出口創匯的現實需要,讓兩國一拍即合。

朝埃兩國發展正常關係,自然讓美國感到不爽。今年3月被「炒魷魚」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對埃及曆屆政府與朝鮮的往來一直耿耿於懷。去年,在他的建議下,美方削減對埃援助資金規模,理由之一就是埃及與朝鮮關係的不一般。

從穆巴拉克時期開始,朝鮮就在埃及維持著較大規模的存在,朝鮮駐埃使館據說有近百人。朝鮮駐埃使館在開羅扎馬雷克島上的使館區內,主建築是座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建築風格的樓房。《環球時報》記者經常開車路過那裡,大多數時候使館都大門緊閉。使館外有宣傳櫥窗,展示著朝鮮三代領導人的照片。記者曾到朝鮮駐埃使館諮詢旅遊簽證的相關信息,負責看守使館大門的埃及警察問明來意後,帶著記者按門鈴。大約兩分鐘後,一名朝鮮使館的女工作人員通過一扇小窗,問記者有何事,當聽到是要申請旅遊簽證後,她立刻指著身後的館舍說「今天領導不在,下次再來吧」。當記者追問「下次是哪天」時,她表示無法確定,隨後關上小窗。據附近的保安及大門口的埃及警察介紹,朝鮮使館並沒有固定的公眾接待時段和辦公時間,也幾乎從不舉行公開活動。

蒙朝兩國常互伸援手

在蒙古國總統辦公廳主任3月中旬表示願做「朝美調停人」「蒙古國完全具備舉辦朝美首腦會晤的條件」後,有國際輿論說,蒙古國與朝鮮,一個是實行民主化和市場經濟27年、被美國評價為「亞洲民主國家的典範」,一個是實行社會主義制度70年「相對封閉」的國家,但就是這樣兩個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的國家,稱得上是「鐵哥們」。

回顧歷史,蒙朝建交時兩國同為社會主義陣營,這是兩國發展友好關係的政治基礎。1948年10月15日,就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個多月後,蒙朝宣布建交。蒙古國首任駐大使桑布與金日成主席建立了深厚情誼,據說朝鮮戰爭期間,兩人曾在掩蔽所里下過棋,算是生死之交。金日成1988年訪蒙時專門接見桑布的後人,並多次邀請他們去朝鮮。

朝鮮戰爭期間,蒙古國向朝鮮無償提供22萬餘頭牲畜,並支援肉食品、服裝和小麥等物資。上世紀50年代,蒙古國8名教師還撫養過200名朝鮮孤兒,被稱為「蒙朝人民友誼的歷史見證」。蒙朝兩國在遭受自然災害時互相伸出援手。1954年朝鮮向蒙古國贈送20噸大米、10噸蘋果。2003年蒙總理訪朝時免除朝鮮部分債務。2004年蒙總統訪朝時向朝方贈送4.6噸肉製品等。

蒙朝建交以來,朝鮮有近40個代表團訪蒙,包括1956年和1988年金日成主席兩次訪蒙。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多次訪蒙,足以說明朝鮮對蒙古國的重視程度。

蒙古國與朝鮮和日本都保持著良好的雙邊關係,因此朝日兩國還派代表在烏蘭巴托舉行過工作組會議。

朝鮮上世紀50年代在蒙古國設立大使館,使館1999年因財政問題關閉。2004年8月朝鮮在烏蘭巴托舉行復館儀式。蒙古國外交部網站顯示,朝鮮駐蒙使館坐落在以蒙駐朝首任大使桑布命名的街道上。去年2月,朝駐蒙大使參加了以金正日命名的一所幼兒園的紀念活動。

據蒙古國媒體消息,朝鮮務工人員主要在蒙古國的建築、礦業、紡織、餐飲等行業從事勞務活動,但具體人數不詳。十年前,《環球時報》記者在蒙古國工作時去過一家餐廳,點菜時服務員說著流利的蒙古語,後來才知道那是朝鮮人開的餐廳。

「朝鮮和北歐間只隔著一個國家」

今年3月,朝鮮外務相李勇浩訪問瑞典,朝韓美三方非正式會談在芬蘭南部城市萬塔舉行。為什麼朝美對話要選在北歐?北歐國家跟朝鮮之間有何淵源呢?有網民戲稱,「在世界地圖上,朝鮮和北歐之間只隔著一個國家,那就是俄羅斯」。實際上,政治上的倚重和經濟上的互動,才是朝鮮和北歐國家往來的真實寫照。

從朝鮮戰爭結束到蘇聯解體前,朝鮮重視同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交往。中立國家芬蘭是蘇聯的「密友」,所以同朝鮮的關係也很密切。1973年,通過秘密溝通,朝鮮一舉打破西方國家的外交封鎖,挪威、瑞典、芬蘭等5個北歐國家宣布與朝鮮建交。此舉在國際上引發轟動,美國則表示強烈不滿。此後,瑞典跟朝鮮互派大使,成為第一個在朝設館的西方國家。瑞典駐朝使館不但負責北歐國家在朝鮮的利益,也負責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在朝利益。即使後來一些國家因為核試驗與朝鮮產生分歧,瑞典也一直保持著跟朝鮮的外交關係。

朝鮮駐瑞典使館坐落於斯德哥爾摩東郊利丁嶼島上。該島通過一座跨海大橋與市區相連,環境優雅,鬧中取靜,很多國家的使領館都位於島上。據說朝鮮要求外交官外出必須兩人以上同行,這給當地人留下深刻印象。朝鮮外交官胸前都佩戴著朝鮮領導人的像章,他們一起去島上的超市購物,或者去島中心的游泳館游泳,有時候會帶著未成年子女。

由於長期受到美國的經濟封鎖,朝鮮希望通過跟北歐國家的特殊關係開展經貿合作,發展本國經濟。而以貿易立國的北歐諸國,能與朝鮮保持長期交往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看重朝鮮尚未被發掘的經濟潛力。上世紀60年代,在蘇聯等國資助下,朝鮮工業現代化發展迅速,經濟年均增長率一度高達25%,大有追趕日本之勢。瑞典看準機遇,一度鼓勵瑞典各大公司開發朝鮮市場。朝鮮也利用跟北歐國家的關係,從歐洲市場上進口一些物資。挪威水產公司曾向朝鮮出售三文魚苗,以用於水產養殖。

由於美國、日本等國和朝鮮都沒有外交關係,因此北歐國家就成為朝鮮跟相關國家接觸的一個重要渠道,或明或暗的外交溝通持續進行著。朝鮮外相李勇浩訪問瑞典時,會談的一個重點就是「聚焦瑞典作為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保護國的領事職責」。有猜測認為,雙方可能就釋放3名被朝拘留的美國人展開過討論。作為美國在朝鮮利益的代辦國,瑞典代理到朝鮮的簽證等美國領事業務。如遇美國公民在朝鮮被羈押,瑞典使館要出面保護和溝通。

其實瑞典早在朝鮮戰爭期間就開始介入半島事務了。戰後,沒有參加「聯合國軍」的瑞典,作為中立國停戰軍事委員會成員之一,向板門店非軍事區派駐軍人觀察員。2001年,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首相佩爾松代表歐盟,率領高級代表團訪問朝鮮,幫助促進朝鮮半島的和平進程。佩爾松作為第一個訪問朝鮮的西方國家政府首腦,與朝鮮領導人「就雙方關心的所有問題進行了實質性的會談」。

2018年2月以來,瑞典在美朝互動中作用愈發凸顯。瑞典外交大臣瓦爾斯特倫曾表示:「我們在朝鮮的大使館長久地維持著瑞朝關係,我希望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我們所處的特殊地位,緩解這一影響全球的國際衝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植物獵人」搜集各國植物標本 幫西方打開綠色王國
印媒:印軍求助AI產品,突破中文交流障礙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