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恬30萬重兵在手,卻情願被處死不造反,道理他已經自己說過

蒙恬30萬重兵在手,卻情願被處死不造反,道理他已經自己說過

蒙恬重兵在手,最終沒選擇造反,而是束手就擒,我認為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蒙恬也認為他自己有罪。這個罪並不是他犯的,而是他弟弟蒙毅犯的。因為蒙毅犯了罪,蒙恬因此受到連坐。在刑罰非常嚴酷的秦朝,「連坐」該死,那也只能死。趙高和李斯派去的使者曾被蒙恬說:「君之過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內史。」蒙毅究竟犯沒犯罪,犯了多大,蒙恬一概不知。畢竟蒙毅是秦始皇身邊最受寵信的人,秦始皇又是一個鐵血冷酷的人,因此,蒙毅觸怒了秦始皇,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蒙恬一定相信了使者的話,認定蒙毅是犯了大罪。

(蒙恬)

從蒙恬向使者說的話中,我們也可以證明這一點。蒙恬向使者講了周公旦和周成王的故事,就說周公旦雖有罪,但是周成王念在周公旦功高的情況下,都予以赦免。蒙恬是希望使者能告訴秦始皇,能夠「將功贖罪」。由此可見,他確實是認為自己是該受到「連坐」的。

第二、懦弱的扶蘇不進行申辯就自殺給蒙恬樹立了「榜樣」。當趙高和李斯假借秦始皇的名義,逼令扶蘇自殺的時候,蒙恬曾對扶蘇說:「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蒙恬讓扶蘇再向秦始皇請示一下,再做決定。可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愚孝而又懦弱的扶蘇卻說:「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扶蘇)

扶蘇作為秦始皇的長子,秦始皇讓他死,他毫無反抗就死了,可以說,這給蒙恬樹立了一個「好榜樣」,樹立了一根「標杆」。當蒙恬遇到秦始皇讓他死的問題的時候,他還只能向扶蘇學習。

第三、秦始皇及先祖一向殘暴無仁,有殺功臣的傳統。在秦國崛起,最後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多少人立下汗馬功勞。可是這些人在功成以後,往往被君王殺掉,商鞅、白起,這兩個響噹噹的名字,就是因為立下大功而被殺掉的。因此,蒙恬也認為秦始皇之所以殺自己,除了因為兄弟蒙毅的犯罪被連坐以外,還有就是秦始皇想殺功臣。自己的功勞,絲毫不亞於商鞅、白起,自然也是逃不出這個命運的。

(秦始皇)

第四、蒙恬祖上傳下來的愚忠思想。蒙恬自己對使者說得很明白:「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系,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蒙恬說,我手握三十萬大軍,足以造反。但是我為什麼不造反呢?因為自己要「死而守義」,不敢「辱先人之教」。可以說,家庭的教育對蒙恬的影響非常大。

第五,蒙恬有天命思想。天命思想在古人那裡是很強烈的,就是認為自己的命運是受上天控制的,自己所做的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天數」。蒙恬最後說服自己的,正是這種天命思想。他說:「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洮屬之遼東,城巉萬餘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他認為是自己修萬里長城,挖斷了地脈的原因。既然已經這麼宿命了,蒙恬怎麼還會反抗呢?

(參考資料:《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一道人治好了雍正的怪症,為何雍正病好後,卻把道人殺了
開學第一天,康熙做了件讓他兒子的老師們終身難忘的事情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