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空格的魅力

空格的魅力

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笑話:

上語文課,老師讓用「果然」造句。小明是這樣寫的:我吃了個蘋果,然後飽了。

老師聽了之後就凌亂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笑話,但是要想正確地理解漢語的語義,就必須對這些字或詞進行恰當的斷開。

我們知道在漢語中,字與字之間是天然存在間隔的,而詞與詞之間卻沒有明顯的物理邊界。比如「我要紅燒茄子」這句子,如果你是一名廚師,你可能會讀成「我要紅燒茄子」;但是,如果你是一位顧客的話,那你可能就會這麼讀:「我要紅燒茄子」。

這是同一句話,但是,空格在不同的位置,我們對於整個句子的理解就會不同。那麼,空格是如何影響我們對於辭彙的理解的呢?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漢語詞語(如「呼籲」一詞)後面插入空格會加深我們對於這個詞語的理解(如:一直呼籲社會),但是,如果是在詞語前面插入空格,就沒有這種加深理解的作用了(如:一直呼籲社會)。

這挺有意思的,為什麼不同位置插入空格會對我們的理解產生不同影響呢?科學家認為有以下五種可能:

(1)詞切分機制:因為在詞語的不同位置插入空格,所以會產生不同的斷句效果。這個用之前舉的「紅燒茄子」例子就能理解吧。

(2)注視位置:空格插入在詞語後面,初始注視的位置更有可能落在詞語的中央偏左,而這個位置正是識別詞語速度最快的所謂「最佳位置」。

(3)副中央窩加工:這種模型認為,在閱讀過程中閱讀者眼睛注視的範圍分為兩部分:中央窩注視的範圍和副中央窩注視的範圍。在閱讀中,當中央窩視覺注視一個詞時,其副中央窩則對該詞的前後詞進行加工。而位於正在注視詞語偏右的詞語,其性質特徵對正在注視詞語的覺察時間有直接影響。

(4)視覺擁擠效應:插入空格會使詞語之間的間隔變大,減少視覺擁擠程度,從而有利於辭彙識別。比較一下這兩個句子:「這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的空格。」「這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的空格。」

(5)閱讀習慣:插入空格會破壞讀者原先固有的閱讀習慣。比如「這是空格」。

日前,中科院心理所運用眼動追蹤技術,再次探究了在詞語的不同位置插入空格對於漢語辭彙識別影響這個問題。

在這個研究中,科研人員首先考慮的是空格的位置,他們分成了四種情況:

在詞語的前面插入空格(例如:「一直呼籲社會」);

詞語的後面插入空格(例如:「一直呼籲社會」);

詞語的前後都插入空格(例如:「一直呼籲社會」);

不插入空格(例如:一直呼籲社會)。

然後,科研人員考慮了在兩種不同的詞語的刺激類型下,空格產生的效果。

一種是空格沒有插在詞語中間,這種稱做「詞條件」(例如:「一直呼籲社會」);另外一種則是空格插在詞語中間,對這個詞語造成了破壞,這種情況則是「非詞條件」,(例如:「一直呼籲社會」)。

研究結果發現,對於「詞條件」來說,也就是在不破壞詞語本身的情況下,相比於在詞語前面加入空格,在詞語後面加入空格大大縮短了人們對於這個詞語的理解和加工的時間。但是,對於「非詞條件」來說,也就是破壞了這個詞語以後,在詞語前後加空格都無所謂了,沒什麼特別大的差異。

而在此前提出的五種推測中,注視位置、副中央窩加工、視覺擁擠和閱讀習慣,這幾項關於空格位置對「詞條件」和「非詞條件」的影響機制可能是一樣的。但是,詞切分機制就不同了,因為在詞語後面插入空格加速了詞語的切分,從而促進了人們對這個詞語的識別。反之,非詞刺激本身並不帶有語義信息,因而插入空格對於它的切分和識別並沒有影響。

現在你看,空格可不能亂敲,放錯了位置可能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呢,這就是空格的魅力吧。

來源: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廣譜戒毒藥物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陸大道:吳傳鈞先生對中國地理學發展的貢獻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