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李岩:中國將成為古典音樂的拯救者

李岩:中國將成為古典音樂的拯救者




古典音樂在中國,是一個很特殊,甚至奇怪的存在。一方面,中國琴童數以千萬計,大城市裡邊誰家孩子不學個樂器簡直不好意思跟同學打招呼;另一方面,中國成年人認識五線譜的又極少。一方面,中國業已成為世界古典音樂的消費大國,乃至拯救者;另一方面,真正懂得音樂會禮儀,起碼知道什麼時候該鼓掌的人,卻少之又少。




這種種現象,恰恰反映了古典音樂在中國的一個狀態:底子很薄,以至上了歲數的人都不太了解;與此同時,多數人又都覺得這是個好東西,所以都讓孩子去學。

古典音樂在中國四十年來的發展,幾乎與改革開放的進程同步。











1970年代以前,音樂家在中國是個「高危」行業




一般我們說的古典音樂,指的是根植於西方音樂傳統的藝術音樂,通俗地講,彈鋼琴,拉小提琴,吹單簧管,貝多芬、莫扎特、巴赫、海頓,這叫古典音樂;彈琵琶,拉二胡,吹嗩吶,一般叫民樂,不算在傳統意義上的古典音樂之中。




有了這個定義後再回看1970年代之前的中國,會發現古典音樂從業者與那個時代幾乎格格不入,知名音樂家在那個時代的故事,幾乎都是悲劇性的,而且往往是一人牽連一家。顧聖嬰一家,馬思聰一家,都曾遭受劫難。




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傅聰一家。傅聰是我國第一個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鋼琴家,1955年肖邦鋼琴大賽(世界最權威的鋼琴比賽,沒有之一)上獲得第三名,這個成績直到45年後的李雲迪才打破。






青年傅聰在練琴




傅聰的父親比他更有名,是著名翻譯家傅雷,他翻譯的巴爾扎克、羅曼·羅蘭等人的作品,至今仍是最權威版本。

從1980年代開始暢銷了三十多年的經典圖書——《傅雷家書》,就是傅雷與當時在歐洲學習鋼琴的兒子傅聰之間的通信集結。




傅聰在獲得肖邦大賽第三名後,成為了世界知名鋼琴家,但他當時屬於公派出國(那時幾乎所有出國都是公派),按約定是要學成歸國的,但傅聰選擇了留在歐洲,定居英國。這一行為在當時看來形同叛逃,也為他們家庭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1966年,傅雷夫婦自殺,遺書中如此自白:「光是教育出一個叛徒傅聰來,在人民面前已經死有餘辜了!」




傅雷傅聰一家,可看作那個年代音樂家的縮影。








1

970年代,作為「耍猴的」一般存在的西方交響樂團



雖然古典音樂在我國1970年代前,是洪水猛獸一般的存在,但它畢竟是最有代表性的西方藝術品類之一,在某些特定時段,是可以發揮特殊作用的,比如……中美建交。




在1970年代的前三年,發生了三件在中美關係史上值得一書的事件。1971年是著名的「小球轉動了大球」的「乒乓外交」,1972年是更著名的尼克松訪華。1973年這次相對來說沒那麼出名,但故事性並不遜色,這就是費城交響樂團訪華事件。






費城交響樂團訪華




費城交響樂團(以下簡稱「費交」)是第一家訪問中國的西方音樂團體,1973年他們來華演出六場,交通費自理,中國方面負責他們在華的食宿。顯然,這不是奔著掙錢的商業演出,而是帶有明顯交流性質的外事活動。




既然是交流,那除了聽人家演奏以外,人家也要指導一下我國的樂團。當時的中國樂團的水平,用百廢待興形容都可能不夠格。據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田藝苗介紹,當時中央樂團的樂手們使用的樂器很多都是殘破的,用膠布粘起來的,樂譜是自己抄寫的。




除了樂器不靈,更重要的是樂手也不靈。當時中央樂團的樂手很多都是剛從農村務農回來,很久沒摸樂器了。「費交」音樂總監尤金·奧曼迪去拜訪中央樂團,結果咱們的樂團演奏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曲,人家愣沒聽出來奏的是哪首……




「費交」在華演出時,坐在底下的觀眾都是經過嚴格選拔的音樂專業人士。據「費交」樂手後來回憶,他感覺到「上千人的炯炯目光,就像是來自同一個人,你完全猜不出他們在想什麼」。




「費交」整個在華旅程,基本就是「耍猴的」一般的存在。

他們所到之處,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但人們都跟他們保持距離,遠遠地觀摩,無論他們是在演奏,還是在街頭溜達。




改革開放後,1979年,柏林愛樂樂團成了較早來華訪問的西方樂團。如果說「費交」是世界一流樂團,那柏林愛樂則是世界頂級樂團,甚至說是第一樂團都不為過。當時的樂團總監卡拉揚號稱「指揮皇帝」,據說他訪華期間受到的接待是正部級待遇——一輛紅旗轎車始終隨行。




但是這趟訪華之旅給卡拉揚留下了極差的印象,以至於此後他終生未再來中國。






右二白髮者為卡拉揚。首都體育館的場地作為音樂廳,過於寬敞了

因為當時北京還沒有純粹用於音樂演奏的場所,於是柏林愛樂選擇了首都體育館作為演出場地。1979年10月28日上午,柏林愛樂樂團在首都體育館排練,現場有百餘名中國音樂愛好者觀看。排練開始後,觀眾咳聲不斷,起立、坐下此起彼伏,這讓卡拉揚很不爽,於是他轉過身來,面朝旁聽者,不動聲色地將拿著指揮棒的手交叉放在肚前。這一招很靈,聽眾終於安靜下來。可是當他轉過身去指揮排練,在樂章間停頓那片刻,他又聽到從背後觀眾席傳來的一陣陣咳嗽聲,他高舉著指揮棒,不肯將它揮下去!




排練中間休息時,卡拉揚對排練場地有這麼多聽眾相當不滿,問道:「誰讓這些人來看排練的?有的人還來回走動,這裡又不是咖啡廳!」




其實,當時的觀眾也不是隨便來的,而是經過挑選的音樂、外交人士。但其中很多人對於西方音樂會禮儀基本是無知的,認為聽音樂會跟看戲差不多,台下喝茶嗑瓜子都沒事,高興了還能喊個好,這與音樂會要求的安靜、秩序、鼓掌講究分寸等禮儀是完全不同的。

不能說中國觀眾沒禮貌,只能說,古典音樂對於那時的中國人來講,還太過陌生。

我們看待交響樂團,跟看「耍猴的」真的沒太大區別。









1980-90年代,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稍稍打開了國人欣賞古典音樂的大門




很多中國人第一次見到交響樂團,聽到現場版的音樂會,大概都是通過收看央視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直播。這個音樂會對國人最大的意義,是教會了我們,古典音樂會有哪些觀(zhuang)摩(bi)禮儀。







央視第一次轉播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以下簡稱「維新」)是在1987年,當時還是錄播的剪輯,1月1日舉行的音樂會,觀眾看到時已經是春天了。即便如此,還是給了國人很大的震撼。那一年的樂隊指揮還是我們的老朋友卡拉揚先生。




在新年第一天舉辦音樂會,是西方的傳統,每年這一天都有無數場音樂會舉行,其中水平最高,觀眾檔次最高的,就要數維也納這個了。




水平最高,因其有最好的樂團和最好的指揮。

演奏的樂團是維也納愛樂樂團,與1979年訪華的柏林愛樂樂團並稱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樂團;指揮是輪換制,每年挑選一名世界頂尖指揮來與樂團合作,能指揮「維新」,等於業界給你蓋戳:你是世界最牛的指揮家之一了。




觀眾檔次最高,是因那一天的票不是想買就能買的,受邀前來,尤其是前排就坐的,都是世界各國的皇室貴胄,各種顯赫人物。

筆者小時候看電視,曾在音樂廳二樓某角落,看到了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當時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這麼牛的人物都坐在那麼犄角旮旯的地方,前排坐的都得是什麼人啊!




「維新」對國人的另一大普及,是見識到了這種古典音樂會有多麼事兒媽/龜毛。每年倒數兩首曲子都是固定的,倒數第二首是《藍色多瑙河》,倒數第一首是《拉德茨基進行曲》,但這兩首曲子並不在曲目單里。演奏完曲目單里的曲子後,指揮假么假式招呼樂手起立,向觀眾致意,然後就走了。這時候觀眾要「懂事兒」,使勁鼓掌,直到把指揮再給召喚回來,指揮回來後跟觀眾鞠個躬,然後再走。觀眾再鼓掌,指揮再出來,循環往複幾次。直到指揮覺得差不多了,於是回頭跟樂手們使個眼色,意思是「你看看,大家盛情難卻啊,要不咱受累再來一首?」樂手們也識趣,於是就開始演奏加演曲目了。




一!切!都!是!套!路!




然而,這就是傳說中的古典音樂會禮儀,傳承幾百年了。指揮、樂手、觀眾,互相都知道對方是怎麼想的,一起合力營造一個略顯虛假的場面。無論其是否合理,反正人家就是這麼過來的。或者換一個角度,

欣賞音樂會時各種繁瑣、事兒媽、龜毛的禮儀,恰恰是這種文化的一部分。




在普及這種觀摩禮儀方面,「維新」對國人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當然,另一個作用是把「維新」舉辦地——維也納金色大廳炒成了中國人心中第一音樂聖殿,音樂家都以能去那開一場音樂會為至高榮譽。









2000年代,中國大批量湧現世界級演奏家




有句話,叫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其實,一切基礎都決定一切建築。總有人說中國13億人,竟挑不出11個踢足球的人!其實,中國的註冊足球運動員數量是要少於日本、韓國的,國家人口不等於足球人口,中國足球上不去,根兒上說還是足球在中國不夠普及,很多學校都限於操場面積太小等原因,禁止學生在校內踢球。相反,中國從城市到鄉村,街頭巷尾都有無數乒乓球案子、撞球桌子,這也造就了我國乒乓球人才層出不窮,以及出現丁俊暉這樣的撞球天才。歸根到底,人口基數的大小決定了這個項目能有多高的成就。




上文說過,

中國有數以千萬計的琴童——也就是學琴的孩子。筆者看到的數字有2000萬—4000萬不等,無論哪個數字拿出來,都媲美一個歐洲中型國家。

這其中,學鋼琴的孩子又佔了琴童的多數。有了這個基礎,中國湧現出世界級的鋼琴家,就是早晚的事了。




這一情況,在2000年這一年集中到來。




2000年,18歲的李雲迪獲得了肖邦鋼琴大賽冠軍。這項比賽每五年才舉行一次,間隔比奧運會、世界盃都長,而且冠軍動不動就空缺,李雲迪之前的兩屆比賽冠軍都空缺,也就是說,他是15年來第一位冠軍得主。他的師姐陳薩與他同場競技,獲得了第四名,也是1955年傅聰獲第三名以來,中國人最好的成績了。






李雲迪(左)、陳薩(右)和他們的老師但昭義

與李雲迪同歲的郎朗,則比前者更早出名

。1999年8月,剛滿17歲的郎朗參加美國芝加哥「拉維尼亞音樂節」世紀慶典明星音樂會,並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從而開始了他的音樂演奏生涯。而在李雲迪、陳薩獲獎的2000年,郎朗臨時頂替鋼琴家理查德·古德,在芝加哥進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演出。用前輩傅聰的話講,此時的郎朗已經不用參賽來證明自己,他已經是一名出色的鋼琴家了。




郎朗、李雲迪、陳薩,以及比他們略小,如今也已成為世界一線鋼琴家的王羽佳,他們有一些共同點:

都是80後,都是在中國接受的完整鋼琴教育,成名時幾乎沒有留學經歷,是徹頭徹尾的「土鱉」派,而非「海歸」派。




中國式「虎貓狼爸」教育法,一直以來都有頗多爭議,而郎朗在某種程度上扭轉了這種爭議。郎朗的父親在教育上一直是嚴厲,乃至打罵的,他為了陪郎朗學琴,不惜辭職;郎朗彈琴引起鄰居不快,他懟那些鄰居「以後你們聽我兒子彈琴要花錢!」(人家真做到了);在北京找中央音樂學院地址時,推著破自行車迷路等故事,至今為很多人津津樂道。






郎朗學琴的故事,如今已成為很多琴童家長激勵孩子的寶典

而郎朗也確實爭氣。他30歲那年,被權威雜誌《留聲機》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1位鋼琴家,這些人如果按年齡排序,排第10位的人是1947年出生的,而排第11位的郎朗,是1982年出生的。




他們的出現,證明了古典音樂雖然是西方舶來品,但中國人完全可以自己學好,並成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雖然很多人讓孩子學琴,是為了多一門「特長」,升學的時候有加分等等,說到底還是高考指揮棒的壓力,但客觀上,這對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0年代,中國開始「救濟」世界古典音樂圈




有句俗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有時你不得不感嘆老祖宗智慧的發達和用語的簡潔,以及對事物客觀規律的歸納。古典音樂在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差不多就在三四十年間。




還記得上文那個來中國「技術扶貧」的「費交」嗎?這家創立於1900年的百年老號,在風光了一個世紀後,終於在2011年——破產了。




不要誤會,不是他們做得不好,直到破產時,他們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十支交響樂團之一。

就像如今很多做得很好的媒體倒閉一樣,「費交」破產只是大勢的一個縮影。古典音樂在世界範圍內面臨著觀眾和票房的減少,入不敷出是普遍存在的事。

「費交」已經竭盡所能地拉贊助、接活兒(給電影配樂什麼的),但財政赤字還是超過了500萬美元,最終經營不下去了。它也成為美國歷史上有案可查的首支申請破產的一線樂團。




此時,

當年他們技術扶貧過的中國人伸來了援手,對他們施以了經濟扶貧。




在「費交」走完破產程序三天後,中國的國家大劇院就邀請他們來到北京,並與他們簽訂了為期五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從2012年開始,國家大劇院每年將邀請「費交」來華演出三周。對於樂團來講,演出即意味著收入,這份合作協議,無異於雪中送炭。




此時距離「費交」首次訪華,過去了38年。從看人家「耍猴」到幫人家渡過難關,38年間,已是滄海桑田,斗轉星移。






國家大劇院與費城交響樂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甘源/攝

如今,「費交」已經償清了債務,順利渡過了危機,而他們從中國得到的機會,在關鍵時刻拯救了樂團。




而拯救「費交」的國家大劇院,內設歌劇院、戲劇場、音樂廳和小劇場,一共四個專業劇場,其中歌劇院和音樂廳是完全為演奏音樂,演出歌劇、舞劇等準備的,小劇場的一半演出也是室內樂、獨奏會等音樂演出。可能在同一個晚上,多明戈正在歌劇院演出歌劇,紐約愛樂樂團在隔壁的音樂廳演奏交響樂,另一個四重奏樂團則在小劇場演奏室內樂。更重要的是,這幾個廳往往都坐得滿滿當當,自掏腰包買票的人佔了大多數。




保守估算,僅國家大劇院一家,每年與古典音樂相關的音樂會、歌劇、舞劇、室內樂等演出共計超過365場,樂迷很多時候要為今晚聽哪場,放棄哪場而苦惱。

而在北京,經常演出古典音樂會的場所還有北京音樂廳、中山公園音樂堂、保利劇院等幾家。而這,還僅僅是北京一地,上海、廣州等地的古典音樂市場也是一派繁榮景象。




「中國將成為古典音樂的拯救者」,這個話題在當下的環境中,越來越成為現實。而四十年前,這裡還是古典音樂的荒漠。









結語




過去四十年來,中國的發展體現在方方面面,古典音樂是其中一個很有意思的代表,真正做到了從一窮二白到世界前茅。

當然,我國當前古典音樂市場還是問題多多,一場音樂會聽下來,聊天、咳嗽、手機鈴聲、不合時宜的鼓掌聲乃至呼嚕聲,依然此起彼伏,觀眾素質顯著落後於演出規模和水準。換個角度想,這其實也是發展太過迅速的結果:硬體上去了,軟體還沒來得及跟上。




原標題:《從一窮二白到拯救世界,古典音樂在中國的變遷》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本文作者:

李岩,

騰訊文化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 的精彩文章:

尼德羅:給孩子喂飯,怎麼就成了孩子的噩夢
李靜睿:一九二九,被歐洲人忽視的命運齒輪

TAG: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