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子《道德經》:人善被人欺!我要這善良有何用!

老子《道德經》:人善被人欺!我要這善良有何用!

在生活中,有句話叫「人善被人欺」,可老子《道德經》告訴我們即便如此,還是要善良。老子《道德經》是古代智慧的高度凝鍊,自然有它的道理,那麼老子為什麼要我們善良呢?

道教修養自我,處世生活的教義,從對自然界的觀察思考和分析中,太上老子深刻闡述了「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為用。柔弱這個詞,字面意思是柔順弱小,但在道教教義思想中,其精神實質主要反映為「寬容待人,以善為本」。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心善淵」,意思是說:心胸如水一樣虛靜深遠。老子認為,如果人的心胸如水一般虛靜深遠,包容一切,就能化解一切。一個心胸寬廣,對人寬厚的人,有人願意與之一起奮鬥,遇到困難自然也有人去幫扶。

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公平,不如意,如果你沒有一點包容心,眼裡所看到的都是不好的方面,那麼你可能就會憤世嫉俗,也就無法處理好人際關係。生活中的不公很現實,有人靠出風頭、溜須拍馬、裙帶關係得到提拔,拿高的薪水;而你做了大量工作卻收入甚微。如果這個事實你改變不了,那就只有容忍接受,不然就會陷入憂鬱和痛苦之中。

《道德經》四十二章說:「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意思也就是說:事物有減損了反倒增加,有的增益了反倒減損。老子告訴我們:善待人、肯為他人付出的人,不會因為付出而使自己受損,反而會使自己得到更多的回贈。因此,我們的心胸就要寬容,要有愛心和善心,不要在乎自己的得失,給別人留一條寬闊的道路,其實就是給我們自己留路。

老子《道德經》所揭示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真諦,要求我們給予他人以愛心、善意、寬容、扶助。「人之道」與「天之道」結合在一個「善」字上,而善即是「善以人合天,才能天道合人」。用真正的善心遵循客觀規律辦事,自然能化解矛盾,贏得友誼。

這樣的人,一定會為人所喜歡,受人尊重;也會得到別人提供的更多機會和幫助。所以,「寬容待人,以善為本」的人更容易成功。所以,即便說難免有「人善被人欺」的現象,但那不是多數,更不是常態,老子《道德經》告訴我們還要善良!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訊 的精彩文章:

馬雲看的書,王健林看的書,索羅斯看的書,大佬的品味果然不一般
中國文化有多強大,日本國罵「八嘎呀路」,都是跟中國學的!

TAG:道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