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平天國蘇州八王獻城投降前,李秀成已經察覺,為何聽之任之?

太平天國蘇州八王獻城投降前,李秀成已經察覺,為何聽之任之?

1863年12月4日,郜永寬等八人殺譚紹光,獻蘇州投降李鴻章。

小人書中的譚紹光

在李秀成自述中,有這麼一段話:

郜永寬等這班之人,久悉其有投大清之意,雖悉其為,我亦不罪。閑時與其談及,雲郜永寬、汪花班、周文嘉、汪安鈞、張大洲、汪有為、范起發云:"現今我主上懞〈蒙〉塵,其勢不久,爾是兩湖之人,皆由爾便,爾我不必想〈相〉害。"談及云云:"現今之勢,我亦不能留爾。若有他心,我乃國中有名之將,有何人敢包我投乎!我一家難捨,母子六十餘旬。"大齊流凄〈涕〉,而各他行。各回言曰:"忠王寬心,我等萬不能負義,自〈幼〉蒙帶至今,而誰有此他心!如有他心,不與忠王共苦數年。"

於是,有很多人便說了,蘇州八人獻城投降前,李秀成已經察覺,卻聽之任之。

小人書中的李秀成

那麼,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樣呢?

1863年7月7日,李秀成離開蘇州,前往天京解圍,臨行前把蘇州交給譚紹光把守。此後,蘇福省境況日益危急。

9月23日,李秀成將合家首飾以及銀兩交十萬交給洪秀全贖身,前往蘇福省主持軍務。李秀成一到蘇州,號令極嚴,人心鎮定。

所以說,在1863年9月23日之前,郜永寬等八人的投降之心只是一顆種子,並未萌芽。否則,從7月7日到9月23日,一共兩個半月的時間,他們完全可以趁著李秀成不在,殺死譚紹光兵變。這可比李秀成來蘇後好下手的多。

其實,當時的蘇福省雖然日益危急,但郜永寬等八人看來,未必不能起死回生。在太平天國,郜永寬等八人是雞頭,擁有著屬於自己的軍隊,都是一方諸侯。如果太平天國這個政權能夠生存下去,他們是不願意放棄已有的福利和待遇,跳槽到清朝當牛屁股的。

李秀成來到蘇州後,軍心為之一振,也給了這八人很大的希望。在隨後的日子裡,郜永寬跟隨著李秀成,積極地展開了對無錫的救援行動。然而,在淮軍和洋槍隊的雙劍合璧下,李秀成的救援行動均被封殺,與此同時,淮軍也已經兵臨蘇州城下。

所以說,在李秀成一系列的軍事失敗中,郜永寬等八人的投降之心如種子萌芽出土,並漸漸長成為參天大樹。於是,郜永寬、汪安鈞、周文嘉、伍貴文、汪花班、張大洲、汪有為、范起發等八人聯合起來,打算把蘇州城獻出,投降湘軍。

11月28日晚間,李秀成帶領四百親兵,自無錫回到蘇州。第二天,他和譚紹光一起與戈登的洋槍隊作戰。交戰中,李秀成命令郜永寬一同進攻,誰知其卻按兵不動。話說,郜永寬都做到這個份兒上了,投降兩個字那是明擺著寫在了臉上。

然而,李秀成為何引而不發呢?

我們用太平天國史專家羅爾綱先生總結的一句話回答:

「當時叛徒郜永寬等部下,共佔蘇州城內守軍四分之三,守著六個城門中的四個門(胥、昌、齊、婁門)。他們的實力遠在紹光之上。」

下面,我們就分別看一看其中的三個人有多牛逼。

郜永寬,封為納王,與譚紹光一同自幼在李秀成身邊長大。戰功不在譚紹光之下。

汪安鈞,封為康王。同樣戰功赫赫,曾經擊敗過湘軍名將劉典。

周文佳,封為寧王。此人的軍功可以說是八人之首。太平軍攻打包村,久攻不下,最後靠的是周文佳的妙計。如今,太平天國在中學歷史課本上刪減很多,惟有抗擊外國侵略者沒有略去。而周文佳一人便打死了三名重量級外國將領,分別為勒伯勒東、達爾第福和定齡。

在這種情況下,李秀成手下只有四百人,即使加上譚紹光的人馬依舊力量不足。他如果敢出手動這八個人,恐怕先被八人打翻在地了。

此時此刻,郜永寬八人面對李秀成,心態應該也是極為矛盾的,一方面,蘇福省的局勢令他們鐵了心要投降,而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想殺李秀成。叛徒也並不一味兇殘,在濫殺之前,他們也同樣要權衡利弊。

李秀成培養和提拔了他們,可以說沒有李秀成就沒有他們的今天,親手把恩人送入黃泉,會承受巨大的輿論和道德壓力。而且,李秀成身經百戰,如果真要動手去殺,也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在他們的心裡,說不定也會有勸降李秀成的想法。因為李秀成名氣太大了,若是讓李秀成領銜降清,直接出面和清朝方面談判,他們會更有底氣和籌碼。

很顯然,在這種心理支配下的郜永寬一夥,和李秀成相處時,都會不由自主露出一幅鬼鬼祟祟的神態。

其實,有時候相互之間的殘殺往往來自誤會。初戀的男女不知道對方的心思會彼此錯過。而處在囚徒困境下的雙方,也會因為溝通不利而得到一個雙輸的局面。

既然如此,李秀成索性說開了:

"現今我主上懞〈蒙〉塵,其勢不久,爾是兩湖之人,皆由爾便,爾我不必想〈相〉害。"

請注意這番話發生的語境,文中用的狀語是一個「閑時」。這不是會議那種嚴肅的氣氛,而是吃酒席,泡桑拿這般類似的場合,說不定,還會找幾個專業蘇州妞按摩。現如今,這樣的地方也是談公務,聯絡感情的絕佳所在。相信郜永寬們在那樣的環境下,也會把心中那塊「勸降」的念頭擴大化。他們也許說了,也許還沒來得及開口,在那樣一個輕鬆自在的氛圍,什麼都可能發生,什麼都可能被諒解。不過,李秀成的目的,是以退為進,穩住對方,讓他們不好意思對自己下手。

果然,聽到李秀成這麼說,郜永寬們"大齊流凄〈涕〉,而各他行。各回言曰:"忠王寬心,我等萬不能負義,自〈幼〉蒙帶至今,而誰有此他心!如有他心,不與忠王共苦數年。"

雙方流著眼淚表演之後,李秀成急忙連夜離開了蘇州。說起來,他在蘇州也就呆了兩天而已。夜長夢多,誰知道那八人會不會改變主意,發動奇襲,把他作為一份大禮送給李鴻章呢?

4天之後,郜永寬等八人殺掉譚紹光,2天後,他們的死期也到了。李鴻章黑吃黑,殺掉了這八個叛將。在此期間,相信李秀成也是有心無力,即使逃離了蘇州,他同樣沒有實力向那八人發難。

最後,小編想說一說譚紹光。

坊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即李秀成看出郜永寬八人想要叛變,卻並未提醒譚紹光,因此導致了譚紹光被殺。

在此,小編想說,八人想要叛變,根本不是秘密。李秀成自無錫到蘇州,呆了不過兩天,便看出來了,譚紹光身為蘇州守將,呆在蘇州可比李秀成久多了,他應該早已察覺,卻同樣不敢動手,自然也是忌憚這八人的實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雁小驢 的精彩文章:

太平天國運動前期為何將男女分開管理?
因為一次賭錢,他從小軍官升為一品大員,卻用官位換了一匹馬

TAG:雁小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