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考將至,我該如何做才不給孩子「幫倒忙」?

大考將至,我該如何做才不給孩子「幫倒忙」?

GIF

先分享一句雨果的詩:

這個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看到孩子成績時家長的胸懷。

最後半句是我自己加的。又是考試季,我想提醒辛苦陪娃學習的你多多注意身體,看開點。

雖然我們都知道,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但考試這件事,又是學習中繞不開的那個坎。

然而,你以為考試就是考孩子嗎?

錯了,考試,也是在考家長。

我一個做心理諮詢的朋友和我講,每次臨近期末考試,他的生意就是旺季。

一開始家長帶著孩子來諮詢厭學、愛發脾氣、考試緊張等問題。諮詢幾次以後,家長發現自己的問題比孩子還多,因為擔心孩子考不好,自己晚上睡不著胡思亂想,一點小事就發火,最後被迫一塊做心理諮詢。

想像一下,

家裡有一個處在青春期、又在緊張備考的孩子;

一個快到更年期、又充滿焦慮的媽媽,會出現什麼結果?

結果就是爸爸的加班應酬越來越多,能躲就躲。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怎麼能踏實學習,成績又怎麼能提高呢?

調侃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明一件事,孩子的考試,考的不僅是孩子的努力,也是家長的情緒,兩者相輔相成。

想要孩子成績提高

家長必須做好下面兩件事

第一件,辦張美容卡或健身卡,一周三次,固定時間去做spa或鍛煉。

你一定很奇怪,這好像和孩子考試完全不搭邊吧。別著急,我來講個案例,你邊聽邊思考。

小芳是個初一的女孩,成績保持在班裡15名左右,還算穩定。媽媽是公司中層,深諳在殘酷競爭中不進則退的道理,希望孩子能努力考進前10,於是每天特別關注小芳的複習情況。晚上孩子在房間寫作業,媽媽一會拿個蘋果進來,問問孩子:「怎麼樣,這次有信心進前10吧。」孩子沒理她,一會又端杯水進來說:「媽媽相信你,只要把數學再補一補,進前10肯定沒問題。」媽媽這麼鼓勵孩子,可孩子並不買賬。小芳和我說:「老師,你知道嗎?我覺得我媽就像只亂飛的蒼蠅,每天嗡嗡的。雖說不是什麼大事,但就是讓人很煩。把我自己的學習步驟都打亂了,我都不想在家學習了。」

聽出來了吧,媽媽的好心反而辦了壞事,因為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媽媽的關心,而是焦慮的情緒,是一種對未知的恐懼。

這種情緒,可能來自媽媽自身的工作壓力,也可能來自對孩子未來的期待,總之,焦慮讓媽媽對孩子的考試表現出過度的擔心,這種擔心會像病毒一樣,傳染給孩子,讓孩子失去自我掌控感,而自我控制感又是學習動力的來源。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踢貓效應。講的是爸爸在公司被老闆批評了,回到家看見孩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就把孩子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就狠狠地踹了身邊打滾的貓一腳。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爸爸的老闆撞傷了。

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

孩子正是在家庭中等地位最低的人,也是最容易受負面情緒傷害的人。

所以,再回到我的建議,讓你去美容或健身,其實是在提醒你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不做焦慮情緒的源頭。

別把心思全放在孩子的學習考試上,才能幫孩子在情緒上減負。至於具體採用怎樣的方法,那就是你你的選擇了。

第二件,每天起床和睡前默念三遍:拿銅牌就好,拿銅牌就好,拿牌就好。

曾經兩位美國著名的教授出版了一本叫做《怪誕關係學》的書,裡面提到了一項很有意思的發現,叫「銀牌臉現象」。研究人員分析了雅典奧運會柔道選手的面部表情,發現93%的金牌得主在領獎時會笑,當然,人家拿到冠軍了嘛。按常理說,排在第二的銀牌得主也應該很開心,畢竟也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但奇怪的是,沒有一位銀牌得主露出了笑容,反而是70%的銅牌得主會美美的咬著獎牌拍照。這是為什麼呢?

作者提出了一個關鍵點,叫社會比較。與別人比較,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是不可避免的。每個人心裡都有桿秤,時不時拿出來把自己和別人放在上面比一比。通常,社會比較可分為三種,上行比較,平行比較和下行比較。上行比較會讓人沮喪,想想拿銀牌的人,他和金牌得主比較,所以覺得不甘心。而下行比較讓人愉悅,就像獲得銅牌的人,想著總算有點收穫,比那些奮鬥了四年空手而歸的選手強太多。而只有平行比較,才會激發人的潛力。

講了這麼多,其實我是想說,家長要對孩子的成績有一個合理的期待。

什麼標準算合理呢?

就是要以孩子現有的水平為基準,上浮15%-20%,作為給孩子制定的目標;而對我們自己,可以降低一點,只要孩子進步5%就算能站上領獎台了。如果只把眼光放在第一名上,總是上行比較,就會陷入持續的沮喪之中,踢貓效應又會在家庭里發生了。

再舉個現實的案例,男孩小松,智力水平比同齡人略低,爸爸清楚的認識到孩子的情況,就和老師說,孩子語文基礎還行,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弱,就在計算上多下功夫,英語平時學的比較多,可以達到及格水平。就這樣,只要孩子有一點進步,爸爸就很滿足。

都說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與其總以為孩子是清華北大的苗子,然後頻頻受挫,不如換種方式,把高標準定給孩子,低標準定給自己,就會發現孩子總會超預期的完成你的目標,你的心情舒暢,孩子也跟著高興,快樂是會傳遞的。

考試不光是考孩子學到了多少知識,也是在考家長對壓力、情緒的處理能力。

都說要給孩子考前減壓,你拿出一半的精力關注一下自己,也是在幫孩子減壓。制定合理的期望值,會讓自己抱有積極的情緒,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就像歌里唱的,軍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孩子的考試成績,有孩子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再去管孩子。

那麼,當孩子面臨重大考試時候,我們可以採用哪些實操的辦法給他們提供支持?處理好孩子最容易出現的5中典型狀況呢?

家長學堂出品《考前衝刺:五大錦囊》

▽▽▽

幫孩子找到學習動力、緩解焦慮情緒

應對考前失眠、考前緊張的技巧

六節課多維度引導,

和你一起幫助孩子調整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長幫 的精彩文章:

TAG:家長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